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行住坐卧皆在定中是什么意思?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2 17:42:09
先前听法师讲经,有提到:有些人你看他在吃面,其实他是在定中。
最近搜寻“一行三昧”,得到的答案是行住坐卧皆在定中,是是一行三昧。
可是这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到了这种程度时,整个人的心情都是很平静?
还是指这种人无时无刻都看着自己的呼吸?已经变成是本能了之类?
搜寻也提到,念佛法门功夫深的话,得到念佛三昧,也是一行三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4-22 17:51:00
可以参考看看“九次第定”,觉得讲得蛮清楚的。然后检查一下自己的状况大概在哪里,逐步踏实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2 18:06:00
OK, 刚刚又找了一下,好像慧能也是教这个。
作者: ptt8592 (明月)   2022-04-22 18:09:00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4-22 18:36:00
你证初果就知道了。初果人,行立坐卧皆有初禅以上之乐受。而初禅人只有在定中才有乐受。出定后还是凡夫。你没有初果初禅就比较难解释。你向没吃过葡萄的人再如何解说,他们还是不能和你一样感受到葡萄的滋味。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2 18:55:00
OK, Thanks.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4-22 20:36:00
因为入定之人下坐后,至少会有轻安的余韵好几天。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22 21:40:00
这是佛18不共法中的心无不定。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2 21:50:00
十八不共法不共声闻缘觉,是指有其中一项就不可能是声闻缘觉?也就是说声闻缘觉绝对无法练出这十八项对吗?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2 22:36:00
定的乐受有很多种层次,不是觉得身心舒畅就是轻安,或是轻安代表初禅,差很大。初果圣人断三结,得七智,除五蕴。实修功夫不够,书本看太多,证幻想果倒是比较多。
作者: yogi (Yogi)   2022-04-22 23:47:00
哪来初果行住坐卧都有初禅以上乐受的说法…www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3 00:04:00
这是很深的功夫但不是不能实现一般情况还是只有在没其他事情的时候打坐可以入定入定一点都不高深,很多念佛名号的大德能一天唸十万遍安般念、四圣谛的觉察一样可以无上限次数有些人玩网络游戏一玩好几个小时玩到睡着总之一件事情,下了功夫,功夫成遍是很自然的事情像我本身打坐不到一分钟就能入定就跟很多念佛名号的大德瞬间能契入念佛号的情境中一样如果心很乱大概需要五分钟才能入定修到一个地步,只要坐下来禅悦要升起是很快的念佛号是功夫,打坐也是功夫,有功夫就会有成果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修几十年,修不出个所以然那可能是功夫下得不够最近疫情肆虐,如果我不小心重症死亡,死亡前入禅定心里一片祥和愉悦,根本就不可能入鬼道我就不可能是照片拍到那种阴森森煞气重的鬼道众生了当然念佛号也能有禅定,念到内心清净祥和,除非另有执著应该还是有机会当天人如果有人疫情种正面临死亡,内心惶恐不安,牵挂俗世重症入鬼道就很正常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4-23 00:35:00
初果有法喜。清净道论有言,一个人如果完成了初果,他就能享受一种定,叫做果定。这种感觉是很轻安,一种出离世界的宁静。这个证果的快乐,是随时随地都有的,也就是现法乐住。所以初果是自证自知的。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3 00:36:00
有禅定是入天界的路径,依我的禅定要入色界天没问题打完第一剂才知道心脏肌肉抽筋是什么感觉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23 14:56:00
无不定心,是佛的境界,非声闻所有.因为定是心一境性,行住坐卧已经太多太多境了,不可能有定我推测,佛所知障已清净,故所认知一切境相,皆是真如实相,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3 15:01:00
认为有禅定死后一定往生色界天是有误的。参考狗戒牛戒。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23 15:02:00
所以佛陀可以无不定心,心所见皆是真实.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23 15:17:00
法镜法的教说 agama.buddhason.org/SA/SA0853.htm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3 16:02:00
恒在定中,这是可信的。定功到一个层次,是可能的。心一境和觉受恒定的差异,这才是关键。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3 16:04:00
真如实相昨天的理解是,只有当下才是真如,前一秒和后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3 16:05:00
经书的描述重点不在轻安,只是过程,而能得轻安和证果,这之间并非若且唯若的关系。若把轻安当证果,修行千年也是空。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3 16:06:00
一秒都不是了。但不知对不对就是。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3 16:08:00
如果熟悉定功,会了解达成特定条件可发起并享受轻安之畅快。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4-23 17:07:00
有些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为什么?因为他见性了。见性就是认识本性,本性是本来就定,没有动摇过,是心所显的相在动,故六祖曾说“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人即使认知到心本来就定,因为累劫来动摇久了,被不好的习气薰陶太久,一时三刻无法做到,所以需要一些方法,例如打坐,来让我们回归到本定的心。所以一定要先认知我们的心是本来就定的,这样修行的方向才会正确。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3 17:14:00
OK,了解。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23 17:45:00
不太对。定是心有力量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心一境性,直到身心轻安生起,表示身心连结在一起。以这样的心力去转观诸法共相,是为四加行,完成四加行,见到真如法性。所以声闻圣者必需在定中才能见真如法性。出定只能见妄相。而你的标题是行住坐卧皆在定中,只有如来才能做到,因为如来是乘如实之道而来,行住坐卧皆在如中,唯有如,故无不定心。所以这不是声闻圣者能办到的事,更不是我这种凡夫的境界。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4-23 20:27:00
清净道论只有写初果人,随时随地感到轻安。从来没有说感到轻安必定是证果,想太多了吧。佛是阿罗汉,不代表阿罗汉是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20:35:00
听到有人在吹牛时时恒定我就笑了XDDD 死了就恒定了啊行住坐卧皆是禅,指的是当你定慧一体时,或者说止观一体时,你不一定要透过很形式的坐禅或内观,就可以观照因为你已经熟悉心识的根本状态,可以举例说你已经是游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3 20:39:00
感谢pro大分享法镜法,原来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准许弟子公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20:39:00
泳或冲浪高手,在浪中你随时可以回到安稳的状态,而一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4-23 20:40:00
述说自己免入恶道。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20:40:00
般人他就需要救生衣(坐禅)或搭船(找清净处)一般人的心识会堆积过去的讯息,然后形成业力积聚而见性的人,他可以随顺,像观浪一样浪起浪落不留痕迹他清楚掌握心识的起伏就像云一样,自然生起自然消灭当然因为他已经深入的证得“自性的力量”,所以这个力量,可以让在他在日常生活的内外境起伏中,很容易回归平静,比方说你工作一整天很累,要回家坐30分钟才能入定,他在忙乱中只要稍微观照,收摄六根,就马上清净不要打高空什么时时处于定中,时时处于定中指的是像心经形容的心的根本状态“不生不灭”,但是只要你活着就有生灭,比如说上厕所很急,或者被老板骂了,都有起伏最贴切的说法是阿姜曼说的,行者可以同时观察到五蕴跟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3 20:58:00
恒在定中, 佛能做到。小说家就别丢人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21:03:00
解脱心同时运作,只有到死的时候,才会全部回归寂灭桃花通灵大湿少拿佛陀来背书了 附佛邪魔歪道XDDD新闻自己查一下啦 观人家桃花姻缘的 高比例都进去蹲了今年都快一半了 我的桃花咧?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4-23 21:11:00
七地菩萨念念证灭尽定。小说家,加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4-23 21:12:00
通灵王天天观人因果,这叫什么定?桃花定吗? 加油XDD
作者: yogi (Yogi)   2022-04-26 00:25:00
初果果定也是要作意才能入定,和证入安止定的人要再入禅定没什么不同。出定就是不会处在轻安状态了。初果随时都轻安的话就不会有给孤独毘舍佉面对亲人往生哭得还要佛陀来安慰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