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为何当初会有比丘修不净观而走极端?

楼主: MrTaxes (得粥加汤)   2022-06-14 15:48:49
《杂阿含经》第809经
提到当时有比丘听了世尊讲授不净观之后就做出了极端的行为,
应该也是出乎世尊原本的意料。请问这个过程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世尊还没有讲完整吗? 或是诸比丘没有正确理解呢?
或说难道"极厌患身"就是要走极端吗?
诸比丘在走极端以前,怎么没想到再问一下世尊呢?
请教大家谢谢。
以下补充<杂阿含经>原文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809.html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金刚聚落①跋求摩河②侧萨罗梨③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
大福利。”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
余比丘杀。
有异比丘极生厌患恶露不净,至ⓑ鹿林梵志子④所,语鹿林梵志子言:“贤首!汝能杀我
者,衣钵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即杀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边,洗刀时,有魔天住于空中,赞鹿林梵志
子言:“善哉,善哉,贤首!汝得无量功德,能令诸沙门释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脱
者脱,未稣ⓒ息⑤者令得稣[*]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诸长利衣钵杂物悉皆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闻赞叹已,增恶邪见,作是念:“我今真实大作福德,令沙门释子持戒功
德者,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稣[*]息者令得稣[*]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钵杂物
悉皆属我。”于是手执利刀,顺ⓓ诸房舍、诸经行处、别房⑥、禅房,见诸比丘,作如是
言:“何等沙门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脱者ⓔ脱,未稣息者令得稣息,未涅槃令
得涅槃?”
时,有诸比丘厌患身者,皆出房舍,语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当度我;我未得脱
,汝当脱我;我未得稣息,汝当令我得稣息;我未得涅槃,汝当令我得涅槃。”
时,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杀彼比丘,次第,乃至杀六十人。
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说戒时,于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诸比丘转少、转减、
转尽?”
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诸比丘说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
…”广说乃至“杀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缘故,令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唯愿
世尊更说余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受正法,乐住正法。”
佛告阿难:“是故,我今次第说,住ⓕ微细住⑦,随顺开觉⑧,已起、未起恶不善法速令
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尘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
令休息,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
般那念住。”
阿难白佛:“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难:“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广说,乃至“如灭出息念而学。”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4 16:06:00
这件事的主因 是五百被杀比丘的"过去因" 佛也有一些考虑再加上当时比丘的错误见解 和魔的煽动 作为助缘详见 <善见律>: https://imgur.com/a/GGud8hJ总之 就是佛陀观见比丘过去杀生的果报已经要来了比丘被杀已经是确定会发生的事 佛也没法改变 也不会因为佛不教"不净观" 这是就不发生 反之 如果不教不净观的话这五百位当中的凡夫比丘 没有厌离爱欲就死了 会堕不善处若因为先听闻修持不净观 升起对爱欲的厌离 死后能生善处所以佛陀见到这个未来 教授"不净观"未来比丘因为不是这个因缘 所以 佛明确制定 戒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6-14 16:18:00
厌恶身体在你定力不够前很容易走极端,所以比较适合的方法是安那般那念住,透过呼吸把很脏的不净的能量排除,使身心光明寂静,这叫寂灭现前,就不用真的自杀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4 16:40:00
听法师说的,当时很多人证得阿罗汉后,什么事也不做,整天在那打坐,耽于禅乐。佛陀想说这样子不是辨法,反正阿罗汉已不生不灭,那去死好了。不但要他们去死,甚至还教他们怎么死。不过这不叫自杀,叫入灭。这是听法师说的,所以不知那部经有记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4 16:49:00
上面那个有点和事实差距太大 佛不会教人去死....所以就算听的是"法师说" 还是要回来检视经律论依据较好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4 16:51:00
然后,才慢慢有大乘法出来,就是这些阿罗汉既已证果,也要让他们利益众生为好。“去死好了”是法师的口头禅,个人是觉的蛮有趣。若果此事属实,当时佛陀说的应该不会如此直接,可能会说:“有一入灭之法……”之类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4 16:58:00
觉得您听那位法师的开示 可能要听2成 其他8成要留怀疑 XD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4 17:00:00
恩,他的说法是:“要带疑情。”先前看了一篇文,佛陀对弟子讲法,讲完后问十大弟子其一说:“你相信吗?”然后十大弟子之一的回答是:“我还未决定相信。”然后佛陀也是称赞他。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4 18:22:00
证阿罗汉者是【圣者】比丘,不是【凡夫】比丘,上面网友是去那个道场,听哪位佛学知见不足的出家法师在传递错误资讯呢??小心小心~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4 18:24:00
简单的说就是法执。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4 18:24:00
要不要去报名基础且系统化的正信佛学教育课程,从头学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4 18:25:00
起?例;圣严书院佛学班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4 18:25:00
约束自己,直到起心动念都不执著了,自然就解脱了。像是电影中有时可以看到戒酒的社团聚会,大家互相提携帮助影响之下,共同持戒的力量就会比较强大。当戒到一个程度之后发现,已经起心动念上于酒都不执著了,回到本来就不染的状态,何必还要借由一个不饮酒的戒律来约束自己呢?这不就如同到彼岸了,还背着船在身上行走一样愚痴吗?无需以法自缚,自然展现出来的相就具备这些戒律的样貌。以上都还是小乘的范畴在大乘中更是以心戒为重。楞严经中就说: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当然也跟习气有关,在一些自己习惯、专精的地方安于现状,不肯出来,停滞不前。在这个状态中,常常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好问的,或是这样就够了。直到过了很久或绕了好大一圈,才又继续迈步向前。只能说障碍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路不让他们去走完去撞壁,是很难醒悟的。所以在大乘的教法中又教了四无量心,让人去突破自己的习气。直到发现心本来就无量,只是过去画地自限,而失去了无量,卡在自己习惯的东西里面钻研。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4 19:23:00
出家法师的知见足不足该由谁判定?在youtube上听法师讲经也听了不止一位。刚洗澡时才在想,未来要写一篇对这些法师的感觉。不过会用a法师b法师这样……到时如果还记得再写,忘了就算了。XDDD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14 19:29:00
你看那个法师讲的法,是都在相上做文章(世间法) 还是以真心本性(出世间法)出发做文章呢?就可分辨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4 19:34:00
本来学佛学到绑手绑脚就不对。经上有提到,菩萨因慈悲故,连草菜也不敢拔,什么跟什么嘛!但或许这种法对某些人是有效的……也只能这样想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14 19:48:00
我想是每个菩萨修行方法都不同吧,你觉得他绑手绑脚,或许人家不这么认为呢,就像六祖躲在猎人队长达15年,就为了日后能传法,你能说他很执著吗?真的不需要观察别人,内观自己有没有自在、放下、不执著比较重要。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4 20:01:00
刚刚找菩萨不拔草的经文,找不到。找到这个:清净比丘不踏生草,说这是慈悲心。我只觉的莫名其妙。然后我得忏悔写这些时,瞋心有升起……上面那段写完,原本要找的经文就出现了: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内充食。你要叫人戒晕吃素就说,讲到连草都不能拔真的是过了。所以我对断晕吃素一事始终不以为然。刚刚在找经文又看到矿物又比植物低一等……这种说法平等心到那里去了?学佛学到这样钻牛角尖喔!此时只想学法师讲那句口头禅:“去死好了。”XDD话说回来,若连草不能踏,矿物不能踏,习得神通“足步虚空”之神足法好像也不错。但牛角尖再钻下去,虚空又比矿物低一等,可以踏虚空是吧!真的是不让人活了。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6-14 21:08:00
生草有众生居住,或拔草偶尔见到小虫逃窜,这么想,不踏、不拔草应该也是合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14 21:13:00
那些比丘菩萨是尽量不杀生而已吧,活在世界上没办法完全不杀生的,光是呼吸喝水就在杀生了。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6-14 21:42:00
呼吸喝水没法避(不过水要滤),踏草可以避,差异可能在这,另同意活着难免让其他众生死掉。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6-15 00:37:00
觅寂尊者有开示——》https://youtu.be/1KRaFaTwhQg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7:41:00
也不是不踏不拔草合不合理的事。当中的疑情,还得自己去参。能参破否?以我资质,大机率参不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5 08:34:00
拔草对小昆虫来说 等于他整个家被摧毁了有点像人类遇到了飓风的感觉~ 房子都飞上天了如果设身处地想想 是会让他们很恐慌的 这样或许好懂一点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顾钱多离家近)   2022-06-15 11:52:00
不只是修不净观吧 很多修行修错了就会走火入魔我自己的经验 若修行越深 越会发现魔道就在佛道旁边 每每惊异不已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12:28:00
对呀!就真的是一念间而已。昨天今天一直想着,怎么会一段经文就令我动瞋火?是经文不合理,还是我不理解?设身处地想的话,比较想知道这段经文出现的因缘为何?是什么样的境界,会写出这段经文?因为我家是有种田的,农夫观点,拔田边草表勤劳,结果经文意思是懒表慈悲……下个结论,不想再对这段经文发言了:清净比丘大约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疾苦,却发愿要渡众生的一种存在。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5 13:28:00
一般杀业的因缘是瞋心,如果不净观的修习不善巧,会产生瞋也就是说,不净观是对治贪的,没办法对治瞋(相对的慈心观是对治瞋,没办法对治贪,慈心观若不善巧会产生贪),所以修不净观对治贪了以后,若不善巧对自己的身体极度厌恶引生瞋的话,就可能因厌恶引生的瞋进一步进极端的行为。(像这样不净观、慈心观等只能片面的对治烦恼,不能根本对治烦恼,若不善巧修习可能引生其他烦恼,这在<释量论>有提到)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13:56:00
还好“愿我心中无瞋恨,无敌意”一连念了几天,虽然生瞋,应该是没失控。X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5 14:38:00
因为你没舍识用根,相关技术方法已经多次提及了。就只好继续被困扰囉~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5 21:46:00
不要在网上教没受过正确禅修训练的网友舍识用根等等,毕竟这里谁也不是过来人=>禅师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6-15 23:49:00
农夫拔草=勤劳,菩萨修习慈心=精进。从农夫角度,草该拔就拔,然而菩萨不拔草也不是因为懒,是为了修习慈心。反之,菩萨角度,为了慈心不拔就不拔,然而农夫拔草也不是因为要杀生,是为了帮助作物生长。跟吃荤的同事一起吃饭,没有想过要告诉他吃荤很残忍等语,只是会告诉他哪些素食很好吃,打破吃素=比荤食难吃的印象。同事人很好相处,责任感很好,因此我也没有吃荤=残忍坏人的评价。吃素不是为了显示他人的残忍/自己的慈悲而吃,这样反而有嗔心了,只是觉得有得吃就吃。如果我吃素只是为了去显示荤食者的残忍,那好像也没什么意义,要说功德可能少之又少,嗔心罪业倒是造了不少。其实行为本身也许没那么重要,心之所向才是。Btw,要说优越感吗?可能有吧,就觉得吃素蛮好的。不过慢心的过失是蛮微细的,先放过自己(?)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6-16 00:36:00
谢谢honyan的分享。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01:25:00
举例来说 出家要单身 有没有不合理人性 早期僧众会有跟在家人的依存关系 他为了专心冲解脱道 很多事情是要依靠在家人去做的 这边要用分工的角度一起看这种依存关系也会一直改变 读点南传的僧众在家人互动型态 在读读汉传禅宗发展到要自己下去耕田 藏传等等..============================推广素食 的确会看到这种问题 因为重vegan界出来吃素英国流派或是健康素美国流派 都不一定有禅修的根基以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我执都没有去掉 着相行善事 这会有问题在面对没有吃素的人 会因为我执 产生比较 比较后看是要优越感(我吃素我健康)还是愤怒感 (吃素愤青)这要靠佛法教理的学习跟禅修化解掉举例来说 威尔.塔托 他是美国素食界的人物 不过他的修行背景是去韩国禅寺出家修行 现在是在家相 不过他有经历过 全素饮食 禅坐早上三点到晚上九点的日子听他推广素食的演讲 就会把上述两种优越感或是愤怒感去掉 据说农场主听完他演讲也不会来跟他吵 因为他的烦恼靠禅修处理掉了 讲话没有敌意 高手https://youtu.be/NePuABYcnEg这是事实 我只是在说事实而已 他说—讲话不带贪嗔如实的说话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06:30:00
昨天想出一个笑话,两位素食者在比谁比较慈悲,其中一位说:“我不但吃素,连草都不踏不拔喔!”听到这样,另一位会拔草的素食者只好甘拜下风了。要说不踏不拔草是慈悲展现我或可接受,但又将此事与吃素连在一起,就觉的莫名其妙。所以言下之意,吃晕者都必然不慈悲?更觉的莫名其妙的点,解说不踏不拔草的原由时,又扯什么矿物比植物低一等……真是够了。用石头刻佛像和用木头刻佛像,木头像比较高级是吧!如果是用黄金造像咧!这事烦了我好一阵,自己也略有成长,不全然是坏事就是住家附近有一尊大地藏像,两百多公分高,自己没事就跑去那拜一拜,待一会儿,也曾带经书去那看。地藏像前石头路上,有些草还从石头缝冒出来,之前曾想过是否将这些草除一除?最终是没除,这是自己懒而已呀!无关慈悲不知未来会不会出现专吃泥土石块,煮沙当饭的食矿物派若果食矿物派真的出现,现今的素食者都别跟人比慈悲。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07:48:00
矿物比植物低等的经文是指哪段?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07:56:00
不是经文,是法师在解说不踏生草时,提出矿物比植物低一等。所以踩石头路OK……当初佛陀说食三净肉,就是慈悲的展现。硬要吃全素就已有点走极端了。当然个人的饮食选择无可厚非。但又将食事和不踏生草连在一块谈慈悲,就真的是走偏锋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08:15:00
嗯...你把它当成楞严经的立场 然后信不信受你可以偷偷在心里决定 我听食三净肉就好 然后对不管是哪段挂佛经名的经文都不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批评这是安全不谤经文的态度啦... 讲这个又觉得我在管人多少碎碎念一下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08:42:00
楞严经我是没全反,毕竟也没全看完。反对也就反对把不踏生草、吃素和慈悲混在一起谈。分开的话不踏生草是慈悲我也接受的。再说个笑话,牛羊何以不能成佛?因为牠们吃素的同时又踏生草,不够慈悲。针对这个话题昨天发表一些言论后,心中确实有点不安,担心有谤佛谤法之类。然后因缘际会下,就看了一部长达一个多小时,介诏佛教的影片。影片分成六部份:佛学的诞生、阿育王时代的佛教、小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教时期和古印佛教消亡始末。看完之后,不安感消失了毕竟回到原点思考,学佛是要求解脱,得自在。若学到怕这怕那,生活上绑手绑脚,绝对是走错路。补个开经偈未句:愿解如来真实意。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09:34:00
那是史观佛教 那是传统汉传藏传都不完全承认的路线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09:34:00
在看经典的时候 比较建议不要把佛说当作[要求]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09:35:00
最头痛的问题是用意识心 跟史实观去解释这个思想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09:35:00
不然 会下意识觉得[佛指责我] 然后返生嗔心进而升起排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09:42:00
了解佛陀这样说背后的用意和主要缘起是满重要的,向佛陀在世当年,很多人对佛僧团比丘的言行是满严格在盯着常常会有很多讥嫌,佛陀为了保护大家不要造下讥嫌僧众的恶业,就会依著那些因缘,制定很多戒律,可能乍看都很细但是若能了解背后的用意,就比较能理解,就算是南传上座部戒律也是非常多的,戒律不是让你怕这怕那,是让你看到自心如果认为戒律是为了[绑手绑脚、怕这怕那]进而排斥戒律那是因为还没感受过戒律是[律心]的这一点我就曾听善知识说:[持戒 会让身心舒畅 因为一直在正念中]共勉之举个例子 <五分律>:[有一肥大比丘命过,诸比丘举着生草上,脂出流漫,杀诸生草。诸外道见,讥呵言:“沙门释子自云慈念,而今云何伤杀生命?”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着生物上,应埋、若火烧、若著石上。”-> 比丘亡故后 放在生草上 外道都要讥嫌说沙门不慈悲...佛陀保护大家 因此制戒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09:55:00
的确,一些戒律的出现有其历史因缘,不必然是真理。当初梁武帝归定僧人一律得吃素,本来我一直不谅解。后来又看到文章,说当时僧人其实已开始堕落,武帝这规定其实也是避免佛教的败亡。然后我才稍稍谅解。但故事真假不确定就是。回creative,查觉经典与我想法不同时,还得进一步想为什么会不同。合理与否?毕竟这许多经典,不全部是为我而存在。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0:24:00
所以要你不想想或是不想找资料 或时候不到 不说话嘛没有说要人什么都懂或理解或信受 但是要先习惯信收好不要习惯性开口说这个https://reurl.cc/Rrg60D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6 10:29:00
对佛说有质疑是好的,才会去思惟背后的理由,而不只是盲从瞎信,不过,此处说的疑(犹豫),是指具义疑,也就是偏向符合事实的疑,像是说到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的疑,就是指具义疑,思考为什么?经典中常出现"何以故?"的疑就是这种好的疑惑的具义疑,这种疑跟烦恼无关,是为探究真理;另有一种疑,称作不具义疑,这种疑不是偏向符合事实的疑,这种疑就跟烦恼有关了,我们心识觉知的心所法当中,有六种称作根本烦恼的心所法,其中一种即是属于不具疑的烦恼疑,这种疑是带着偏见,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可能是为了毁谤在佛教关于心识觉知智慧发展的量论提到,一个人的内心从颠倒认识到发展为智慧的过程:颠倒知->具义疑->伺察知->比量这中间具义疑扮演有重要的角色,有好的疑问才能推动我们深入学习,修行最怕那种自以为都懂了没有疑惑的,格西上课常问大家有没有问题,要大家提出疑问,有思惟才能深入学习。(注:<心类>疑的三种分类:不具义疑、等分疑、具义疑。不具义疑、等分疑无法带来修行进步,带给修行进步的是具义疑。)(我们常说修行要断除疑惑,主要是指不具义疑,像是六根本烦恼的疑就是不具义疑,但不是一切的疑都是坏的,有些疑是需要的,如具义疑就不是六根本烦恼中的疑,例如法华经记载舍利弗尊者疑惑世尊为何不授记他,产生这样的疑惑的具义疑,舍利弗尊者是已证得阿罗汉的圣者,证得阿罗汉已断除六根本烦恼,当然也断除了六根本烦恼中的疑,断除的疑属不具义疑,但是即使是阿罗汉圣者也还有具义疑,因为还不是遍知的缘故,格西说过十地菩萨尚有具义疑,佛果(一切种智的遍智)才无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1:19:00
creative大最后四句留言我怎么看不懂在说什么?本来就是要带疑惑。老师上课时也都会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如果整班学生无人提问题,那肯定有问题。大家都想早点下课吧!XD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6 11:32:00
达赖喇嘛尊者常说,佛教跟其他宗教相比的可贵之处,其中一点其他宗教比较只要求相信,但是佛陀允许他的弟子提出质疑佛陀允许弟子向他质疑,关于疑的态度,如上说疑的不同分类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1:36:00
不要习惯性谤法 不要习惯口语上批评某某经某某法不信受这个法就不先要修 但是嘴巴上不要主动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1:37:00
简单的说 当已经心生排斥和觉得[不合理]时,已经丢失了合理的[疑]了,因为自己已经确定并且不喜欢了,比较好的心态可以放在[为什么佛要这样说呢? 理由是什么呢? ][这样真的不慈悲吗? 那样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 有没有一边做农务又可以同时照顾到小虫的方式呢? ]其实这样的"疑"就满好的 也不会有C大说的过患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1:42:00
ok,但还是得说,前头提到认同不踏不拔草是慈悲。但生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1:42:00
也可以有很多其他很好的疑:[持戒和绑手绑脚一样不一样?][持戒会变得怕东怕西吗??] 这些问题也都很好~~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1:43:00
活上草还是得拔的。若果因懒的拔草,又非拔不可,于拔草之时,心生瞋恨,那肯定不好。若人勤劳,该拔便拔,那没什么大问题。若明明懒,该做的事不做,在那说自己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1:46:00
这边的文都有说是比丘 你是在家人 不用持那个戒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1:47:00
因为慈悲而不拔草。我想这也不是佛的真实意。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1:47:00
你懒不要说比丘懒 拜托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1:48:00
XDD 比丘不是因为懒啦 真的懒人还做不成比丘呢好啦 很多到场在农作的时候 会持诵<毗尼日用切>要当中的偈诵:[我今除草除恶业 一切众生悉回护 若于锄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 嗡 伊帝律尼梭哈]怀这动机: 我必须除草 但也不想伤害你们 不慎伤到你们的话很抱歉 希望你们因为佛的偈诵和咒言往生善趣这样做 可以是怀着慈悲心 但也同是做了除草心和外在行为两者不会必然等于 不是因为不除草=懒=慈悲也不会因为除草=勤奋=不慈悲 不会是这样的佛说的戒律虽然讲身口形象 但重点在指出那个"心"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1:53:00
我要生起敬畏心了,自己大部份时间懒的要命居然被查觉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1:59:00
**道场 (错字)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6 13:27:00
(F大说到一个重点,不能因为自己懒不除草,就反过来说不除草等于懒。因为A而有B,不能反推凡是B周遍等于A,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不明白差异,就很容易错解,比如佛典说四圣谛当中集谛的行相是因缘生,但不能反推凡是因缘生都是集谛会带来苦,这样的反推就是不明白差异的推论,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周遍关系,不明白差异而认识错误的话,修行也就跟着错)(又比如看到说,因缘法的体性是空性,就反推成凡是说到空性指的是因缘法,这样也犯了如同上述的错误,因为非因缘所生法的体性也是空性,不只是因缘所生法,这些例子要分辨清楚)(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常看到对佛典产生类似错解成外道法)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6 23:33:00
吃素有很多方面可以帮助修行。一者可以帮助培养慈悲心,也可以借由吃素,观察自己的习气,以及因为饮食习惯改变,造成激素在你身体作用后,导致物质波动出来的思维的变化,观其变化如幻,也可悟空。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障碍减少了,自然也容易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及一切万灵的生命力。常应常静,常清净矣。如此清净,渐入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净矣。当初释迦牟尼的几个阿罗汉弟子也曾经去找过维摩诘居士,居士也是教他们如幻三昧,观身如幻、观想如幻。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7 01:04:00
吃素有助修行这点同意,因为我也吃了好一阵,只是随时想吃肉就会吃,不以素食者自居。吃素的坏处是,有些人跟本也没修行,或修行不得法。素吃著吃著,倒吃出了我慢。有句俗话说,吃了三把什么菜的就想上西天,就是在挖苦这类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7 01:25:00
哈哈哈~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7 08:27:00
蕹菜=>空心蔡~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5 00:06:00
这件事的主因 是五百被杀比丘的"过去因" 佛也有一些考虑再加上当时比丘的错误见解 和魔的煽动 作为助缘详见 <善见律>: https://imgur.com/a/GGud8hJ总之 就是佛陀观见比丘过去杀生的果报已经要来了比丘被杀已经是确定会发生的事 佛也没法改变 也不会因为佛不教"不净观" 这是就不发生 反之 如果不教不净观的话这五百位当中的凡夫比丘 没有厌离爱欲就死了 会堕不善处若因为先听闻修持不净观 升起对爱欲的厌离 死后能生善处所以佛陀见到这个未来 教授"不净观"未来比丘因为不是这个因缘 所以 佛明确制定 戒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6-15 00:18:00
厌恶身体在你定力不够前很容易走极端,所以比较适合的方法是安那般那念住,透过呼吸把很脏的不净的能量排除,使身心光明寂静,这叫寂灭现前,就不用真的自杀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0:40:00
听法师说的,当时很多人证得阿罗汉后,什么事也不做,整天在那打坐,耽于禅乐。佛陀想说这样子不是辨法,反正阿罗汉已不生不灭,那去死好了。不但要他们去死,甚至还教他们怎么死。不过这不叫自杀,叫入灭。这是听法师说的,所以不知那部经有记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5 00:49:00
上面那个有点和事实差距太大 佛不会教人去死....所以就算听的是"法师说" 还是要回来检视经律论依据较好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0:51:00
然后,才慢慢有大乘法出来,就是这些阿罗汉既已证果,也要让他们利益众生为好。“去死好了”是法师的口头禅,个人是觉的蛮有趣。若果此事属实,当时佛陀说的应该不会如此直接,可能会说:“有一入灭之法……”之类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5 00:58:00
觉得您听那位法师的开示 可能要听2成 其他8成要留怀疑 XD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1:00:00
恩,他的说法是:“要带疑情。”先前看了一篇文,佛陀对弟子讲法,讲完后问十大弟子其一说:“你相信吗?”然后十大弟子之一的回答是:“我还未决定相信。”然后佛陀也是称赞他。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5 02:22:00
证阿罗汉者是【圣者】比丘,不是【凡夫】比丘,上面网友是去那个道场,听哪位佛学知见不足的出家法师在传递错误资讯呢??小心小心~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5 02:24:00
简单的说就是法执。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5 02:24:00
要不要去报名基础且系统化的正信佛学教育课程,从头学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5 02:25:00
起?例;圣严书院佛学班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5 02:25:00
约束自己,直到起心动念都不执著了,自然就解脱了。像是电影中有时可以看到戒酒的社团聚会,大家互相提携帮助影响之下,共同持戒的力量就会比较强大。当戒到一个程度之后发现,已经起心动念上于酒都不执著了,回到本来就不染的状态,何必还要借由一个不饮酒的戒律来约束自己呢?这不就如同到彼岸了,还背着船在身上行走一样愚痴吗?无需以法自缚,自然展现出来的相就具备这些戒律的样貌。以上都还是小乘的范畴在大乘中更是以心戒为重。楞严经中就说: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当然也跟习气有关,在一些自己习惯、专精的地方安于现状,不肯出来,停滞不前。在这个状态中,常常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好问的,或是这样就够了。直到过了很久或绕了好大一圈,才又继续迈步向前。只能说障碍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路不让他们去走完去撞壁,是很难醒悟的。所以在大乘的教法中又教了四无量心,让人去突破自己的习气。直到发现心本来就无量,只是过去画地自限,而失去了无量,卡在自己习惯的东西里面钻研。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3:23:00
出家法师的知见足不足该由谁判定?在youtube上听法师讲经也听了不止一位。刚洗澡时才在想,未来要写一篇对这些法师的感觉。不过会用a法师b法师这样……到时如果还记得再写,忘了就算了。XDDD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15 03:29:00
你看那个法师讲的法,是都在相上做文章(世间法) 还是以真心本性(出世间法)出发做文章呢?就可分辨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3:34:00
本来学佛学到绑手绑脚就不对。经上有提到,菩萨因慈悲故,连草菜也不敢拔,什么跟什么嘛!但或许这种法对某些人是有效的……也只能这样想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15 03:48:00
我想是每个菩萨修行方法都不同吧,你觉得他绑手绑脚,或许人家不这么认为呢,就像六祖躲在猎人队长达15年,就为了日后能传法,你能说他很执著吗?真的不需要观察别人,内观自己有没有自在、放下、不执著比较重要。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04:01:00
刚刚找菩萨不拔草的经文,找不到。找到这个:清净比丘不踏生草,说这是慈悲心。我只觉的莫名其妙。然后我得忏悔写这些时,瞋心有升起……上面那段写完,原本要找的经文就出现了: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内充食。你要叫人戒晕吃素就说,讲到连草都不能拔真的是过了。所以我对断晕吃素一事始终不以为然。刚刚在找经文又看到矿物又比植物低一等……这种说法平等心到那里去了?学佛学到这样钻牛角尖喔!此时只想学法师讲那句口头禅:“去死好了。”XDD话说回来,若连草不能踏,矿物不能踏,习得神通“足步虚空”之神足法好像也不错。但牛角尖再钻下去,虚空又比矿物低一等,可以踏虚空是吧!真的是不让人活了。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6-15 05:08:00
生草有众生居住,或拔草偶尔见到小虫逃窜,这么想,不踏、不拔草应该也是合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15 05:13:00
那些比丘菩萨是尽量不杀生而已吧,活在世界上没办法完全不杀生的,光是呼吸喝水就在杀生了。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6-15 05:42:00
呼吸喝水没法避(不过水要滤),踏草可以避,差异可能在这,另同意活着难免让其他众生死掉。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6-15 08:37:00
觅寂尊者有开示——》https://youtu.be/1KRaFaTwhQg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15:41:00
也不是不踏不拔草合不合理的事。当中的疑情,还得自己去参。能参破否?以我资质,大机率参不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5 16:34:00
拔草对小昆虫来说 等于他整个家被摧毁了有点像人类遇到了飓风的感觉~ 房子都飞上天了如果设身处地想想 是会让他们很恐慌的 这样或许好懂一点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顾钱多离家近)   2022-06-15 19:52:00
不只是修不净观吧 很多修行修错了就会走火入魔我自己的经验 若修行越深 越会发现魔道就在佛道旁边 每每惊异不已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20:28:00
对呀!就真的是一念间而已。昨天今天一直想着,怎么会一段经文就令我动瞋火?是经文不合理,还是我不理解?设身处地想的话,比较想知道这段经文出现的因缘为何?是什么样的境界,会写出这段经文?因为我家是有种田的,农夫观点,拔田边草表勤劳,结果经文意思是懒表慈悲……下个结论,不想再对这段经文发言了:清净比丘大约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疾苦,却发愿要渡众生的一种存在。一些素食者会产生优越感不是没来由的。这段经文我看到到的就是素食者的优越感。把它当成负面教材看,我可接受。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5 21:28:00
一般杀业的因缘是瞋心,如果不净观的修习不善巧,会产生瞋也就是说,不净观是对治贪的,没办法对治瞋(相对的慈心观是对治瞋,没办法对治贪,慈心观若不善巧会产生贪),所以修不净观对治贪了以后,若不善巧对自己的身体极度厌恶引生瞋的话,就可能因厌恶引生的瞋进一步进极端的行为。(像这样不净观、慈心观等只能片面的对治烦恼,不能根本对治烦恼,若不善巧修习可能引生其他烦恼,这在<释量论>有提到)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5 21:56:00
还好“愿我心中无瞋恨,无敌意”一连念了几天,虽然生瞋,应该是没失控。X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5 22:38:00
因为你没舍识用根,相关技术方法已经多次提及了。就只好继续被困扰囉~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6 05:46:00
不要在网上教没受过正确禅修训练的网友舍识用根等等,毕竟这里谁也不是过来人=>禅师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6-16 07:49:00
农夫拔草=勤劳,菩萨修习慈心=精进。从农夫角度,草该拔就拔,然而菩萨不拔草也不是因为懒,是为了修习慈心。反之,菩萨角度,为了慈心不拔就不拔,然而农夫拔草也不是因为要杀生,是为了帮助作物生长。跟吃荤的同事一起吃饭,没有想过要告诉他吃荤很残忍等语,只是会告诉他哪些素食很好吃,打破吃素=比荤食难吃的印象。同事人很好相处,责任感很好,因此我也没有吃荤=残忍坏人的评价。吃素不是为了显示他人的残忍/自己的慈悲而吃,这样反而有嗔心了,只是觉得有得吃就吃。如果我吃素只是为了去显示荤食者的残忍,那好像也没什么意义,要说功德可能少之又少,嗔心罪业倒是造了不少。其实行为本身也许没那么重要,心之所向才是。Btw,要说优越感吗?可能有吧,就觉得吃素蛮好的。不过慢心的过失是蛮微细的,先放过自己(?)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2-06-16 08:36:00
谢谢honyan的分享。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09:25:00
举例来说 出家要单身 有没有不合理人性 早期僧众会有跟在家人的依存关系 他为了专心冲解脱道 很多事情是要依靠在家人去做的 这边要用分工的角度一起看这种依存关系也会一直改变 读点南传的僧众在家人互动型态 在读读汉传禅宗发展到要自己下去耕田 藏传等等..============================推广素食 的确会看到这种问题 因为重vegan界出来吃素英国流派或是健康素美国流派 都不一定有禅修的根基以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我执都没有去掉 着相行善事 这会有问题在面对没有吃素的人 会因为我执 产生比较 比较后看是要优越感(我吃素我健康)还是愤怒感 (吃素愤青)这要靠佛法教理的学习跟禅修化解掉举例来说 威尔.塔托 他是美国素食界的人物 不过他的修行背景是去韩国禅寺出家修行 现在是在家相 不过他有经历过 全素饮食 禅坐早上三点到晚上九点的日子听他推广素食的演讲 就会把上述两种优越感或是愤怒感去掉 据说农场主听完他演讲也不会来跟他吵 因为他的烦恼靠禅修处理掉了 讲话没有敌意 高手https://youtu.be/NePuABYcnEg这是事实 我只是在说事实而已 他说—讲话不带贪嗔如实的说话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4:30:00
昨天想出一个笑话,两位素食者在比谁比较慈悲,其中一位说:“我不但吃素,连草都不踏不拔喔!”听到这样,另一位会拔草的素食者只好甘拜下风了。要说不踏不拔草是慈悲展现我或可接受,但又将此事与吃素连在一起,就觉的莫名其妙。所以言下之意,吃晕者都必然不慈悲?更觉的莫名其妙的点,解说不踏不拔草的原由时,又扯什么矿物比植物低一等……真是够了。用石头刻佛像和用木头刻佛像,木头像比较高级是吧!如果是用黄金造像咧!这事烦了我好一阵,自己也略有成长,不全然是坏事就是住家附近有一尊大地藏像,两百多公分高,自己没事就跑去那拜一拜,待一会儿,也曾带经书去那看。地藏像前石头路上,有些草还从石头缝冒出来,之前曾想过是否将这些草除一除?最终是没除,这是自己懒而已呀!无关慈悲不知未来会不会出现专吃泥土石块,煮沙当饭的食矿物派若果食矿物派真的出现,现今的素食者都别跟人比慈悲。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5:48:00
矿物比植物低等的经文是指哪段?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5:56:00
不是经文,是法师在解说不踏生草时,提出矿物比植物低一等。所以踩石头路OK……当初佛陀说食三净肉,就是慈悲的展现。硬要吃全素就已有点走极端了。当然个人的饮食选择无可厚非。但又将食事和不踏生草连在一块谈慈悲,就真的是走偏锋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6:15:00
嗯...你把它当成楞严经的立场 然后信不信受你可以偷偷在心里决定 我听食三净肉就好 然后对不管是哪段挂佛经名的经文都不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批评这是安全不谤经文的态度啦... 讲这个又觉得我在管人多少碎碎念一下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6:42:00
楞严经我是没全反,毕竟也没全看完。反对也就反对把不踏生草、吃素和慈悲混在一起谈。分开的话不踏生草是慈悲我也接受的。再说个笑话,牛羊何以不能成佛?因为牠们吃素的同时又踏生草,不够慈悲。针对这个话题昨天发表一些言论后,心中确实有点不安,担心有谤佛谤法之类。然后因缘际会下,就看了一部长达一个多小时,介诏佛教的影片。影片分成六部份:佛学的诞生、阿育王时代的佛教、小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教时期和古印佛教消亡始末。看完之后,不安感消失了毕竟回到原点思考,学佛是要求解脱,得自在。若学到怕这怕那,生活上绑手绑脚,绝对是走错路。补个开经偈未句:愿解如来真实意。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7:34:00
那是史观佛教 那是传统汉传藏传都不完全承认的路线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7:34:00
在看经典的时候 比较建议不要把佛说当作[要求]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7:35:00
最头痛的问题是用意识心 跟史实观去解释这个思想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7:35:00
不然 会下意识觉得[佛指责我] 然后返生嗔心进而升起排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7:42:00
了解佛陀这样说背后的用意和主要缘起是满重要的,向佛陀在世当年,很多人对佛僧团比丘的言行是满严格在盯着常常会有很多讥嫌,佛陀为了保护大家不要造下讥嫌僧众的恶业,就会依著那些因缘,制定很多戒律,可能乍看都很细但是若能了解背后的用意,就比较能理解,就算是南传上座部戒律也是非常多的,戒律不是让你怕这怕那,是让你看到自心如果认为戒律是为了[绑手绑脚、怕这怕那]进而排斥戒律那是因为还没感受过戒律是[律心]的这一点我就曾听善知识说:[持戒 会让身心舒畅 因为一直在正念中]共勉之举个例子 <五分律>:[有一肥大比丘命过,诸比丘举着生草上,脂出流漫,杀诸生草。诸外道见,讥呵言:“沙门释子自云慈念,而今云何伤杀生命?”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着生物上,应埋、若火烧、若著石上。”-> 比丘亡故后 放在生草上 外道都要讥嫌说沙门不慈悲...佛陀保护大家 因此制戒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7:55:00
的确,一些戒律的出现有其历史因缘,不必然是真理。当初梁武帝归定僧人一律得吃素,本来我一直不谅解。后来又看到文章,说当时僧人其实已开始堕落,武帝这规定其实也是避免佛教的败亡。然后我才稍稍谅解。但故事真假不确定就是。回creative,查觉经典与我想法不同时,还得进一步想为什么会不同。合理与否?毕竟这许多经典,不全部是为我而存在。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8:24:00
所以要你不想想或是不想找资料 或时候不到 不说话嘛没有说要人什么都懂或理解或信受 但是要先习惯信收好不要习惯性开口说这个https://reurl.cc/Rrg60D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6 18:29:00
对佛说有质疑是好的,才会去思惟背后的理由,而不只是盲从瞎信,不过,此处说的疑(犹豫),是指具义疑,也就是偏向符合事实的疑,像是说到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的疑,就是指具义疑,思考为什么?经典中常出现"何以故?"的疑就是这种好的疑惑的具义疑,这种疑跟烦恼无关,是为探究真理;另有一种疑,称作不具义疑,这种疑不是偏向符合事实的疑,这种疑就跟烦恼有关了,我们心识觉知的心所法当中,有六种称作根本烦恼的心所法,其中一种即是属于不具疑的烦恼疑,这种疑是带着偏见,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可能是为了毁谤在佛教关于心识觉知智慧发展的量论提到,一个人的内心从颠倒认识到发展为智慧的过程:颠倒知->具义疑->伺察知->比量这中间具义疑扮演有重要的角色,有好的疑问才能推动我们深入学习,修行最怕那种自以为都懂了没有疑惑的,格西上课常问大家有没有问题,要大家提出疑问,有思惟才能深入学习。(注:<心类>疑的三种分类:不具义疑、等分疑、具义疑。不具义疑、等分疑无法带来修行进步,带给修行进步的是具义疑。)(我们常说修行要断除疑惑,主要是指不具义疑,像是六根本烦恼的疑就是不具义疑,但不是一切的疑都是坏的,有些疑是需要的,如具义疑就不是六根本烦恼中的疑,例如法华经记载舍利弗尊者疑惑世尊为何不授记他,产生这样的疑惑的具义疑,舍利弗尊者是已证得阿罗汉的圣者,证得阿罗汉已断除六根本烦恼,当然也断除了六根本烦恼中的疑,断除的疑属不具义疑,但是即使是阿罗汉圣者也还有具义疑,因为还不是遍知的缘故,格西说过十地菩萨尚有具义疑,佛果(一切种智的遍智)才无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9:19:00
creative大最后四句留言我怎么看不懂在说什么?本来就是要带疑惑。老师上课时也都会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如果整班学生无人提问题,那肯定有问题。大家都想早点下课吧!XD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6 19:32:00
达赖喇嘛尊者常说,佛教跟其他宗教相比的可贵之处,其中一点其他宗教比较只要求相信,但是佛陀允许他的弟子提出质疑佛陀允许弟子向他质疑,关于疑的态度,如上说疑的不同分类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9:36:00
不要习惯性谤法 不要习惯口语上批评某某经某某法不信受这个法就不先要修 但是嘴巴上不要主动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9:37:00
简单的说 当已经心生排斥和觉得[不合理]时,已经丢失了合理的[疑]了,因为自己已经确定并且不喜欢了,比较好的心态可以放在[为什么佛要这样说呢? 理由是什么呢? ][这样真的不慈悲吗? 那样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 有没有一边做农务又可以同时照顾到小虫的方式呢? ]其实这样的"疑"就满好的 也不会有C大说的过患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9:42:00
ok,但还是得说,前头提到认同不踏不拔草是慈悲。但生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9:42:00
也可以有很多其他很好的疑:[持戒和绑手绑脚一样不一样?][持戒会变得怕东怕西吗??] 这些问题也都很好~~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9:43:00
活上草还是得拔的。若果因懒的拔草,又非拔不可,于拔草之时,心生瞋恨,那肯定不好。若人勤劳,该拔便拔,那没什么大问题。若明明懒,该做的事不做,在那说自己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9:46:00
这边的文都有说是比丘 你是在家人 不用持那个戒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9:47:00
因为慈悲而不拔草。我想这也不是佛的真实意。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16 19:47:00
你懒不要说比丘懒 拜托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9:48:00
XDD 比丘不是因为懒啦 真的懒人还做不成比丘呢好啦 很多到场在农作的时候 会持诵<毗尼日用切>要当中的偈诵:[我今除草除恶业 一切众生悉回护 若于锄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 嗡 伊帝律尼梭哈]怀这动机: 我必须除草 但也不想伤害你们 不慎伤到你们的话很抱歉 希望你们因为佛的偈诵和咒言往生善趣这样做 可以是怀着慈悲心 但也同是做了除草心和外在行为两者不会必然等于 不是因为不除草=懒=慈悲也不会因为除草=勤奋=不慈悲 不会是这样的佛说的戒律虽然讲身口形象 但重点在指出那个"心"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6 19:53:00
我要生起敬畏心了,自己大部份时间懒的要命居然被查觉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16 19:59:00
**道场 (错字)
作者: ykkdc (ykk)   2022-06-16 21:27:00
(F大说到一个重点,不能因为自己懒不除草,就反过来说不除草等于懒。因为A而有B,不能反推凡是B周遍等于A,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不明白差异,就很容易错解,比如佛典说四圣谛当中集谛的行相是因缘生,但不能反推凡是因缘生都是集谛会带来苦,这样的反推就是不明白差异的推论,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周遍关系,不明白差异而认识错误的话,修行也就跟着错)(又比如看到说,因缘法的体性是空性,就反推成凡是说到空性指的是因缘法,这样也犯了如同上述的错误,因为非因缘所生法的体性也是空性,不只是因缘所生法,这些例子要分辨清楚)(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常看到对佛典产生类似错解成外道法)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7 07:33:00
吃素有很多方面可以帮助修行。一者可以帮助培养慈悲心,也可以借由吃素,观察自己的习气,以及因为饮食习惯改变,造成激素在你身体作用后,导致物质波动出来的思维的变化,观其变化如幻,也可悟空。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障碍减少了,自然也容易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及一切万灵的生命力。常应常静,常清净矣。如此清净,渐入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净矣。当初释迦牟尼的几个阿罗汉弟子也曾经去找过维摩诘居士,居士也是教他们如幻三昧,观身如幻、观想如幻。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6-17 09:04:00
吃素有助修行这点同意,因为我也吃了好一阵,只是随时想吃肉就会吃,不以素食者自居。吃素的坏处是,有些人跟本也没修行,或修行不得法。素吃著吃著,倒吃出了我慢。有句俗话说,吃了三把什么菜的就想上西天,就是在挖苦这类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17 09:25:00
哈哈哈~
作者: OnlyJun17 (All Money Back My Home)   2022-06-17 16:27:00
蕹菜=>空心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