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读《菩提资粮论》的一些问题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2-06-07 01:22:21
※ 引述《honyan (honyan)》之铭言:
: 问:何故般若波罗蜜得为菩萨母?
: 答:以能生故,方便所摄。般若生诸菩萨,令求无上菩提,不求声闻独觉。以是生佛体因
: 故,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又置于五波罗蜜中故,如言冥钵囉腻波低也。冥为性,钵囉腻
: 波低为诵,即此性相是为摩多。摩多翻为母,于字声论中摩多字从冥钵囉腻波低语中出。
: 冥是摩多体性,钵囉腻波低是诵摩多义,钵囉腻波低正翻为置,故以置为母义。譬如母生
: 子,时或置床敷、或置地上。般若波罗蜜亦如是,生彼求菩提菩萨时,置于施等五波罗蜜
: 中。以能置求菩提菩萨故,说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
: ==============================================================================
: 以上这一段,查到冥钵囉腻波低应该为pūrvanipāta,意思是:
: Pūrvanipāta —Placing first (in a compound);
: priority of a word in a compound, as in the case of an adjectival word, For
: special instructions in grammar about priority see P. II.2.30 to 38.
: 确实如论文所说的为“置意”,但是前后文还是对不太起来。回忆过去对读金刚经的译本
: ,达摩笈多尊者在一个句子内,安置单字的方式比较接近梵文原文,所以用中文句法去看
: 就不太能懂。无奈没学过梵文,《菩提资粮论》目前也似乎只有中文译本,没有英文译本
: 可以参考,不知版上是否有学习过梵文的前辈可以指点迷津,跪谢!
吕澂的《经论讲要(上)》卷9 菩提资粮论颂讲要:
“复次,自在比丘于颂文母字另有一释。母字梵文为 mātu 字根为 mā。此字形有 mā、
mi 二种,因以引申二义。初如言冥钵囉腻波低(此由字根第二种为自形之 rmi 引申),而
有置义,如母生子,即知置于善处。喻菩萨由有般若,凡行皆位置适宜也。
次如言茫摩泥(即由字根之第一种为他形之 rmā 引申)而有量义。唯母于子能知酌量饮食
衣物,喻菩萨由有般若,凡行皆能筹量适宜。如是般若之为母义,非但出生一义已也,尚
有显示诸法实相之置义,及成就功德之量义也。(此种引据声明“界论”以字源释字义方
法,世亲《俱舍论》亦尝采用,吾谓二人时代相近者,此亦一证。)”
(CBETA 2019.Q3, LC07, no. 7, p. 234a1-7)
如果因此在句读上,有一点小调整的话:
“如言冥,钵囉腻波低也。冥为性,钵囉腻波低为诵,即此性相是为摩多。摩多翻为母,
于字声论中摩多字从冥、钵囉腻波低语中出。冥是摩多体性,钵囉腻波低是诵摩多义,钵
囉腻波低正翻为置,故以置为母义。譬如母生子,时或置床敷、或置地上。般若波罗蜜亦
如是,生彼求菩提菩萨时,置于施等五波罗蜜中。以能置求菩提菩萨故,说般若波罗蜜为
菩萨母。
又以量故,如言茫,摩泥也。茫为性,摩泥为诵,即此性相是为摩多于字声论中摩多字又
从茫、摩泥语中出,茫亦是体性,摩泥是诵其义,摩泥正翻为量,故以量为母义。譬如母
生子已随时筹量:如是我子,以此食故身增,以此故损减。菩萨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自
量其身:我应如是布施,我应如是持戒等。以是自量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
冥(mi)字根,其义为钵囉腻波低(paranipāta),正翻为置。
茫(mā)字根,其义为摩泥(mānī或māna),正翻为量。
这样理解的话,好像比较能顺过去,不知前辈们的看法如何?上次获得大家很多珍贵的意
见,非常感谢,理解错谬之处也有赖大家多多指教!
作者: padakim (乌有之乡)   2022-06-07 12:06:00
(摩多翻为母....故以置为母义)是夹注,多半是译师的旁注,而不是正文。然后我对冥是不是mi感到怀疑,但我不确定冥是代表何音。另外我是觉得若不知道或没法知道字声论本来的论理为何,与其作出多余的推测,直接跟随夹注的理解就好。夹注是写“冥是摩多体性,钵囉腻波低是诵摩多义,钵囉腻波低正翻为置”,不管是冥或钵囉腻波低都是围绕在摩多这个字上,夹注写“钵囉腻波低”的意思是置,但没写“冥”有任何意义,只写冥是摩多的体性(音声)。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2-06-07 22:22:00
一开始找的来源没有标示夹注,昨天找CBETA才看到,谢谢提点。吕澂的解释最一开始有看过,看不懂,再看一次才有这个想法。不过碍于能力有限,就先这样好了(瘫有时候以为找到答案会太兴奋XD
作者: Sorge (白愁)   2022-06-08 12:20:00
我刚刚查了一下Pānini的界论。原来, 界论里面是这样标示:(du)miñ praksepanemā māne这样, 似乎又有一点比较好懂了。:)用下面这个梵文词典, 输入mi、mā进去, 也查得到。https://sanskritdictionary.com/
作者: padakim (乌有之乡)   2022-06-08 16:47:00
你应该是对的https://sanskritdictionary.com/mi/178135/1 mi提到意思有固定或绑在地上、建立、建造等等,类似于放置https://reurl.cc/7DlVGl 这本书提到mi是ma的一种形式https://sanskritdictionary.com/m%C4%81/175645/1 mahttps://reurl.cc/n1XYWe mā意思有测量,衍生词列māna如果māna是māne,paranipāta或许也会是paranipāte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2-06-08 21:54:00
感谢大家的帮忙,有个大致方向出来了。不过也保留其他可能的讨论空间,目前我就先继续往下读,谢谢各位(深深鞠躬Btw,以下网站我觉得蛮好的,这次后来都是用它来查梵文->https://www.wisdomlib.org/definition/paranipat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