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现观] 正式的观=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界限 (9)

楼主: ykkdc (ykk)   2023-06-18 08:42:54
: 加行道时,内心意知于空性的止观双运,属分别心的觉知,经加行道串习,最后内心
: 意知于空性止观双运获得无分别现量时晋升见道,见道止观双运现量空性的根本定“心行
: 处灭、言语道断”,此时修行者的身语意三门当中,内心意知无分别的现见空性断除见所
: 断,根本定出定后,于后得位再次入定能断修所断时晋升至修道,最后圆满无学道成佛。
补充:底下这篇也在本版po过许多次,分享学习过很多次了,了解了吗,顺便做个复习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觉灯日光.皈依三宝》
真正的法宝生起,是在遮挡一种过失之后(以道谛的智慧正对治所断),才生起一种
功德(灭谛),(通达空性的智慧)慢慢地增长,并非是突然产生(道谛、灭谛)的。
灭谛功德,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次获证灭谛,是在“见道解脱道”,由“见道无间道”现证空性的智慧证得。
“见道无间道”现证空性的智慧(正式的道谛,现量空性的空正见)正对治“见道所
断”,所以,在第二刹那“见道解脱道”才有办法证获第一次灭谛。
所以,先有道谛,后有灭谛,这个道谛是现证空性的智慧。
要怎么形成现证空性的智慧(正式的道谛)?
必须先(以比量)通达空性,成办(以比量)缘空性的止观双运,接着长时间(以比
量通达空性的止观双运)反复观修,慢慢地稀释、淡化缘空性时所产生的二相(比量缘空
性的二显错乱),等到能够以现量而非比量的方式看到空性,就叫作现证空性的智慧。
现证(现量)空性之前,要以比量一再串习空性。在(比量)修空性时,有所谓义共
相,这个义共相,要透过加行道(比量缘空性止观双运)的煖、顶、忍、世第一法,慢慢
稀释,最后才现证(现量)空性。
所以,灭谛和道谛的功德,并不是突然产生的。也不是只要通达了空性,马上可以获
得解脱(灭谛)。
以比量通达空性之后,还要反复地串习。光以比量串习还不够,因为没有依禅定去缘
空的话,很容易动摇,所以要依由奢摩他(止)缘空(以空性为所缘产生奢摩他安止)。
可是,光以奢摩他缘空也不够,还要加上毗钵舍那来更专注地清楚看到空性(以空性
为所缘产生毗婆奢那胜观),所以要缘空止观双运(获得缘空毗婆奢那=止观双运)。
如此一来,(透过缘空毗婆奢那=以空性为所缘的止观双运)才有办法把缘空时所产
生的义共相,慢慢稀释掉,最后转为以现量现见空性。
现量现见空性时(即获得正式的道谛,见道的空正见),是正对治见道所断的烦恼。
“见道无间道”(即见道根本智的第一刹那)时,是正在对治(正对治无明的遍计我
执烦恼障)的状态,
“见道解脱道”(即见道根本智的第二刹那)时,就获得了第一次的灭谛功德。
得到了灭谛之后,还是在入定(入定空性根本智)状态。修行者会发现,自己这个证
空现量,无法断除更细微的烦恼(更细微的无明的俱生我执烦恼障),于是他会出定。
出定后,他会去累积广大的福德。如果福德不够而入缘空三摩地,这个缘空之智(现
量空性根本智)没有办法断除更深的障碍;一直到资粮足够时,再入缘空三摩地,才可以
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先以无间道(修道无间道现量空性的根本智)去对治修道上上
品的粗分烦恼(上上品俱生我执烦恼障),之后获得解脱道,也就是第二次的灭谛功德。
因此,此说“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修行者自心相续当中,
道、灭功德辗转增长,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最后自心获证无学道的灭谛即涅槃。)
>>>>>
[1] 四圣谛:苦、集、灭、道--《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玄奘法师译)云:“道有五种
(道次的五种现观次第),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无学道)。”
四圣谛当中,道谛的道次智慧进程,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2] 本文尊者提到,初次现量空性,是为见道,此时即获证正式道谛,之前是随顺的道谛
尊者提到,见道时,现量空性的根本智(即现证空性的毗婆奢那=现证空性的止观双
运)第一刹那是“见道无间道”(第一刹那现证空性的毗婆奢那,正式的道谛),此时正
对治见道的见所断,到了见道现量空性根本智第二刹那“见道解脱道”即获证初次灭谛。
大乘道而言,当一位修行者的身语意当中,内心意知初次获证现量空性根本智的道、
灭功德,即获证初地。之后,如尊者说,以止观双运现量空性的根本智,进一步能对治修
道的修所断时,获证第二个灭谛,即证二地。以此类推乃至十地,最终成就佛果无学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