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生存里的尊重
文/林木材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9207703
日本导演今村昌平谈他所拍摄的《楢山节考》时曾说道:“弃老传说看来似不人道,
但现今社会面对环境污染,人口急增的问题同样残酷。”
【楢山节考】原是日本文学家深泽七郎的小说作品,描写着著日本信川山区里某个贫
穷村落中所发生的故事。而故事的性质不只有点像传说物语,其实更像警世寓言,在
某种程度上,让我想起英国作家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描述孩童们在孤岛上
展开生存斗争的【苍蝇王】(The Lord of Flies),同样有些荒谬,有点超现实,但
却也同样残酷真实,就仿佛真实悲剧般令人心痛和发人省思。
这篇短篇小说,先后被日本两位大导演翻拍成电影。首先是擅长悲喜剧的木下惠介导
演于1958年拍成电影《楢山节考》;接着在1983年时,由今村昌平导演再度翻拍,同
名《楢山节考》,当时报名参加坎城影展时,更获得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扬名国
际。而今村昌平导演的版本,也是一般市面上较能购买到的版本。本文所谈论的,正
是以今村昌平导演的电影版本为主。
《楢山节考》的故事并不复杂,大意可以这样说:一个偏僻贫穷的高山村落,男女老
少都为了饱食一餐而兢兢业业。粮食的不足,使得村子里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
是年过70岁的长者,都必须由自己的子女背到深山里回归山神(自然地死去)。这就
是大家在严苛生存条件下的共识。
《楢山节考》的开场,是一片片无涯的雪景。空拍镜头围绕着白雪山头,镜头以鸟瞰
式的大全景包含着雪山的苍茫和无尽,仿佛一个全知者般,暗示著一种超然的观点。
接着镜头才慢慢从大远景转换成远景,从远景转换成中景,再从中景变成近景。故事
剧情正以旁观的“祂”为观点,慢慢展开。
如果把粗略的将《楢山节考》分为上下两个段落,那么上半段可以视为侧写村民们的
外在行为,以彰显整体的恶劣环境;而下半段则比较著重内在的探寻,也就是年过70
岁的母亲即将要被儿子背上山时,彼此的心理转折。
然而,影片中率先入镜的竟不是这部片的主角─“人”。反而以一只小老鼠作为开场
,接下来才出现人们。动物先于人类的出现,与叙述观点有着不可分割的暧昧关系。
今村昌平先以极度写实的笔触,一一刻画著村民们的行为。不单单只是他们卖力地播
种耕种、采集食物;还包括了他们为了争夺食物(生存),而不惜偷窃、出卖自己,
甚至是贩卖女儿以求温饱的贪婪(有场戏是村民捉到有人偷窃食物,因而引起公愤,
整个家族被村民灭门活埋);更涵盖了人们于性爱的原始饥渴和发泄(还包括人兽交)
。这些赤裸裸的镜头,在在呈现着人性最底限的欲望“食色性也”,逼得观众无处可
躲,不得不去正视,既残酷又真实。
但令人惊讶的是,总被人视为罪恶或淫秽的这一切,在《楢山节考》里,却都拥有极
其自然的画面。镜头不高不低,大都平视,丝毫不带任何批判与怀疑的眼光,也没有
惧怕或害羞的担忧,并在影片中不时穿插著动物的象征,俨然讲述著“人”之于“动
物”本能上的等同。借此,同时消弭了观众心中的既有的道德偏见和价值观。
“这就是荒山村落的真实样貌!”今村昌平仿佛藉著这一大段外在行为的铺成,如此
宣示著。然而,在严苛的贫穷环境下纵然生存不易,纵然有着纷争和纠葛,却还是有
著不可泯灭的光辉和温暖,“人性纠葛”于是成为《楢山节考》里的真正重点。
男主角的母亲已经69岁,虽然上了年纪,却还是老当益壮,可以说是家里最重要的依
靠。当然,她晓得自己上山的时刻即将到来,也为此做了准备。除了传授自己生存的
技能给后辈之外,她更刻意撞断自己口中两颗坚固的门牙,好让自己看起来更老些,
以让家人调适心情接受事实。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好比满是爱与牺牲的动态遗
书,对比著媳妇肚里的孩子,世代传承的意味浓厚,也就是“必须一个人死,换一个
人活”。
而这“回归山神”的信仰无法被挑战,一方面因为老人家地位低落(被讪笑为鬼婆),
另一方面则因为粮食短缺的现实,使人不得不去信守这份习俗。外在的苦噩,对时局
来说,一点改变的契机都没有,这正是《楢山节考》最大的悲剧─“天地不仁,以万
物为刍狗。”
虽然故事悲惨,但今村昌平是位具有人道关怀意识的导演。当长子要背母亲上山时,
两人皆平静的面对事实,影片调性开始转变,声音沉寂了下来,仅用演员来表达情感。
──长子走着走着,脚因误踩树枝而受伤了,母亲这时贴心地递出布巾帮忙包扎伤势;
长子走着走着,深怕母亲肚子饿,拿出了事先准备的饭团,母亲却示意要长子留着自己
吃(因为自己终将死亡,不愿意浪费粮食);当母亲抵达深山后,长子在回程的途中,
窥见另有一对上山的父子,父亲感到恐惧于是哭喊挣扎,儿子在慌乱中,则将父亲推下
山崖。
看到这一幕的长子相当震撼。此时,季节更迭,又再次下起了雪(所有人都增加了一岁)
,他回头去找寻母亲,看见母亲静坐在雪地上,双手合十,仿佛一尊佛像,再次示意要
长子回去吧!两人眼神相互对望,一个充满坚定,一个则依依不舍。人性亲情的温柔大
爱悄悄地流泄出来,让人充满不忍,这场戏遂成为《楢山节考》里最感人的一幕。
许多人认为《楢山节考》是部不折不扣的悲剧,特别是对老年长者来说,仿佛印证着着
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理论;也有人曾提出,因为资源有限,任何族群都
不能漫无限制地繁衍下去,所以必须让年纪大的人自然死去。但,谁又有资格及权利来
宣判决定谁该死?谁该活呢?
事实上,《楢山节考》的影片从冬季开始,经过春天、夏天、秋天,再次回到冬季。结
束时也首尾呼应,利用鸟瞰的大远景俯视白雪山头。加上片尾母亲安祥地回归山神,蛇
交媾的象征(新生), 似乎都说明着生命的死与生,不只是生命的必经过程,也是大自
然生生不息的一部份。(人真的是万物之灵吗?《楢山节考》并非单纯的悲剧。)
今村昌平导演的《楢山节考》有着宏观的视野和胸襟。不妄下判断,不给予观众绝对的
价值定见,只是静静地讲述故事,充分让各个角色呈现著自己的贪念、欲望、苦衷、爱
与牺牲。于是在权利和义务之间,在小爱与大爱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对错,没有绝对
的是非善恶。这是对世间万物难得的“尊重”(敬重)。
德国心理分析学家佛洛姆(Erich Fromm)是这么解释“尊重”的,他说:“尊重并不是
惧怕和畏惧,它指一种能力:他人是什么样子,我就照他的样子来认识他,认知他独特的
个人性。尊重的意义是我关怀另一个人,让他依照他自己的本然去生长,去发展。因此,
尊重意涵着我对他人没有侵占剥夺的欲望。”
以人权的观点来看,不也正是如此吗!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强势者对待弱势者的方式,取
决于多数人看待少数人的态度。就像《楢山节考》里长子和母亲对彼此决定的尊重,就
像整个村落对于生存条件(延续种族命脉)的尊重。纵然有争议,有许多灰色的模糊地
带,但这些问题都将因立场的不同而无法拥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能尝试站在理解的前
提下相互尊重。这正是我看完《楢山节考》后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