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菩萨道到行舍智的时候,知道自己想行菩萨道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8-26 09:13:50
【玛欣德尊者佛法问答】107
学员问:
行菩萨道到行舍智的时候,知道自己想行菩萨道,
这个时候他不会证圣道,修菩萨道的不证得果定是不是?
玛欣德尊者答:对,他不能证得果定。
学员问:那他怎么进入涅槃呢?
玛欣德尊者答:
行菩萨道的人,根据南传的说法,他的观智,也就是他的般若波罗密,
最高是达到行舍智的阶段,他不能再修上去,因为再上去已经属于道智跟果智,
道智的作用必定是断除烦恼,所以他没有断除烦恼,
好像北传佛教有一句叫什么‘留惑润生’,对吧?有这样的说法。
学员问:
那他最后也要进入涅槃成佛啊!
玛欣德尊者答:
对,所以他证入涅槃是最后一生的事情,也就是成佛的时间。
学员问:
刚才说过阿拉汉的涅槃与佛陀的涅槃是相同的,
那他最后毕竟要断尽烦恼才能进入涅槃,这个我觉得不是很理解?
玛欣德尊者答:
这是他们的道智有不同,涅槃没什么不同,涅槃是无为法,
我们不能够说谁是殊胜的涅槃、谁是低劣的涅槃。
但是佛陀的能力跟弟子的能力是差很远的,为什么有能力的不同?
是由于道智一起生起的,同时具备的法不同,弟子跟弟子的道智,都有很大的区别。
现在我们为什么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差别呢?和他过去的行为、业有关系。
同样是佛陀的弟子,但是大家的能力都不同,有些人可能很聪明,有些人没那么聪明,
有些人记忆力很好,有些人记忆力不好。
但是佛陀在证得圣道的时候,他的智慧、福德各种全部圆满。
由于智慧福德全部圆满,我们称为‘明行具足’,明就是智慧,行就是福德,
只有佛陀才称为明行具足,
即使他坐在菩提树下,证得佛果之前的那一刹那,我们都不能称他明行具足。
为什么他能成为明行具足,因为在他证得佛果那一刹那,
在他证得阿拉汉道那一刹那,
一切知智跟任何他过生修行积累的巴拉密都成熟。
所以佛陀能够有很深的大悲心与很高的智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8-26 23:29:00
这问答是很有趣的,让我了解到现今南传对于菩萨的看法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27 00:04:00
U网友可按/搜寻玛欣德 他有比较过南北传菩萨的不同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9-02 23:11:00
感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