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类] 不共的珍宝——《摄类学》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5-30 18:10:55
《摄类学》介绍1
不共的珍宝——《摄类学》
班智达莎拉中文译经小组 总智法师
《摄类学》是一门辩经的学科,主要讲的是辩经的方法。辩经有什么好处?佛陀在世
的时候就有辩经,佛陀常常与一些外道学者一起辩论。后来龙树菩萨和圣天菩萨等出现,
也用辩经的方式降伏很多外道学者。五世纪时,陈那论师造《量经》;七世纪时,法称论
师写了《释量论》释义。
当时,在印度,那烂陀为最大的佛学院,佛教很多学者和论师,都是在这所学院里培
养而成。这间学校主要学的是各种经典与五部大论,其中也包括《释量论》。那烂陀的学
者各个学富五车、样样精通、辩经无人能比,所以当时佛教在印度独一无二。
佛教从这所学院传到西藏和中国,那时佛法宏扬天下,无数的众生得到了解脱和安乐
。八世纪中叶,佛法传至西藏,与原来盛行的苯教产生一些冲突。从印度请来的学者,以
辩经方式破除他们的邪见,于是,佛法如阳光般照亮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从此,藏人
对佛法产生很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虔诚。
后来,一位西藏学者恰巴曲桑,依著《释量论》开创《摄类学》等一些辩经的规则。
十四世纪末,西藏著名的学者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徒弟传承下来,到现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然后,辩经渐渐盛行于整个西藏,成为不共而具有特色的西藏文化。
《摄类学》是五部大论的前行,若不懂《摄类学》,很难判断和理解五部大论的内涵
。修行的人往往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见地,辩经能磨练出经典中最深奥的精髓。对于一个修
行者而言,辩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辩经也可以增加智慧与想像力,能通达因果、善
恶、常与无常、量与非量等很多观念,也能增加判断力,变得又快又敏锐。
佛果不是一步登天就能达成,需要累积很多资粮与前行,才能得到究竟的果位。所以
《摄类学》是最好的开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