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街舞开战》:懂或不懂嘻哈街舞运动,都值得一看

楼主: TzaraLin (假文艺青年俱乐部)   2008-10-10 18:04:20
http://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17413761
《街舞开战》:懂或不懂嘻哈街舞运动,都值得一看
文:Tzara
  当片商邀请我去观赏这部《街舞开战》,坦白说,
当下潜意识反应是非常抗拒的,原因无它,正因为我并
不特别喜欢嘻哈音乐以及所衍生的次文化,于是我向片
商据实以告,坦言我对本片及其主题实在提不起多大兴
趣。然而,片商却积极地说服我:“这不仅是一部嘻哈
爱好者必看的纪录片,更是所有排斥、抗拒,甚至是误
解嘻哈文化如我者一定要看的纪录片。”同一时间,荣
获金曲奖提名最佳乐团,甫从日本巡回回来的客家嘻哈
乐团“烤秋勤”的灵魂人物范姜需要人陪他去试片,否
则在试片室内遇到其他几组嘻哈乐团,若是发生什么在
嘻哈圈内习以为常的叫嚣摩擦,甚至突发像是最近发片
的“参劈”日前在河岸留言被麻吉旗下艺人“当屁”与
“受罪”殴打的《8 Mile》情节,人单力薄,恐怕难以
招架。因此,最后还是决定去看了这部《街舞开战》。
  真的,真的幸亏有来观赏这部《街舞开战》,否则
我对于“嘻哈”文化的偏见恐怕会一直停留在那些将“
很屌”、“很虾”、“很潮”挂在嘴边,穿着松松垮垮
却很贵的跟精品品牌一样的街头服饰,没事就比个手势
,握拳拍胸,翘个嘴巴,下巴上扬,窝在DJ放歌歌单五
六年来如一日的夜店内蠕动的台式嘻哈场景。上述的刻
板印象,虽然刻板,纵然狭隘,却真实地每天在台湾各
街头、夜店与西门町上演。我必须先声明我并没有任何
歧视嘻哈族群的意味,请当作是我这圈子外的人看圈子
里世界的一种愚昧至极的刻板印象。然而,为何我会有
这种刻板印象呢?
  暂且不讨论我个人对于嘻哈场景在台湾的偏见,但
这部《街舞开战》开宗明义就说道:“地板(街舞)在80
年代商业化之后,就被搞死了,搞得很难看。”或许这
句话正好可以解释我对当今商业化的嘻哈为何充满偏见
,但观赏《8 Mile》、《川流熙攘》(Hustle and Flow
)、《巴西嘻哈》(Antonia)等描绘社会底层的嘻哈力量
的电影时却又能鼓掌叫好。
  《街舞开战》确实是一部所有在台湾自认为很嘻哈
,或像我一样很难欣赏嘻哈的朋友该看的一部记录片。
虽然,全片主要内容是在纪录嘻哈文化四大元素:涂鸦
、DJ、街舞与饶舌中的街舞(B-BOYS),但从中仍可观察
到发扬自美国纽约底层的黑人嘻哈文化,移植到世界各
国,融入各国文化内涵之后的混合与质变,就仿佛是义
大利的脆饼披萨来到台湾会变成鲁肉口味般,但无论如
何变化,殊途同归的仍是嘻哈文化强调底层发声,展现
自我意见,个人主义向上的精髓、内涵与精神。
  以纪录片的观点与拍摄动机来看,《街舞开战》的
题目是要论証“地板不死”的精神,辅以大量素材纪录
“地板”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以各种样貌绽放,甚至还有
规模如同世界杯般的擂台战,这不仅令人大开眼界,就
推广“地板”的实际目的来看,本片也如同几部纪录片
《Murder Ball》、《Spellbound》、《Air Guitar
Nation》、《The King of Kong》一样让观众快速认识
了过去从未深刻了解的世界性运动与竞技。
  本片的纪录片美学无疑是引导观众迅速走进地板世
界的加速器:《街舞开战》揉合著涂鸦风格、MTV风格
节奏的热血动画、新闻画面、及包括1983年《
Flashdance》在内的电影片段,与许多可贵的世界各地
B-BOY的竞赛纪实录像,如此丰富缤纷的纪录素材,透
过令人跃然的嘻哈剪辑节奏,且带有剧情片式的叙事风
格,有条不紊地将B-BOY的纵向历史演进史,及当代
B-BOY横向的全球性发展现况这非常大格局的题目,以
浅显易懂,层次分明,同时还充满高度感染力的方式导
览给观众,无论是嘻哈门外汉如我者,还是嘻哈从业人
员烤秋勤范姜,在试片室内都感到情绪澎湃,“坐立难
安”,不得不说《街舞开战》真是一部不适合坐着看的
纪录片。
  当然,如果《街舞开战》只是一部单纯纪录“地板
”的纪录片,充其量也只不过是部像篮球运动品牌“
AND 1 MixTape”一样的嘻哈配乐运动录像,除了激昂
,别无他物。然而本片不仅让观众见证了许多比奥运体
操、田径选手更为夸张,更让人瞠目结舌,更挑战人体
极限的舞蹈动作,比云门舞集更充满诗意、充满力与美
的肢体延展与旋转,及恍若古希罗时代的集体酒神歌舞
狂欢外,《街舞开战》的导演显然非常刻意地将各民族
间的文化差异,国族间的心结等更高层次的观察,见微
知着地透过这场在德国举行的地板世界杯的竞技舞台逐
一讨论,无论是美国队赛后说的:“日本人是很极端的
,他们一定都在山上闭关修行”;韩国队遥遥向日本队
呛声:“独岛是我们的”;韩国队在休息室宁可吃泡菜
锅,也不愿吃主办单位提供的食物;韩国队队员B-Boy
Joe的父亲面对镜头高喊这场竞赛是攸关韩国民族光荣
的竞赛;韩国队的舞蹈编排以南北韩的统一为创作理念
;日本队坚持一定要跟韩国队争冠;法国队想透过这场
竞赛证明法国人是会运动、有美感的民族;法国
PHASE-T队中小成员Lil' Kev,的母亲反对他入队的原因
是因为队中有黑人;美国队想透过这场竞赛找回嘻哈精
神发源地的荣光等。这类族国文化间的差异、摩擦与撞
击,处处都可在本片的对话中、影像中观察到。更有趣
的是观众还能在各队的舞蹈编排的表演中再端详出各国
族间的文化差异,例如美国队强调个人文化与明星主义
,单人舞蹈居多;日本队Ichigeki崇尚细节、团队以及
创新的精神;法国队的风格则是绚丽、错综复杂、令人
眼花撩乱,至于两队韩国队五则是一心想挑战世界顶端
,尽是挑战体能极限的大地板动作,充满挑衅与极端。
  此外,除了文化面向的探讨,本片也花了相当大的
篇幅侧录著各国舞者与家人间的互动,这一方面是诉诸
于感性,让观众更家认同这些舞者对于理想的坚持与努
力,一方面也隐隐诉说著这类非主流的运动,对于热衷
执著的舞者来说,不只是舞台上的竞技而已,更是个人
理想与社会现实的较量。因此,地板除了表面令人惊叹
的舞蹈,除了每个人脸上每次成功挑战一高难度动作的
喜悦外,在《街舞开战》中,你还能看到更多更深层的
讨论与观察,无论是前文已经提到的国族性、社会性、
家庭与友谊的情感、甚至是经济问题等挑战,如此多的
面向聚集在一部令人血脉贲张的纪录片里头,实在非常
值得一看。
作者: Swayz (Mark)   0000-00-00 00:00:00
写得太好了
作者: bonwei   0000-00-00 00:00:00
可惜这种片都会遭固定放映,新竹区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幸运
作者: natacha (unintended)   0000-00-00 00:00:00
相当好 的确值得一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