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现观] 正式的观=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界限 (3)

楼主: ykkdc (ykk)   2023-06-15 08:30:12
补充:佛教的修行道当中,止观双运的限界
摘自:2012年 菩提道炬论/讲述:达赖喇嘛尊者/中译:蒋扬仁钦
《心经》里面的第一个“揭谛”,我们讲“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
提萨婆诃”。
第一个“揭谛”意思就是说“你去吧!”去哪里呢?从未获得大乘之道的现有凡夫,
让自己获得了、或者去到了大乘资粮道,所以“去吧!”这是第一个“揭谛”。
再重复一次的话就是说,想要利益他人“为利有情愿成佛”,在此的“佛”,最主要
指的是一切遍智(一切种智),想要获得一切遍智的这颗心(即希求成佛的菩提心),自
然任运产生的时候,就进入大乘资粮道了。
进入了大乘资粮道之后,“成佛”或是“一切遍智”,并不是无因而有的,它是因缘
聚合而有的。为了使佛陀成办的因缘能够聚合,尤其是成佛最主要的因缘就是六度万行,
六度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后者“般若度”。
这个智慧(般若的空正见)必须要透过止观双运,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互
相双运的情况下,才有办法让它成为非常坚定的缘故,所以,当我们获得了缘空奢摩他、
缘空毗钵舍那,两者止观双运,生起了缘空的“修所生慧”(即生起了以空性为所缘的止
观双运)的当下,就进入了大乘加行道,就是第二个“揭谛”了。
“揭谛、揭谛”就是“去吧!去吧!”,去资粮道、去加行道。在此资粮道和加行道
,指的是大乘的资粮道和加行道。
光是以缘空奢摩他、缘空毗钵舍那止观双运,去认识空性还是不够的,因为毕竟这还
没有现证空性。
所以透过了(加行道缘空止观双运)反复的修持,当我们以现量现证空性的时候,就
是当下正在断除见道所断,那个时刻我们就进入到了圣道位,就是大乘见道,又称初地菩
萨了。所以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这个就是“波罗揭谛”(见道初地)的意思。
“波罗揭谛”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去吧!”,“彼岸”指的是圣者的彼岸,“此岸”
是我们凡夫的此岸,从凡夫的此岸到圣者的彼岸去吧!
因为获得了见道位以上才是圣者,因为现证空性获得了见道,在当下断除见道所断的
缘故,所以称为“波罗揭谛”(见道),到彼岸(圣者的彼岸)去吧!
再反复的观修,这种缘空的现证空性的止观双运,反复的串习、修习,当我们获得了
修道的时候,那就是“波罗僧揭谛”了。
“波罗僧揭谛”的意思就是说,不只到彼岸(不只到圣者的彼岸),“到清净的彼岸
去了”(要到成佛的彼岸),就是到了修道位(从见道位转移到修道位)。
修道位的时候,在七地之前,最主要是以断除烦恼障为主,所以从初地一直到第七地
,我们称为未清净的七地(圣者地的第一地至第七地);到了第八地(圣者地的第八地)
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障都会被断除,所以从八地之后,八地、九地、十地这三地,称为叫
清净三地(圣者地的第八地至第十地)。
在清净三地(圣者地的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这三地)的时候,虽然没有烦恼障要
去作断除了,可是烦恼障所留下来的习气、烦恼障所留下来的污垢,又称为所知障,这个
必须要断除的缘故,这个就是清净三地要去断除的。
同样的,再透过修道的关系,澈底的断除所知障的时候,叫做“菩提萨婆诃”,叫做
“建立大菩提了”(成就无上菩提),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建立一切遍智的正觉果位。
>>>>>
[1]《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唐.玄奘法师译
“道有五种(五道次第),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
道,即我们内心意知的智慧,我们内心智慧的发展,依由五个次第:资粮道的智慧->
加行道的智慧->见道的智慧->修道的智慧->究竟道的智慧,最后圆满究竟成佛一切种智。
[2] 《心经》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尊者说,配合大乘成佛之道,即五道十地--第一个揭谛指资粮道,第二个揭谛指加
行道,波罗揭谛指见道初地,波罗僧揭谛指修道二地至十地,菩提萨婆诃指究竟道成佛。
[3] 大乘道--五道十地--获得止观双运的限界
如尊者说,资粮道闻思般若空性(文字般若),当进一步获得般若空性的观--比量
止观双运空性的观(观照般若),即从资粮道转至加行道。由加行道止观双运般若空性的
串习,最后生起现证般若空性的观--现量止观双运空性的观(现证实相般若),即获见
道。由见道、修道止观双运空性的现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最后抵达究竟道成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