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学问思辨行与诚明工夫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4-07-06 20:05: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
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第二十一章〉)
〈中庸〉提出学、问、思、辨、行五种工夫,是否有一定的先后
顺序呢?其实是没有的,并不是“博学”完成以后才去“审问”,不
然要学习的事物无穷无尽,排在最后的“笃行”岂不是永远轮不到?
儒家以实践为本,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
而》)相较于学问思辨来说,笃行才是优先;而在笃行当中遇到疑难
,也自然要通过学问思辨才能解决。〈中庸〉学问思辨行不是固定的
程序步骤,五种工夫都可以也应该交互进行。
学是自学,问是请教别人,思是建立理解架构,辨是做价值判断
。学思并重,任何学问都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辨,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而不是不求甚解;任何思辨背后也需要有扎实的学问基础,而不是
胡思乱想。学问思辨属于广义的“知”,知行又是齐头并进的。对于
某些急于实践的人来说,是可以提醒他学问思辨优先,笃行放在后头
,如孔子劝告子路:“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
)但并不是一定要这样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这句有点像绕口令的话,是要讲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中庸〉贯通天
人之道,“诚”属于天道,“明”属于人道,天道与人道虽然有所区
分,但又是通而为一的。儒家的关怀在于道德实践,天道是因为有人
的参与、主导、创造才有意义,如果只是纯粹中性的自然现象之天,
并不是儒家所要探讨的。就儒家看来,世界根本上是一个道德的世界
。“自诚明”、“诚则明矣”是从本体说工夫,天道本体是诚,“诚
”落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是性,“明”或者说明善(知道是非善恶
,能够做价值判断)的能力,都是由天道或人的本性发出。“自明诚
”、“明则诚矣”是从工夫说本体,充分发挥“明”的能力,赋予事
物道德意义、道德价值,便是本性或天道的朗现,从而增益了“诚”
的内涵。诚和明、天道和人道如同一个圆圈来回循环,进行源源不断
的道德创造。
“自诚明”这一章也呼应〈中庸〉首章提出的“性、道、教”,
“天命之谓性”是就本体来说,“修道之谓教”是就工夫来说,“率
性之谓道”是将本体和工夫连接贯通起来。也可以说“诚则明矣”是
从圣人的角度来说,充分发挥内在的真实善性(诚),能够洞察万事
万物的是非善恶(明),成为后人的典范。“明则诚矣”是从贤人的
角度来说,依照圣人之教修养自身,时时刻刻对当下面对的事物做分
辨厘清(明),最后也可以达到和圣人相同的境界,使生命成为真实
永恒的存在(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