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唐.玄奘法师译
“修奢摩他(止)故,修毘钵舍那(观)故,能断烦恼。
若诸相缚已得解脱,诸麤重缚亦得解脱,当言已断一切烦恼。
如世尊言:‘相缚缚众生,亦由麤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
[1] 我们的心续当中,不论是烦恼现行的相缚,或烦恼随眠种子的粗重缚,乃至断除烦恼
随眠种子之后烦恼所留下的余习所知障--以上这些要断除,都要透过修习止、观。
[2] 《杂阿含464经》:“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若断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止观俱修,即双修止观。由止观断除烦恼,证得灭谛,完全断除烦恼的灭谛名涅槃。
[3] 《增壹阿含经》:“当修二法…所谓止与观也,…复当更修二法…所谓智与辩也。”
佛陀说,应当学习止、观二法,同时,佛陀也提醒,复当更修二法:智与辩。
确实如此,辩经很重要,才不会修错了,例如没有辩经的话,把九住心当成奢摩他,
或把随顺的毗婆奢那当成正式的毗婆奢那。所以为了要正确修习止观,如佛说要智与辩。
又如,佛陀说,凡是集法皆是灭法,与上引注[2]所说的灭界,虽然都是灭字,但这
两个灭字意义不同。又如,佛经提到,菩提心欲求菩提、欲取涅槃、佛欲无减,与五欲、
贪欲、男女之欲,虽然都是欲字,但是前后的欲字意义不同,都要有智与辩才不会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