Re: [情报] 美援变通膨 美军吃喝中国埋单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7-25 07:38:56
※ 引述《cobrachen (mustang)》之铭言:
: 推 calebjael:我不凹啊﹐我又没有坚持说﹐这个行动就是“市场花园行动 07/24 16:54
: → calebjael:我已经说了﹐我更正为“盟军1944年秋季攻势之左翼21集团 07/24 16:55
: → calebjael:军群行动”﹐你还要纠缠于更正前的文字﹐就如我无视于你 07/24 16:57
: → calebjael:更正为红球快递﹐而继续抓住红牛快递﹐说明明这东西错了 07/24 16:58
: → calebjael:而不顾你是在讲补给﹐你觉得如何﹖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不 07/24 16:59
: → calebjael:要就更正前的文字纠缠下去﹐回到“肃清低地国家德军及占 07/24 17:01
: → calebjael:领莱茵河桥头堡”为目的的这个“21集团军群行动”上来。 07/24 17:01
: → cobrachen:你是被抓出市场花园行动的论点有误,对行动的范围认知与 07/24 18:32
: → cobrachen:历史有差异,以这不过是文字简单不同为借口,反而跳过你 07/24 18:33
: → cobrachen:前面对作战目地,时间点,安特卫普被盟军收回的先后关系 07/24 18:33
: → cobrachen:等有问题的说法,放大范围,凹了半天,是又想来个驼峰 07/24 18:33
: → cobrachen:空运不是给中国这种奇怪论调?你如果ㄧ开始就说自己举 07/24 18:33
: → cobrachen:的例子有缺点也就算了,你的借口是什么: 你对市场花园 07/24 18:33
: → cobrachen:的定义认知与我们不同!这也能拿来凹? 07/24 18:33
推文长﹐回文来讲吧。
先解释﹕
从苏联版12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开始﹐大陆的二战历史书中﹐
并不常见“市场花园行动”这个名称。
以军事科学院简编版《第二次世界战战史》为例﹐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盟军统帅部认为﹐必须首先歼灭荷兰境内的德军﹐因此盟军决定从9月17日开始﹐
由英国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组成的第21集团军群兵力实施荷兰战役。
英第2集团军的任务是突破敌人防御﹐向阿纳姆发动进攻﹐在下莱茵河彼岸夺取登陆场﹐
为尔后强渡莱茵河创造条件。加拿大第1集团军的任务是﹐歼灭被包围在布伦、加莱、
敦刻尔克的德军集团﹐肃清埃斯考河口的敌人﹐尔后向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发展进攻。
4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也与此类似﹐不同的是将法国称呼的
“埃斯考河(Escaut)”﹐改为英国称呼的“斯海尔德河(Scheldt)”。
在前面的讨论中﹐为了让更多人明白﹐因此我将书中描述的这一作战行动﹐
用了在英美及受英美影响的台湾流行的“市场花园行动”来称呼。
但有网友提出﹐“市场花园行动”是仅仅指称英国第2集团军夺取8条铁路桥的行动﹐
所以我就说﹐我更正为“英国21集团军群肃清低地国家德军的作战行动”。
并且﹐我举出我的前文中说到的本意﹐就是在讲21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
我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因此用了一个较流行的名词。
既然有人有意见﹐那么我就“弃用这个名词”。
现在针对这一文字问题进行同例举証﹕
由于两岸文化的偏差﹐事实上有很多名词双方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
譬如说﹐在这个板上﹐我们也常常看到说“大跃进饿死4500万人”之类的说法。
如果按照大陆的定义(大跃进是大陆产生的名词)﹐
大跃进是1958年的工业大跃进﹐而说到饿死﹐则是指1959下半年-1962上半年的三年。
也就是说﹐台湾提到的“大跃进”﹐事实上包含了从1958年起﹐五年间的
“农业公社化”、“工业大跃进”、“浮夸风”、“三年困难时期”。
发生饥荒的其实是“三年困难时期”﹐而不是“大跃进”。
如果在大陆问以前的老人﹐大跃进时发生了什么﹐是会回答“全民大炼钢”﹐
而不是回答“全民大饥荒”。
这就是双方定义不同的一个例子。
最后对这一文字问题的辩驳﹕
所以很明显的﹐讨论的主要点﹐在于讨论的实质。
也就是说﹐在说到“大跃进饿死4500万人”这种说法时﹐我们要明白﹐
说这话的人是在讨论1958-1962年的整个过程﹐这才是他说这话的本意。
所以就算是争论到底死了多少人﹐也该围绕这个本意来进行﹐而不是抓住文字﹐
说什么“大跃进不过是高炉炼炼钢﹐根本就一个人都没死”。
解释清楚给对方知道定义的不同﹐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明知对方讨论的本意﹐而故意忽略这个本意来回避讨论﹐
却把重点放在定义的不同的纠缠上﹐我认为这才是凹。
如果﹐在有网友指出“市场花园行动”仅仅是英国第2集团军夺取8条铁路桥的行动之后﹐
我还坚持说﹐要以我的定义为准﹐“市场花园行动”是我的定义﹐不是你的定义﹐
那就是我在硬凹。
但是在我已经更正﹐弃用“市场花园行动”这词。并且表示﹐我讨论的本意﹐
就是指整个第21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是这整个作战行动的未能成功和拖延﹐
才使得第12集团军群也不得不停步齐格飞防线前﹐否则突出部战役会否发生﹐
还是两说的事。
并且指出﹐这才是跟我前文在讨论滇西缅北战场﹐与豫湘桂战场重要性中的论点相同的。
即是﹐我认为对后勤运补通道的改善作战﹐其重要性远高于不能改善运补状况的作战。
且认为﹐如果早日改善后勤运补通道的作战﹐甚至一些敌方的进攻可能不会发生。
(很明显﹐这才是前面在争论两个战场谁更重要的关键点之一)
这才是我讨论的本意。如果是之前我在推文中的几次解释都还不够说明﹐
那我希望现在的这篇能够说明清楚。
如果这样说明、举証之后﹐还是要继续纠缠﹕
“市场花园行动”明明就是英国第2集团军夺取8条铁路桥的行动而已﹐
不包括安特卫普附近的运补改善﹐所以即使你说的成立﹐也不会改善运补﹐
証明重要性不大。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但我会认为这样跟在辩解“大跃进明明就是全民大炼钢﹐一个人都没饿死﹐
所以用来讨论毛泽东的错误﹐証明你在硬凹”一样﹐回避讨论的实质﹐才是真正的硬凹。
既然废话了这么多﹐那我就继续再题外话废话一下。
名词的用法不同﹐或者用错了名词﹐然后更正﹐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所以有人说﹐那为什么前面ntnurod大举出的资料﹐我就认错道歉﹐这里就不呢。
我就顺便解释一下。
在学术上﹐用错资料、名词是很常见的﹐否则也不会很多文章都引起别人的回复、争论。
如果仅仅是指出资料用错﹐那么大多数人大概就是“知道了﹐然后保持静默”﹐
或者是“喔﹐原来是这样。”最多就再说声“原来是这样﹐谢谢指教。”
谁的资料都难免有错﹐包括ntnurod大在反驳我的资料时﹐所举出的资料也有错。
一些关于国军是否还有能力继续作战﹐是否有多余兵力的问题﹐我也是有不同意见。
而我所引用的那些二三四五手资料﹐也不是全错没有正确的﹐但我还是直接认错。
我发现有些人有误解﹐故而认为为什么我都认错了﹐怎么还可以继续争论呢。
因为我并不是向ntnurod大认错﹐而是向国军认错。
这是因为在一开始﹐我引用这些资料﹐是认定国军“将帅不和、作战不力、
争权夺利、保存实力、勾心斗角、坐视不救。”所以河南会战必败。
而ntnurod大的资料指出﹐很多国军已经尽了力﹐是力有不逮。
因此虽然结论相同﹐都是认为河南会战必败﹐长衡会战也很难打(最多衡阳能相持住)。
但国军确实不是我说的那样“将帅不和、勾心斗角”等等。
(还是能举例有派系斗争﹐但不是我原先说的必败的主要原因和责任。)
这表示我原先对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场作战表现的态度不对。
因此我认为必须“无条件向国军认错”﹐不管ntnurod大的资料中对河南战场到底
有多少个国军师有怎样战力与我的认知不同﹐我都该认错且回避。
因为先入为主带了态度去审视﹐就不会公正﹐在彻底消除原有态度之前﹐
就不适合在继续讨论国军的作战表现的问题。
否则﹐如果我争论国军到底出了九分力还是十分力﹐
抓住少数特例可能有的一点点小私心﹐就来替自己辩护“国军果然有私心”﹐
那也都不是豫湘桂失败的主要原因和责任﹐跟我之前的讨论的本意不同﹐
才就是在硬凹了。
所以说到底﹐总还是要看讨论的本意是什么﹐这才是讨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与讨论的本意无关的﹐我就不再回复了。
作者: willhunting (这些年来)   2013-07-25 11:34:00
这认错态度真的十分罕见,值得鼓励。君子之争如是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3-07-25 11:58:00
推文走向讲的好像眼镜蛇都没错一样XD
作者: wxlin1983 (七曜会)   2013-07-25 14:55:00
推讨论态度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3-07-25 15:05:00
"市场花园"不是什么流行不流行的问题,他就是一个盟军作战正式名称,有明确目标目的跟范围就如同史达林格勒战役可能各家定义不一,但天王星行动是不会有定义不一或是去扯到哪边说法流不流行的问题把这责任推给两岸文化偏差,我觉得并不妥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3-07-25 21:49:00
市场花园行动不是重点 别失焦了
作者: Sadan (Danny)   2013-07-26 10:13:00
像你这种优质发文者,多多亦善阿
作者: IL2 (sturmovik)   2013-07-26 17:33:00
作者: GreenSoldier (我是绿小兵)   2013-07-26 20:31:00
作者: Treeflaw (tree)   2013-07-27 15:25:00
这篇文章哪里有将责任推给两岸文化偏差?文章怎么读的啊
作者: bitegod0921 (ILike)   2013-07-29 05:23:00
两位都好有风度啊 真正有东西的人不会永远是对的 但是会不断修正 论点不同笔战激烈却不带人身攻击这几年在历史群组好罕见 由衷佩服
作者: Geigemachen   2013-08-06 04:55:00
佩服
作者: amperp (迷津慈航斩)   2013-08-06 23:38:00
只遗憾ntnurod没有继续回应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