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台风灾情(台北)

楼主: s10332 (just make it)   2008-09-30 10:57:41
北市撤离1068人 历次风灾之冠
【联合报╱记者詹三源、洪家愉/台北报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4538343.shtml
蔷蜜台风警报解除,北市虽只有1人轻伤,但风大雨大仍造成台北市多处坍方,紧急撤离
人数达1068人,为历次风灾撤离人数最多的一次。
市长郝龙斌表示,由于蔷蜜台风雨势惊人,因此“料敌从宽”采高标准撤离,只要快达警
戒值就撤离,确保生命安全最重要。虽然台风已解除警报,但山区含水量均已饱和,如继
续下雨,潜在威胁仍在,还是要提高警觉。
前晚入夜后,虽然风势减弱,但山区雨量还是居高不下,包括阳明山区、南港、士林、信
义山区雨势都接近累积雨量400毫米的撤离住户警戒值,灾害应变中心随即陆续下达疏散
命令,将住户撤离到安全住所。
其中大安区卧龙街426、436巷先后两波疏散住户108户、262人,大安区长孙清泉表示,这
些住户过去没有撤离经验,但经柔性劝导,大部分都配合,有75人暂时安置到民族国中,
安排教室过夜,至昨天下午3时解除收容。
另外,罗斯福路4段191巷的老旧眷舍,有1户约50年的老房子耐不住强风大雨,昨天零时
左右,突然屋顶塌下,所幸黄姓住户一家4口,台风前即已投宿到亲戚家,逃过一劫。
信义区危险聚落疏散人数最多,达600多人,但以信义路5段150巷慈惠堂附近聚落情况较
危险,经撤离300多人,有17人安置到吴兴国小。信义区长余星华指出,基于市民安全,
只要雨势快达警戒值,就开始劝导撤离,但大多数都自主依亲撤离。
中山区区长林秉宗表示,昨天上午9时,一住剑南路352巷17号住户,前一晚借住在外,昨
天上午返家发现,门前小庭院向下坍落。紧急通知里长后,区公所将这一家6人暂时安置
在北安活动中心,现场也由产发局人员先覆蓋帆布,今天进行下一步清除。
还有文山区万寿路61巷栖霞山庄、75巷的政大御花园社区,也因山坡崩塌,大量泥水倾泄
而下,撤离83户、261人。
─────────────────────────────────────
北市政大高级社区 竟成泥流瀑布
【联合报╱记者詹三源、邱琼玉、庄琇闵/台北报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4538852.shtml
网址有影音新闻
蔷蜜台风前晚造成台北市万寿路政大御花园后方边坡崩塌,泥流冲进社区篮球场。
(中央社)
土石流、泥流通常发生在偏远山区,但前天晚上台北市文山区金头山边坡土石崩落,泥流
冲进万寿路七十五巷的“政大御花园”社区,市政府获报后派出大批人力、机具抢救,紧
急撤离七十二户住家。
与政大御花园紧邻的万寿路六十一巷栖霞山庄也遭泥流波及,大量泥砂灌入山下住家,十
一户紧急撤离。
栖霞山庄与政大御花园都在崩坍的金头山边坡下方,泥流倾泄至政大御花园的篮球场,庭
园绿地瞬间被厚厚的一层泥浆覆蓋,山壁也因边坡绿地植栽滑落,变成光秃秃的一片,让
人看得怵目惊心。
市府新工处估计,泥流冲入政大御花园面积达六百平方公尺,泥流冲进万寿路六十一巷廿
八号民宅,致该户厨房地面堆满淤泥,庭院、出入的通道都被泥浆淹没。
北市万寿路后方边坡崩坍,大量泥流顺着栖霞山庄社区道路不断冲下。
记者高彬原/摄影
万寿路社区是高级住宅区,前天晚上八点多,“政大御花园”社区住户看见山坡上的泥流
冲进社区,吓得纷纷打“一九九九”市民热线要求协助。市府新工处派出小山猫赶到现场
,先行清理泥流,并堆置沙包防止泥流继续扩大,并清出道路让通行。
杨姓住户说,“在这里住了八年多,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昨天见到滚滚泥流下来,
真是吓死人了。”他担心若不改善后方山坡的稳定度,未来会发生更严重的灾情。
陈姓住户直指台电及猫缆在社区后方山上施工,是造成土石崩落的主因,“两件工程在竖
立电塔及支柱时,都没有做好水土保持,才会导致一遇大水就酿灾。”
台北市长郝龙斌前晚十一时四十五分赶往勘灾,昨天上午再由秘书长杨锡安及土木技师会
勘,初步认定政大御花园结构稳固,无安全疑虑。
─────────────────────────────────────
猫缆酿灾? 市府:塔柱很稳
【联合报╱记者詹三源、周小仙/台北报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4538829.shtml
台北市万寿路崩塌地邻近猫缆塔柱,住户认为猫缆及台电铁塔工程是肇祸原因。
(中央社)
台北市万寿路政大御花园及栖霞山庄社区,遭山坡崩落泥流漫流成灾,居民及议员质疑与
猫缆塔柱工程有关,议员并要求猫缆应该暂停营运,以防发生意外。
台北市长郝龙斌表示,市府已请专家会勘,找出确切的事发原因,半年内改善当地植被及
土石裸露等地貌。
台北市议员李庆锋质疑泥流灾变,与社区上方的台电旧电塔基座、猫缆第十六号塔柱工程
有关。李庆锋指出,政大御花园后山崩塌起点,距离第十六号塔柱不到十公尺,当初要施
工时,就曾遭居民及环保人士质疑,果然猫缆通车才一年多就出事。
北市府工务局长黄锡薰表示,猫缆的塔柱是以人工方式开挖,没使用炸药,也未用大型机
具,就是要把对土地的扰动降到最低,而且塔柱的基桩深入岩层达三公尺,相当稳固。
台电昨天早上派人至政大御花园、栖霞山庄附近灾区勘察,发现土石滑动之处。离电塔工
程水平距离有卅公尺远,周围树林茂盛,并没有土石流失或松动的现象,塔基旁设立的护
栏也相当完整因此电塔工程应该不是肇事主因。
─────────────────────────────────────
蔷蜜走后 新店溪河滨毁容
【联合报╱记者黄福其/板桥报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528.shtml
蔷蜜台风肆虐,台北县河滨公园许多设施被破坏,新店溪两岸尤为惨烈,河滩满是石头、
破裂的沥青块,自行车专用道路面损毁,还有成排路灯遭冲倒。北县水利局高滩地工程管
理处昨天冒着风雨,将先抢通二重疏洪道及碧潭河滨自行车道,预计5个工作天才能修复

高滩处养护工程科长吴坤儒等人,昨天清晨5时开始巡视受损情形,发现大汉溪沿岸、八
里一带灾情较轻,但新店溪沿岸满目疮痍,且以碧潭到双和最严重。
除河滩散置石头、沥青块,还有一段一段的自行车道路面毁损,尤其亲情公园沥青铺面,
一大块、一大块被掀起,中正桥下自行车道路灯有18盏成排遭冲毁,碧潭低滩满是淤泥、
树穴遭淘刷而露出树根。
二重疏洪道疏洪六路以南(往三重方向)水势,昨天中午已消退,开始清理漂流杂物;但
疏洪六路以北(往八里方向)仍积水不退,水位甚至几近护栏高度,预估今天积水才会消
退,进场清理。
吴坤儒说,淡水河、大汉溪、二重疏洪道的自行车道,修复约需3个工作天;新店溪两岸
自行车道及相关设施,将尽速在5个工作天修复,修复完成将通告开放,呼吁这段期间请
暂勿前往骑乘,以免发生危险。
─────────────────────────────────────
“老丙建”遇台麻烦多 找对策解决
【联合报╱记者黄福其/板桥报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357.shtml
蔷蜜台风造成新店市、土城市山壁、道路坍塌,县长周锡玮昨天指示工务局、农业局与台
大综灾中心,会同大地、土木、结构及水保技师,全面检讨北县“老丙建”水土保持安全
性,订出对策。
工务局指出,“老丙建”是指无开发许可、公设保留地的山坡地,经水土保持及完工许可
变更为建地的建筑物,与10公顷以上须经开发许可的丙种建案不同。
资深官员说,各县市都存在不少老丙建,台北县林肯大郡案发生后,曾针对全县老丙建清
查,造册列管113处山坡地社区老丙建,协助建立山坡定稳定性的监测系统,而后逐一将
测监系统交由各社区管委会管理,新店市下方道路坍方的“大地世纪”,邻近的“大千豪
景”等社区,都是其中之一。
周锡玮指出,老丙建早年的水保系统,究竟能否支撑气候变迁及开发变化,有必要及时全
面检视,以新店市长春路一带昨天的接连坍方,他非常担心是否产生地滑现象。
工务局长李四川表示,昨天新店市北宜二路、行政街、新坡一街、长长春路一带接连发生
坍方,工务局先采路面裂缝灌浆,在长春路下方挡土墙打H型钢椿稳住,但现场高低差达
80公尺的挡土墙如何全部稳固,相当棘手,今天将研商对策。
─────────────────────────────────────
土城青云路坍方 恢复通车
【联合报╱记者吴文良/土城报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369.shtml
土城中央路四段昨天发生工厂大火,消防队大批人力前往抢救,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记者高彬原/摄影
蔷蜜台风侵袭,造成土城市青云路、三峡镇紫微路边坡土石崩塌交通中断,相关单位抢救
后,都在昨天下午恢复通车。
县长周锡玮昨天上午与工务局长李四川等人,赴土城市青云路647号一带,了解土石崩落
情形。县议员蔡黄隆、吴琪铭等人表示,蔷蜜台风带来豪雨造成坍方,土石掩没,毁损两
辆汽车,阻断十多户、一百多居民出入通道。土城代理市长王泽民与李四川表示,昨天下
午3时已抢通,预估今天凌晨会全面抢通。
三峡镇代理镇长钟鼎昌表示,紫微路在上次台风就有土石坍方,这次蔷蜜台风侵袭,崩落
更严重,昨天下午已由施工人员抢通,恢复单线通车。
树林市大同科技园区旁树中街61巷逢豪大雨巷里就积水,建商索兴将自己开挖的地下室当
做蓄洪池,将巷内雨水引入,这次61巷不再淹水。
昨天凌晨3点,风雨肆虐时,土城市中央路4段67巷,有一处堆放五金的铁皮屋起火,消防
局共出动18分队、34消防车前往灌救,花了2小时才控制住火势。
─────────────────────────────────────
三峡横溪危桥 改建费破亿
【联合报╱记者吴文良/三峡报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374.shtml
台北县蔷蜜台风期间暂时封桥的三峡镇横溪桥、乌来乡览胜桥、加九寮吊桥,昨天台风过
后都恢复通行。
北县只有三峡镇横溪桥被公路总局列为“高风险桥梁”,县府表示这座桥早就要改建,却
因各单位搞不定河川治理线而延宕十几年,工程经费至少超过一亿元。
交通部日前公布全省铁、公路有18座“高风险桥梁”,北县只有三峡镇横溪桥名列其中。
台风期间进行重点监测,必要时由现场工作人员提早封桥,其实这些桥早经公路总局公布
,且列为优先改建的40座老旧危险桥梁,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桥基裸露。
县政府交通局长林重昌昨天表示,横溪桥水位暴涨,除了桥龄高,还有结构安全问题,再
加上最近后丰大桥断桥影响,政府非常重视桥梁安全,所以前天晚上7时,就由公路总局
中和工务段人员封桥,昨天上午10时30分撤封。
林重昌说,封横溪桥对当地交通影响不大,因大多数人车都可改走沿三峡河的外环道(环
河路),但横溪桥对当地居民还是重要,在台三线的这座桥早就应改建,却一直没动工。
中和工务段长陈俊遶表示,横溪桥初建于台湾光复,民国57年整修和扩建,两年一度的桥
梁结构安全检测,发现桥宽度不足,且桥墩裸露达2公尺,上下游溪床被冲刷得太厉害,
再加上栏杆太低,常有人车不慎坠落,十多年前就规画要改建。
陈俊遶说,新的横溪桥规画要从11公尺宽增为18公尺宽,且没桥墩、是长达65公尺的跨矩
桥,不过因桥的河川治理线各单位都有意见,非但无法动工,还因工程原物料上涨,改建
经费从7千万元暴涨为1亿多元。
由于中央非常重视此桥改建,两周内将召集相关单位搞定河川治理线,希望今年底前开工
作者: newhigh   0000-00-00 00:00:00
..
作者: moocow (void)   0000-00-00 00:00:00
= =天母也崩了 找一下
作者: jellpop (酌酒与君君自宽)   2008-09-30 23:10:00
谢谢,很实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