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上映时我没注意过它,最近看了 Never Let Me Go的Carey Mulligan后才回头找出这
部来,Carey Mulligan真的是凡人面孔超人灵气的明日新星呀!
名媛教育这个译名,其实如果只看一半或只看预告片很容易就这样翻译了,还好最后没被
教育成名媛 -不论是传统教育的上牛津嫁好丈夫、还是像Hellen那样穿金带银出入派对,
都可能是一种“名媛”;前者是Jenny非常排斥的,后者Jenny走了一遭后也发现这绝不是
她的道路。
关于 Jenny个人的心路历程以及女性的社会状况,前面已经有很多文章分析过,我且来从
时代剧的角度解读一下本片。这是一部青春成长电影,但是成长的不只是 Jenny一个角色
而已,放在时代背景下看,这是英国从1950s变成1960s的成长电影。1961是个蠢蠢欲动的
时期,因为英国(或著说伦敦好了)开始重登世界文化时尚舞台的Swinging Sixties即将
到来!
其实在这之前,本来就不如法国人会享乐的英国,已经压抑很久没能好好享乐了。能不能
享乐和经济很相关,英国辉煌到维多利亚时期结束后,其他国家也工业化并狭著优势天然
资源超越英国,接下来一次大战、大萧条、殖民帝国渐渐瓦解、二次大战... 1945年工党
压倒性击败邱吉尔的保守党后,英国长期转型为福利国家,并艰苦地实施了樽节政策,大
家好好缩衣节食努力工作期待未来。
未来在哪里呢?就是经济转好后的 1960s。不过毕竟整个 1950s已经压抑很久了,一整代
英国人其实很朴实、很保守、充满危机意识。 Jenny爸爸说: All my life I've been
scared, I don't want you to be scared. 对六七年级的我们(不知道八年级是否也有
这种感觉)来说这句话非常熟悉,许多我们的父母都是苦过来的,含辛茹苦缩衣节食成家
立业,希望我们好好念书考大学考公务员(或嫁个公务员或有钱人)等等... 希望我们走
一条平稳的道路,不用像他们一样担心受怕吃苦。
1961年,没有遭受战火严重破坏的巴黎比起伦敦来恢复得更快,就在距离不远的海峡对岸
夜夜笙歌;大战后唯一经济受惠蓬勃发展的美国,正在凯迪拉克的年代。这时享乐的生活
在伦敦不是没有,只是集中在市中心西区某些角落,集中在少数有钱时尚的人身上,住在
大伦敦西部Twickenham郊区住宅的 Jenny一家人只是朴实的中产阶级,距离中心的心理距
离非常遥远,连如何接驳到陌生的 Westminster都可以让老爸担忧个半天。
片头一开始就是 Jenny的学校生活加动画,学校生活尽管严肃、认真、无趣,但也不至于
扼杀了 Jenny以及女同学们的创造力,他们还是从有限的来源中知道外面的世界,学习法
语尽管是严肃的菁英教育一环,女学生们却拿它来开一扇窗向往对岸的花花世界。听法语
歌唱片、抽烟、下课跑法式咖啡馆闲聊、参加音乐性社团... 这些很简单的娱乐,我们在
1980s-1990s的高中生活中也差不多呀,去Tower音乐城买选择有限的英文唱片、下课跑泡
沫红茶店、参加校内社团、酷一点的学生下课抽根烟尝新鲜、有些看日剧的同学自学一口
流利日文... 但更酷的生活也有,都在校外,许多学生不熟悉而父母也不鼓励去的老西区
歌厅、冰宫或新东区MTV、Karaoke等。美妙的生活对一般中学生是遥远的存在,抱着心痒
痒的想像却又不真的知道它有多美妙。
当David出现时,就是个活生生的Westender跑到了Twickenham,下雨天把妹的那句话,心
花怒放的Jenny可能这辈子从没听哪个男人这样说过话吧!David放电还放到家里来,初次
见面油嘴滑舌一下马上就电倒Jenny妈妈了。虽然这部片主要演员名单没有强调Jenny妈妈
,但对我来说她比起 Jenny爸爸更是个关键性的角色,因为她对有点遥远的享乐生活一样
充满想像与期待,兴奋地就像个青春期少女一般,这明确地点出了:本片的青春成长故事
不是专属于 12-18青春期少女的,而是属于跨世代1960伦敦人的,他们即将进入一个充满
叛逆、活力与创造力的 1960s。
Jenny、同学们与Jenny妈的演出,展现了满心向往的好奇心;这个好奇心也很成功地由配
乐传达出来。本片的选乐就是那个他们向往的,在不远的他方有点颓废、不太规矩、充满
迷魅的歌曲,犹如浪漫的拉威尔对比一味堂皇严肃的艾尔加一样;新创配乐则成功地勾勒
了午后课堂中想像漫步在他方(譬如赛纳河畔)阳光绿荫下的浪漫情怀。即使是传统保守
的 Jenny爸,他也不是顽石一颗,他只是 1950s前的典型家长,他隐隐知道有个新潮流要
发生了,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而带点惶恐,这时他的女儿 Jenny成为他的入门导师,从女
儿身上他一步步看见不远处新世界的样貌(尽管大多是 David给他们看的样貌),也一步
步卸除心防转为开明。
从突破枷锁到叛逆、再回头从花花世界中看到本真,这是个不论中外不论任何时代都有的
时代过渡期特色。1960s的Swinging London绝对有它的内涵,许多种族解放、性解放、媒
体解禁、前卫文化、反战思想都在这背景下孕育了出来,这些是花花世界令人感到踏实的
美好。但当花花世界还只在想像的远方时, Jenny可能误以为那些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甚至无法无天的疯狂享乐就是这个花花世界的迷人之处吧!她尽管多所犹豫,还是一步一
步地卸除自己的原则,为了着迷于这个表面的美妙生活,可以一起偷画、不惜放弃学业,
但她心里那个真实的美好从未消失,当她发现 David已有家室还准备娶她时,这是最后一
个考验:妳对那个真实的美好弃守这么多次,这一次还要弃守吗?
如果 Jenny只是一个肤浅的拜金少女,那其实嫁给花心大萝卜过著纸醉金迷生活也没什么
不好,而且青春少女要和大老婆争宠一点都不困难。但 Jenny心中是有个真正美好生活的
:有意义、有真爱、有自我成就、有自由思想... 这些事情也许被 1950s保守的樽节社会
压抑了,但真正风起云涌的Swinging Sixties正准备孕育这个梦想。
相对地,可恶的花心 David其实很值得怜悯,他不像 Jenny经历了一次表面的美妙生活后
就继续往前追寻真实的美好,而一直沉浸在这个表面中靠着享乐麻醉自己; Jenny这样一
个还没长大姿色也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为什么如此吸引他呢?只因为她新鲜、她好奇,她会
看到这辆车说 It's a nice car, isn't it? 她会听到要去巴黎时开心地叫Paris is a
great city, isn't it? 纸醉金迷到疲乏时,这个好奇热情的小妹让他又活了过来,我相
信 David对 Jenny的真心,只可惜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有多么浅薄,走不下去到真
实生活,只能一次次找新的小妹妹陪他重新享受一次浮华世界的新鲜。
尽管David 比一般人更早搭上了新时代的列车(不只是一味肤浅的浮华生活,没受好教育
没有好血统的他也想翻身,也想阅读、听音乐、看电影、见识世界、享受人生),但他陷
在懵懵懂懂的1950s 末期不停地原地打转,始终无法尝到 1960s丰盛的文化果实。在这个
新旧交替的education 中,Jenny 过了关继续走下去,有些人却像 David还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