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捷运局︰捷运黄线 并非均以站外转乘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97433
2017-06-12 15:15 〔记者葛祐豪/高雄报导〕
本报昨天报导高雄捷运黄线,传出与红线、橘线、轻轨等8处转乘点,因未留站内转乘空间,将采站外转乘方式?高雄市捷运局今天发表声明,强调“
黄线并非均以站外转乘”。
根据脸书社团“高雄点”贴出一张“捷运黄线初期站址与转乘形式”位置图,显示黄线与
捷运红线、橘线、轻轨、台铁衔接处,均因未留站内转乘机制空间,而采站外转乘方式,
连接既有捷运系统,转乘距离约20至60公尺间。
这种转乘方式引起网友不满,认为站外转乘不方便,写信到高雄市长陈菊信箱投诉。
高雄市捷运局昨已强调,这是捷运黄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初期规划,后续设计会以旅客
最大便利性为原则。
捷运局今天再发表声明,表示捷运黄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正由交通部进行审查中,有关
黄线车站位址及转乘方式,均为概略性说明,尚未涉及站体配置及设计,并非最终定案结
论。
捷运局说,后续仍将依“大众捷运系统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画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
于综合规划及基本设计作业阶段,进一步规划确认,将以满足乘客的最大便利及舒适为原
则。
捷运局强调,黄线的转乘方式,“并非均以站外转乘方式为之”,以黄线转乘红线R8三多
商圈站为例,R8于红线兴建时,即于月台层预留可予敲除结构物,未来可望朝立体共构共
站配置进行规划,与黄线地下捷运作站内转乘。
另针对平面轻轨与捷运黄线、红橘线、铁路地下化等转乘,捷运局表示将于综合规划、细
部设计时检讨,究竟是采共构、共站方式或增设地下连通道方式办理。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7-06-12 15:54:00非“均以”站外转乘 所以最后只有三多能站内转ㄏㄏ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6-12 16:01:00所以三多站的位置会在另外一侧啊 不是可行性评估写的东侧 看来有施压有效果 卫武营要嘛跟建军站共构打通到橘线 要不然就是绕到凤山西站
作者:
over999 (唉呦)
2017-06-12 16:03:00好吧 没共识 停工重来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6-12 16:04:00前镇高中也一样 都可以打通联通道站内转乘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7-06-12 16:24:00
果然还是要上新闻才有用
高市府已经烂很久了,平常回应只会耍嘴皮,一定要把事搞大才会重视
作者:
nitk376 (瓦拉米)
2017-06-12 16:50:00还没定案的东西,为什么可以脑补出这么多?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6-12 16:53:00我还是觉得很奇怪,所谓东侧西侧这说法哪来的?预留是横向的,不会因为东侧和西侧这点小因素就接不上。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6-12 17:08:00所以三多站预留开口不是在西侧喔?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6-12 17:10:00预留是先想好要在这个站“十字交叉”所以是东西向的。既然是横向的,开口在东边和开口在西边不是都可以接上吗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6-12 17:19:00原来是这样 长知识了!
作者:
littleag (先改一下就是了)
2017-06-12 17:42:00那到底是哪个顾问公司可以写出这样的规划书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7:52:00本来是地面轻轨的可行性研究案硬要写成地下化的可行性研究案当然就是奉旨照写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6-12 18:04:00
有一站站外转乘就是不对的规划
作者:
jwph (胖达)
2017-06-12 18:06:00不是规划好几年了?还要再规划几年?八年完工通车可能吗?
作者:
whyooo (.)
2017-06-12 18:17:001430亿预算够吗早说过,黄线转乘会出大问题还执意要地下化吗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8:38:00是规划好几年的地面轻轨没错啊
作者:
whyooo (.)
2017-06-12 18:42:00高市捷运局这几天应该吓到了
作者:
jwph (胖达)
2017-06-12 18:42:00你可以搜寻 /地下 他们说地下化已规划好几年5/14的新闻而已
作者:
whyooo (.)
2017-06-12 18:44:00若全线地下,又要站内转乘,整个预算大破表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8:47:00地下化规划好几年,当然要这样讲啊,如果要讲地下化这件事,2005之前是地下化,但之后到前瞻出现这段期间早就是地面轻轨连去年底送交通部的报告都没黄线地下化这东西
https://goo.gl/4Xiknl也才去年8月的新闻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6-12 19:00:00whyooo 我怎么不记得你有说过呢? 颗颗 我只记得你从头到尾只在骂花钱这档事而已喔要说自己是神预测前 请先提出证据比较好弄个转乘是能花多少 再多也没新芦线的价格多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9:03:00最厉害的是当年招标研究案名称根本就没有黄线两个字,现在说起黄线的历史确可以把这两字代进去说是那时就开始做研究了
作者:
N102090 (N102090)
2017-06-12 19:12:00所以这份报告是临时乱做的吗?新闻里的都会环线就是现在的黄线不是吗?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9:18:00只能说很多东西在变地下化后的考量就不同,就像地面轻轨时,转乘就不会是讨论的议题,地下化后就变成个麻烦课题新闻里的都会环线是地面轻轨啊工程经费才估400多亿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6-12 19:21:00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6-12 19:29:00采购名称ꀺ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都会延伸环线(一环及购名称ꀺ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都会延伸环线(一环及二采购名称ꀺ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都会延伸环线(一环及贴不上去XD98年的案子最后通通并到2015那个案子又发包研究一次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6-12 20:08:00全部站内预算绝对破表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17-06-12 20:47:00就算硬干就算多花钱也要把转乘搞好
作者: keita2277 2017-06-12 20:52:00
我市府终于醒了哦
作者:
cudo (我喜欢 你喔)
2017-06-12 21:00:00三多的预留一直都是在西侧吧
作者:
weising (weising)
2017-06-13 13:40:00可行性评估是要给中央主管机关审核的,各位评论的人有哪个人是把全部报告书看完的?这种公共交通的大形工程要评估他是否可行,审核要点并不是在细部设计,而是要着重于交通情形人口结构与分布 交通习惯 土地开发 长期都市规划发展,重点是"可行性",如果评估可行,在规划更完整的细部设计,试问如果可以共构使转乘更为便利顺畅,有哪个政府会不这么做呢?你都能想到的问题了,你真当专业学者是白痴吗?等到可行性评估完细部设计出来后,举行公听会时在来给意见,我想会比较适当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6-13 14:10:00黄线可行性就直接写站外转啊
最好是转乘方式不是可行性评估应该要有的内容啦 转乘是非常重要的规划 随便翻一份可行性评估里面都会写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6-14 00:56:00黄线评估报告已经直接写明全部站外转乘了,还画出站外转乘路线,捷运局只会装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