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贱民经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5-30 14:13:32
《贱民经》(注一八)
  我是这么地听说的(注二):
  有一次,世尊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祇陀林精舍驻锡(注三)。
  有一天早上,世尊穿上(紧身)僧衣,手持钵器与僧伽梨衣(披上僧袍),
进入舍卫城(托钵)乞食。(注四)
  那时,事火婆罗门阿奇嘎拔拉堕阇(Aggikabhradvja)的家中,火供用的
火已点燃,(献供品已准备妥当,)祭献仪式开始进行。世尊当时正于舍卫城内
挨家沿户托钵乞食(注一九);当接近事火婆罗门的居处时,事火婆罗门看见
世尊从远处走来。他望着世尊说道:“你这秃头的人,停在那儿!你这沙门,
站在那里!你这贱民(注二0),留在原地!(不可靠近我这神圣的祭祀坛场。)

  世尊听了之后,向事火婆罗门这么说道:“婆罗门啊!你知道什么是贱民吗?
或者为什么会变成贱民的呢?”“可敬的乔答摩,我实在是不知道什么是贱民,
或者为什么会变成贱民的;如果可敬的乔答摩,能为我说法,让我明白什么是贱
民,或者为什么会变成贱民的;那敢情好!”“那么,婆罗门啊!好好用心听着
,我讲给你听。”“好的,尊者!”事火婆罗门回答了世尊。
世尊就这么开示道:
(一)  “(假若常)怀怒气及牢骚(满腹),
      人既邪恶又是假好人一个(注二一);
      有恶邪见并且又奸诈虚假: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二)  “一生或二生(即胎生或卵生), 伤害这世间的有情生命;
      对这些有情众生没有慈爱心,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三)  “加害及包围          乡村与城镇,
      以迫害者闻名: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四)  “于村落或林野,        别人喜欢的东西;
      没有说要给他,他就偷拿了(注二二):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五)  “确实是欠了人家的钱, 被责备(要债)后却偷偷溜走(注二三);
     (被抓到后)还狡赖说:‘我没有欠你钱’: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六)  “他实在只因贪图一点小财,   在人们经常出入的道路上,
      杀(人)后夺取(过路人)的那些东西(注二四):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七)  “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为了有利于另外的人(他的亲戚或朋友),
      或为了得到钱财;    当证人的时候说假话(作伪证):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八)  “与亲戚或朋友的妻子      通奸,
      不论是用暴力(胁迫)或是(引诱、欺骗使)她同意: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九)  “他的父亲与母亲, 青春已逝,年老而不已再是健壮了;
      而他生活富裕有余,却不奉养(双亲):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0) “父母兄弟和姐妹,       以及配偶的父(或母);
      (他)用言语加以恼乱或喋喋不休地责骂着(他们),
      使他们感到苦恼: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一) “当别人请教他有关道德上的善法时,
      他却给一些有害的意见(注二五);
      给与隐晦(暧昧不明)的建议(注二六):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二) “做了邪恶的事后,  还希望不会被别人知道(注二七);
      隐藏自己恶行的人: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三) “去别人家作客,        享受佳肴之款待;
      但当以前那位主人来自己家作客时,
      他却不招待人家(注二八):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四) “婆罗门或沙门,        以及其他的行乞(等修行)者;
      他以谎话欺骗这些人: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五) “婆罗门或沙门(等修行人),  快到吃饭的时候;
      他却以难听的话恼乱他们,而且还不给与食物: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六) “被愚痴所缠,         只为贪图一些小东西;
      而说不诚实的话: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七) “自己夸耀自己(注二九),   且又轻视别人;
      因(自己的)骄傲却使自己人格堕落(受损):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八) “脾气暴躁又吝啬小气,     爱做坏事、贪婪又狡猾;
      无耻且是无所不为(的骗子):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一九) “辱骂佛陀、          他的声闻(弟子)、
      其他云游的修行者或在家的人: 这样子的人就是贱民了。”
(二0) “自己实在不是阿罗汉,     却公然声称他是阿罗汉;
      他是包括梵天在内的(这个世间的)世间贼, 
      他实在是最劣等的贱民。
      以上这些可被视为贱民的事:  我已经向你宣说了。”
(二一) “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贱民,
      一个人也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婆罗门;
      而是因为他(恶劣的)行为(注三0)(的结果)才变成是贱民; 
      也因他的行为(良善)才是婆罗门。”
(二二) “我现在举个例子,       可由它明白这道理。
      飕跋嘎(Sopka)是贱民的儿子,
      他以摩檀迦(Mtaga)闻名于世。
      他(名闻遐迩)的(好)名誉如日中天,
      这位摩檀迦所得到的名声是世界上很少看到的(注三一)。
      许多(上层种姓之)刹帝利及婆罗门(贵族)们,
      争相来向他献供养(致敬)。
      他登上了天神的凯车, 他因离弃了贪欲与执著;
      登得这条离尘垢的伟大道路,  而上升到梵天界。”
(二三) “出身(的高低)并不会阻碍,  (上)生梵天界;
      (虽然)生在圣典学者的(婆罗门)家,
      (纵然)生在唸咒语的婆罗门种姓;
      但是(假使)时常地      做坏事就会于现世受呵责,
      来世他将生到恶道(注三二)中;
      出身(注三三)(之高)并不会阻挡他,
      生往恶道中或受呵责啊!”
(二四) “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贱民,
      一个人也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婆罗门;
      而是因为他(恶劣的)行为(的结果)才变成是贱民; 
      也因他的行为(良善)才是婆罗门。”
  事火婆罗门听了(以上的话)之后,向世尊(这样地)说道:“太好了,可
敬的乔答摩啊!太奇妙了,可敬的乔答摩啊!乔答摩啊!就好比(一个人)将翻
倒(了的容器)扶将起来;把隐藏着东西发露出来;对迷路的旅客指示迷津;将
灯光带到暗处,使得有眼的人可以看得见物体的形色。可敬的乔答摩以种种方便
宣扬法义。我要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僧。请世尊收容我为在家弟子,接受我
从今天起直到我生命结束(注三四)做佛弟子吧!”
(注一九):旧译为“次第乞食”。
(注二0):印度社会有四个种姓之不平等阶级。而贱民是被剥夺阶级的人;就
      是比最低阶级之种姓--首陀罗(或作首陀)(奴隶阶级)还不如
      的人。这是很鄙视的形容用语。
(注二一):意即“伪善者”。
(注二二):旧译为“不与取”。
(注二三):台语之谓“走路”。
(注二四):亦即当杀人越货的剪径贼。
(注二五):似是而非的意见。
(注二六):隐蔽真义地瞎说。
(注二七):还奢望别人不知道。
(注二八):不懂得〝礼尚往来〞的道理。
(注二九):亦即“自吹自擂”。
(注三0):巴利原典为 kamma 〝业〞之意,今依一般译为〝行为〞。
(注三一):世所希有。
(注三二):旧亦译为“恶趣”。
(注三三):亦即身世。
(注三四):旧译为“尽形寿”。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6-01 19:00:00
推很赞的居家生活指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