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皈依的重要性??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5-31 02:46:55
※ 引述《kenlin1984 (我需要阳光)》之铭言:
: 各位佛学大德前辈们,你们好!
: 想请问,你们在修佛后是否有做皈依
: ?还是只是自我修行?而皈依过后,
: 在念佛时魔障障碍是否会相对减少?
: 因为本人在念佛时妄念依然很重,不
: 知道若皈依后修行能否较为顺利?
: 还有,台湾除法鼓山之外,还有那些
: 禅寺有帮民众做皈依的仪式呢?
: 请各位前辈们帮末学解惑!谢谢
大德您好 阿弥陀佛
惭愧 自己目前也是净土念佛法门的初学
大德所提的问题,刚好之前有遇到过,曾窥见一些祖师古德的见解,也与您分享经验。
文章稍长 若有错误之处 请不吝指正 感恩。
文中所提,略分两部份,皈依与念佛。
先就皈依而言,可分形式与实质,
形式,于正法道场接受如法的皈依仪式,正式皈依为佛门弟子。
实质,于内心中心心皈依佛法僧,于身口意落实觉正净,清净三业。
一般都会先接受形式上的仪式皈依,尔后深入经教,透过学习逐步从身口意处落实三皈。
二者都很重要,而后者实质义,更尤为重要。
其次谈念佛,佛是梵语,中译觉悟,心心念佛,其实便是念念皈依佛。
所以称念佛名之前,常加 "南无",此二字即是皈依、礼敬之意。
再谈妄念。
妄念本由无始劫来薰染而成,平日不念佛倒觉还好,一念佛却反觉妄念纷飞,
古德曾举个例子,例如人在屋中,其实处处皆有灰尘,只是迷于其中而无有察觉,
这时窗口若有一道阳光射入,所照之处,灰尘便能如实洞见。
念佛如同此例,正因念佛故,才察觉无始妄念之繁多,本属正常之现象。
而察觉妄念的开始,正是修行的下手处,也代表着我们要开始学习觉悟了。
以下分二者 : (一)实修方法 (二)念佛要领
(一) 实修方法
念佛方法无有定法,总以摄心为首要。
惭愧末学根性较差,所遵循的是印光大师十念法当中的 (三、三、四)。
也就是从 1~3 4~6 7~10。(十念分三气,反复摄耳谛听。)
以下引用原文提供参考,共勉学习。
印光大师 :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
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 惭愧末学 浅要补充 :
这段提到念佛要能摄心,首先必须至诚恳切,如果念佛没有恭敬之心,而想摄心专注
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至诚恳切是第一要法。
而当我们心存真诚恭敬,如果还是无法摄心,就要 "摄耳谛听",娑婆众生耳根最利,
所以 "听" 之一法尤为当机重要,这点是非常多净宗大德共同强调的要领。
而 "听",则要做到三个清楚,心念、口念、耳听,这三个清楚非常重要。)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
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
(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
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 惭愧末学 浅要补充 :
这段提到,如果心至诚、摄耳专听佛号,又仍然妄念涌波,便可以十念法来摄心。
前人根性尚利,环境影响较少,而越到后面,干扰庞杂,染心易炽。
印祖慈悲,教以十念法利益末法众生。)
所谓十念记数者。
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
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
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
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 惭愧末学 浅要补充 :
这段就开展十念法之要领,可分三小段。
(一) 直念。
从 1~10,10句念完又从1~10,不可以11.12...20..算,只以10句为单位。
这当中有一个重点,不可掐珠分心,随念随记,只凭心记,念得分明、记得分明。
(二) 分二段念。
从1~5,从6~10。直记若感觉困难可成分二段念,但重点如上。
(三) 分三段念。
这个也是末学目前使用的念法,三、三、四。
从1~3 4~6 7~10
因为自己记性比较差,烦恼深重,所以这个方法对末学而言相对较适应。
自己在念得过程中确实十分摄心。
末学起步是从 1~3 开始练习,练习熟了才慢慢1~3 4~6 加上去。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
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
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
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
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
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 惭愧末学 浅要补充 :
这段提出了二个重点,首先谈到与古德另一种十念法与掐珠念佛的差异性。
相较之下,这种念法更适用于繁忙的生活中,从早到晚,随快随慢,身逸而心安。
第二个重点,满重要的,也是实修当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
有时候工作很忙,或者真的要用心去办事的时候,真的无法记数时,该怎么办。
净空老和尚与不少大德也都谈过这个问题,首先,如果真的不能念佛,
第一种情况,就是将佛号放下,先把事情办妥,办好了。佛号提起来。
第二种情况,就是印祖这边谈到的,还能念佛只是无法专心记数,
那就"恳切直念",就不需要记数,直接一句句念去。
当事情都处理好了,再恢复记数。)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
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
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
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 惭愧末学 浅要补充 :
这边印祖再次提醒十念法的重要性,印祖为净土宗第十三祖,民初四大高僧之一。
尚且自谦,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后头又点出,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 
这两句话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
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
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 惭愧末学 浅要补充 :
这段最后也点出一个小重点,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
但在卧时,就心中默念。出声,则不恭且伤气。)
这是s大推荐的 ~
胡小林居士 落实十念法分享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VG1cZ4B40
末学也是在此得到很大的启发。
(二) 念佛要领
除了上述十念法实修纲要,另补充念佛时须注意的要领窍门。
"欲除妄想,去一添两,任它妄想纷飞,听我念佛分明"
这句话是末学念佛最大的下手处,也是末学念佛真正初尝法味的要领。
念佛一段时间,慢慢会察觉 "妄想",是自己经年累月的一种习气力量,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管他,一开始自己会"很想"去对治他,但是这个 "很想",
就是另一个大妄想,纵使止息了,下一个妄想还是会再出现。
所以关键处在于 "听我念佛分明",只要专心的拉回到佛号上,妄念自然不止自息。
妄念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也是非常无常的,想去处理他,只是落得枝枝而筏...
古德一句话 : 只要这一句佛号熟透了,其余自然就转生疏了。
而练习的时机,实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处,真的在每一个执著处念著佛号,转心。
能让我们生起种种妄想、分别、执著的境缘非常非常多。
而功夫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磨练,当下就是烦恼寂灭处,当下就是佛法解脱处。
古德云 : 发矢中的原非一发之功,磨杵作针岂是暂磨之力。
真的要一炼再炼,百炼成钢。
而这当中又不可急躁,急于求成效、或急于求佛号计数多寡。
正所谓 : 不求一心,不断妄想,只要字句分明。
老老实实,一句佛号三个清楚,绵绵密密念下去,效验绝对自己能体会到。
以上是惭愧初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汇整,希望对您有些许帮助。
自己陋习妄执仍深重,谨能以些愚见分享。
也借此因缘,让自己再复习印光大师文钞与祖师大德法语。
有过错之处,还盼指正,感恩。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16-05-31 07:11:00
随喜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5-31 08:4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ro2012 (pro2012)   2016-05-31 09:0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enlin1984 (我需要阳光)   2016-05-31 09:47:00
受益匪浅,赞叹感恩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5-31 09:50:00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5-31 17:35:00
阿弥陀佛!
作者: oddman (人生酬业)   2016-05-31 23:0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onesadman (一线生机)   2016-06-01 05:2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heimaykiwi   2016-06-01 16:1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wugilin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满愿)   2016-06-02 20:47:00
随喜赞叹楼主的用心分享殊胜念佛法
作者: Stevin (2014的到来)   2016-06-03 00:0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