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新鲜很近期的一份 Predicted lean body mass, fat mass, and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in men: prospective US cohort study BMJ018;62oi:ttps://doi.org/10.1136/bmj.k2575Published 03 July 2018) https://www.bmj.com/content/362/bmj.k2575 我对于着眼于‘体脂率’很感冒。 有很多东西要采用的是绝对值而不是比率,比例。 正如体脂率低,可以是脂肪量低,也可以是肌肉量爆高。 在我的教主理论之中,我才懒得鸟你是多少巴仙,我只会还原成为绝对的数值去估计是不是合理范围。 BMI 高不一定是胖,BMI 低于 20 大部份中都会是肌少,我管你这情况下体脂是 5% 我也直接给你盖上营养失调 Malnutrition 的章,灌鹅都灌上最少 BMI 20. 然后,话说,台湾的减肥标准低标是 BMI 20 这篇最有趣的是 ‘the risk of all cause mortality was relatively flat until 21 kg of predicted fat mass and increased rapidly afterwards, with a hazard ratio of 1.22 (1.18 to 1.26) per standard deviation.z 当体脂肪存量不超过 21Kg ,死亡风险都相对平稳,一直到超出这范围才会突然炸高。 这与之前的论文中提及,人体正常脂肪范围在14-21公斤之间相吻合。 在没训练的男生,大慨要超过体脂率 23% 才可以思考是不是脂肪过多,女生是 28%到30%,但这也不是绝对值 (之后才提脂肪的储存量的定点) 如果脂肪量没爆高但还是‘胖’或者‘体脂率’高,你该做的是拼死的吃加强训练去避免肌少,而不是还脑袋进水的拼死减重。 我不喜欢馆长,但还是喜欢他那句,没事多深蹲,别搅太多有的没的 #没事多走走 #今天就酱有够忙 #爱说 dirty word 不是好习惯我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