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革新中徬徨
──1950-1960 年代间台湾思想界的几个科学观的拉拒
东吴大学哲学系 陈瑞麟 rueylin@scu.edu.tw
摘 要:
1950 年代,乃是台湾历史上的一大转折。因为 1949 年,国民党政府被共 产党击败,退
守台湾。一大批知识分子随着国民党政府败退而迁移到台湾,这个 政治史上的政权迁徙
,也为台湾的知识史或思想史带来截然不同的面目,并使得 大陆来台的知识分子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间的思想活动,形成了中国思想史 和台湾思想史中独特的一页
。 我们大致可以把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间的知识分子,分成三个不同的集 团:以胡
适和殷海光为首的实证-自由主义、保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新儒家、 和以三民主义学
者为主的党国意识型态。他们都接受把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的必要 性,却因为不同的“科
学观”而产生激烈的论战和斗争,甚至引入政治力量而造 成时代悲剧。他们之所以激烈
争论的主因并不在于对科学本身的观点不同,而在 于科学与另两个重要的知识范畴──
也就是民主和中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 系,他们有相当不同的认知。“实证-自由主
义”和“当代新儒家”的冲突点在 “中华文化传统”,他们都同意引入科学与民主,但
是“实证-自由主义”认为 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文化传统与科学和民主有所冲突,应
该抛弃或至少改造前 者以迎纳后者;“当代新儒家”却坚持,科学和民主可以被纳入中
华文化传统而 并行不悖,文化传统是根基骨干,科学和民主只是辅助。“党国意识型态
”在保 守中华文化传统上与当代新儒家的立场一致,却排斥民主。正因如此,他们视实
证-自由主义为主要论敌,甚至引入政治力量加以打压,但是也在某一程度上排 拒当代
新儒家。 本文打算为1950到1969这二十年间台湾的知识思想活动提供一个思想史的 说明
,我们将在“思想竞争”的脉络下考察当时的激烈论战。三个主要思想集团 间的竞争行
为出现于“实证-自由主义”和“当代新儒家”、以及“实证自由主 义”和“党国意识
型态”两组之间。至于“当代新儒家”与“党国意识型态”则 因同属于文化保守主义而
缺乏积极竞争的行为。因此本文的分析对象着落在前两 组。我们的分析将显示前者是一
个常态竞争的典型,而后者却是一个异常竞争的 历史悲剧。
关键词:科学观、实证自由主义、当代新儒家、中国文化传统、当代台湾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