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爱在暹逻》以“前青春期”懵懂未知的友谊/爱情界线作为主轴
,搭配由各种不同的情绪──例如愧疚、担心、暗恋与寂寞等──串联起的
多线故事,呈现出一出十分贴近真实人生的细腻好戏。实际上,导演却透过
影片中各种不同的意象,处理了一个在人生课题中更基本、更重要的主题:
“拥有与失去”。
剧中人因为“失去”而体验了不同的人生转折,有人遭遇了巨大的寂寞感吞
噬、有人从此坠入深渊,变成《小王子》中那一名(为了害怕知道自己对酒
精上瘾而酗酒的)酒鬼;有人因此更紧抓着自己还剩下的一部分;也有年轻
的生命失了根,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游移;更有人
缓慢地落入忧伤,对于自己的付出感到怀疑而啜泣。
若是“失去”让人坠落谷底,与其相对的“拥有”是否会带来一丝曙光呢?
那也不一定。其实,“拥有”与“失去”并不是独立的概念,两者是彼此对
应、互相证明的存在。
因此,导演用了许多意象来辨证两者的关系:透过第三者(缪)传情的已逝
者(阿公)、少了一个人(红)又多了一个人(June)的房子、表面上只有
三个人却是四人全家福的照片、从墙壁上撕下来却从箱子里跑出来的照片、
弥漫着落寞与救赎气味的两个圣诞节、失去爱人却得到比爱人更宝贵的……
导演从上述的各种意象与人际关系组合中,说明了爱并不会因为对象的消失
或逝去而改变,而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但若想要以外力改变失去的状
态,只会自欺欺人,反倒无法看透而沦落于痛苦之中。
本片所有的象征都围绕在“失去与获得”这一组二元对立的关系上,透过辨
证过程的层层推叠,也让本片的肌理更加鲜明、丰富。最后,本片再以一个
带有童年时期缺憾的玩具,得到了最后一组零件作收,利用这个贯穿整片的
意象,来比喻从失去中获得才能达到真正的完整。
《爱在暹逻》在泰国造成轰动,恰巧可以对比台湾最近火红的《海角七号》
。两片都是雅俗共赏的好片,不仅一般观众看得开心,对于电影文本敏锐的
观众也能够从中找到许多值得讨论的细节。入世却充满灵动,白描之中又有
留白的空间,这两部电影的确是“好片并不会寂寞”的最佳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