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类] 心类 (15)﹍【瑜伽现量】 -3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6-08 06:45:48
■ 地道之进程:
1.修行进程: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行者生起任运的出离心、菩
提心入道,由资粮位开始至无学位圆满,经由修学最后圆满现观心的体性。
2.资粮位分上中下三品,资粮位上品生起缘空性“止”的能力,依止的能力生起“止观
双运”禅定进入加行位。入道之前,与入道之后,资粮位中品生起证空性的比量,入
加行位煖、顶、忍、世第一法的“止观双运”禅定,都是比量分别心的修习。瑜伽现
量无分别心现证空性,是在加行位世第一法根本定最后心入见道无间道时现证空性。
3.缘空性的比量生起之后,以比量之觉受入定,修成奢摩他(奢摩他为初禅未到地定)
,透过奢摩他生起毘钵舍那,产生止观双运,依于止观双运的禅定修习,逐渐将心与
境连在一起,逐渐将义共相的显现境修成无义共相的杂夹,最后无分别心现证空性,
此时现证空性是见道位断除遍计我执烦恼,而后于修道位断除俱生我执烦恼。
4.见道位时瑜伽现量的对境有三:现证细品无常、现证粗品补特伽罗无我、现证细品补
特伽罗无我。此中有不同的承许:自续派认为见道位时现证最细分的烦恼执著,出定
后再证粗分的烦恼执著;见道位时断除遍计烦恼,因此先断除自续认为的细品无我,
出定后再断除细品无常、粗品补特伽罗无我。应成则认为粗分的无我要先现证,虽然
于见道位时现证最细分无我,但于资粮道、加行道时,先证得粗分的细品无常、粗品
补特伽罗无我之瑜伽现量。见道位证得最细分,而粗分是在见道位之前证得、或在见
道位之后证得,自续与唯识认为粗分的证得是在见道位之后,应成认为粗分的证得是
在见道位之前。
5.由于对于法的认识深度不同,小乘与大乘,大乘中之唯识、自续、应成,对于瑜伽现
量之标准亦不同,应成要求的标准最高。在见道位所现证的空性,应成所认是最细的
无我,包括声闻缘觉在见道位时亦要证得最细的无我空性。
■ 内心当下的执著,安立我执,是由粗分到细分,粗分一定包含细分,由小乘最粗的我
执,然后到唯识所讲粗的法我执,而后再到自续所讲较细的法我执,至应成为最细的
法我执。
1.粗分的执著较容易发现,细分的执取要由宗义渐次认识,这是内心执取的方式。凡夫
面对对境显现时,对境的开展过程,是由细分至粗分─先由对境自性成立(找得到)
,再到谛实成立(不用观待分别心),而后到唯心显现(习气显现),然后到不观待
五蕴、不观待支分(独立实体)─由细分至粗分最后形成对境不是无常,而内心当下
显现成为常执的执取。
2.凡夫的心攀缘对境时,境的开展过程是由细分至粗分,而内心当下现起的执取,则是
停留在形成最粗分→过去生无始以来最粗分的执著(常一自主的我执)。破除执著要
用智慧去观察,由内心现起执取的粗分至细分一层一层往内剥落,宗义建立对于我执
安立的方式由粗分至细分,借由认识内心有境安立对境粗细品执取的行相,渐次破除
粗细层次的我执安立。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6-08 10:46: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