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4-12-27 15:32:54 张作霖出身东北清军,清亡后成为东北实力人物,受到日本扶植而相互利用,并非完
全亲日;后来经营东北强大,介入北洋政权争夺,一直倚赖日本支持。田中内阁强硬介入
中国,意欲巩固满蒙权益,便以修筑铁路为名,向张作霖索要更多东北利权;张则虚与委
蛇,未即完全同意,致使田中困扰,也引起日本关东军不满。关东军作为日本守卫南满权
益之驻军,军令并不直属内阁管辖,而关东军代表在东方会议就表明满洲问题必须以武力
解决而非外交。张作霖于济南事变时公开呼吁南北停战而合力对抗日本侵略,田中则支持
张继续割据东北以维护日本利益。关东军却私下自行决定除去张作霖,以再扶植可靠亲日
政权;于是趁张乘火车返回东北之际,埋设炸药于铁道爆破暗杀。关东军暗杀成功却事机
暴露,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迅速接掌东北政权,东北局势并未混乱。张学良稳定局势后,于
一九二八年底宣布易帜归建国府,中国南北统一。然后张学良于国府推动革命外交以修订
不平等条约之鼓励下,借机趁由苏联饥荒困难而内外交困之际,开始逐步动作策划收回苏
联继承帝俄之中东铁路权益。
田中义一恼怒关东军私自行动,事发当即否决提议出兵进占东北,上奏天皇准备查惩
关东军滋事干部,却遭军部抵抗,其后只得包庇蒙混军部责任;结果遭到昭和天皇问责惩
处而后拒见,最终田中义一于一九二九年中七月无奈辞职下台,不久即心疾病亡。自此昭
和天皇不再主动决定首相人选,又由仅存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人选。西园素来主张国际合
作,故而推出主张“健全财政,世界协调”的滨口雄幸组阁。滨口内阁推翻田中强硬政策
,诉求国际和平,找回币原喜重郎再度推行币原外交;又找井上准之助推动金本位制,企
图挽救日本金融与政府财政。然而十月底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爆全球经济大萧条;日
本因而落入更深经济危机,出口衰退,失业大增,农村穷困,竟至许多妇女卖淫养家,社
会激荡。滨口内阁倡导共体时艰,推动撙节支出,削减政府预算与官吏薪俸,勉强成功获
得民意支持。
一九二九年六月,孙文灵柩依其遗愿,奉安于南京紫金山麓,入葬中山陵;孙之日本
旧友头山满、犬养毅等人受邀特赴南京参与奉安大典,蒋中正亲访出席诸友致意。七月,
蒋中正决定支持张学良对苏强行收回中东铁路权益,张学良开始查封接管中东铁路,引起
苏联抗议。其后中苏断交,苏军进攻东北,中共人员参与协助;张学良率领东北军抵抗却
遭惨败,年底被迫与苏联签约,恢复苏联之中东铁路权益。张乃自知军力不敌,尔后极力
避免冲突日俄。
一九二九年底,田中义一已然亡故数月,中国突然出现《田中奏折》文件,据说是田
中内阁东方会议资料用以上奏天皇,经由中国谍报人员窃出公诸于世,其中透露日本企图
征服世界之阴谋野心─‘若欲控制中国,必先打倒美国,即如日俄战争之事。若欲征服中
国,必先征服满蒙;若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然而内容数处不符日本政局史实,
又无日文原版内容佐证而只有中文版,显然出自外人编造,遭到日本抗议伪造污蔑。其后
中方依然以此宣传日本野心,借此不断打击日本国际形象,更以刺激世界列强敌视日本。
《田中奏折》乃是真假参半之伪造文件,真者在于引用资料参杂当时日本政府文件内容,
假者在于野心征服纲领出自日本社会当时已有之扩张思想传统,故而可藉取信于世,并且
契合后来日本侵略走向。
日本社会从德川幕府末期,即有经世学者提出侵略扩张思想。林子平《海国兵谈》之
“海防论”,积极主张侵略邻邦。本多利明《经世秘策》《西域物语》提倡日本终极国策
当以征服世界为目标,取法欧洲殖民开拓,先向勘察加半岛、满洲、库页岛等地扩张。佐
藤信渊《宇内混同秘策》阐述征服中国之具体方案,其策先侵满洲再征中国、西侵东亚大
陆与南侵东南亚并进扩张。尤以佐藤作品广传日本社会,奠定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扩张派大
陆政策之侵略思想基础。一八八七年明治时期日军参谋本部小川又次,即曾编写《清国征
讨策案》,设想计划攻占中国沿海岛屿及港湾,并肢解清朝而分裂为汉、满、蒙、藏等地
各族邦土。然而此类极端侵略扩张设想并非日本社会主流思潮;明治维新后之主要国策思
想还是在于脱亚入欧,跟随欧美列强国际秩序,以求日本可以生存立足;其次是泛亚主义
思想,企图联合亚洲国邦共同抵抗欧美列强压迫势力;最后是二十世纪兴起的左派思潮,
认同苏联共产主义世界革命之政治理念,试图推翻日本旧有政经阶级体制。二十世纪一次
世界大战以来之激烈变局,日本努力晋身世界列强却仍受白人歧视,中国革命后之共和体
制陷入内战混乱,苏联共产革命输出影响中日国情,在在皆使脱欧入亚派与泛亚主义派之
理想遭遇重大打击,两派更也忧心左翼共产势力崛起将会毁灭日本国体传统。而在日本国
家面临危局与中国共和陷入乱局下,右翼国家主义势力日渐崛起,终而异化形成以侵略扩
张为实质核心、借由泛亚主义包装政略野心、而对抗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之右翼国家运动。
此一右翼侵扩国策之实际历史发展过程,非如《田中奏章》示述,是一由上而下之政治方
略,而是由下而上渗透蔓延军队的思潮运动。当时日本右翼思潮运动,正如中国推翻满清
之辛亥革命,是由军队基层发起颠覆当权之革命运动,北一辉即是其中引领思潮者。然而
北一辉原是中国革命之坚定支持者,原本提倡日中同盟而反对侵略中国,却在一战后中日
激变情势下对中国赤化政局失望,变为支持日本巩固满蒙权益以对抗苏联,而后联盟中美
以驱逐欧洲帝国殖民主义压迫,进而扩张日本国势于亚洲。
一九三○年,美英日法义五大海军强国于英国伦敦开会,接续华盛顿会议商讨海军限
武;滨口内阁配合世界列强进行海军军备裁减,准备签订《伦敦海军条约》,引发日本海
军高层意见冲突。海军高层官员意见分裂为主张配合之条约派与反对裁军之舰艇派,即使
初步签署条约后依然意见对立。此时北一辉趁机提出“统帅权干犯”之宪政理由,发表主
张滨口内阁无视海军意见之裁军行动,乃是干犯天皇之军令统帅权。争议演变导致一位海
军与会代表自杀,然后舰艇派军官直接上奏天皇,反对裁军协定。滨口首相强硬主张遵守
条约裁军,获得天皇同意,最终成功签订条约。日本社会舆论赞同裁军,然而海军高层内
讧则是排挤条约派军官,虽然裁军行动得到成功,海军却是走向支持扩军而敌视文人内阁
。当时日本社会面临国际经济危机,在民生困苦境况下,爱国民粹风潮云涌,军方与民间
皆有右翼势力崛起声称救国,不满文人政府软弱。年底于右翼敌视氛围下,滨口首相遇刺
重伤,次年春请辞下台,不久亡逝。
当时右翼军人运动历经二○年代发展,已然茁壮成熟。自从一九一九年北一辉与大川
周明开始鼓吹由军方主导之右翼国家改造计划,日本军方基层受其思潮影响而逐步产生右
翼组织。一九二三年永田铁山等佐级军官成立“二叶会”,企图消除传统萨长派阀,改革
军制人事,建立总体战动员体制。一九二七年,跟随北一辉之西田税,企图组织尉级军官
创立天剑党,作为改造国家之秘密结社,后遭政府追查压制;同年,铃木贞一等佐级军官
发起“木曜会”,作为陆军参谋本部右翼军官的军事研讨集会。一九二八年,参与天剑党
之海军军官藤井齐,集结海军尉官创立“王师会”。一九二九年,二叶会与木曜会合并成
立“一夕会”,对内准备改造国家而以军部主导政局,拥立相应将帅领导陆军;对外推动
武力解决满蒙问题,安排石原莞尔与板垣征四郎出任关东军参谋,策划夺取满洲。一九三
○年在伦敦会议限武裁军后,桥本欣五郎等陆军另批佐级军官创立“樱会”,联合大川周
明,反对腐败政党政治及裁军,推动建立军部独裁政权以改造国家。樱会军人宣称当时日
本存在三贼,政党夺权斗争造成社会纷扰是为党贼,财阀贪婪操控金融市场不顾国计民生
是为财贼,权贵贪污腐化以致民不聊生是为权贼,挽救日本必须打倒三贼。日本政局演变
至此,右翼狂热爱国军民已然濒临军国主义暴起边缘。
一九三一年春,樱会密谋政变拥立陆将宇垣一成推翻滨口内阁未成,若槻礼次郎再度
临危受命组阁。若槻内阁继续推行国际和平协调的币原外交路线,此时日本国内右翼势力
日渐崛起集结,国外则是中日相互仇视而两国纠纷冲突愈演愈烈。六月关东军情报人员中
村大尉,违反条约潜入大兴安岭,遭到东北军捕获处决,酿成外交纠纷。七月东北爆发起
于朝鲜人卷入中日冲突的万宝山事件,蔓延朝鲜半岛引发排华暴动。九月关东军谋划满洲
事变消息外泄,若槻内阁要求军部派员阻止,军部拖延放任;终而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突袭进攻沈阳。东北军面临挑衅,则受张学良指示不与抵抗以避免事态扩大,导致部队
大多撤守,拱手退让兵营军厂。张学良以往皆以退让而避免日军借口扩大事端,不想此次
日军不受政府控制而蓄意扩大事件,遂使东北军一再退失而弃守国土。事变当晚,日本驻
沈阳领事要求关东军停火,遭到拒绝并受关东军恐吓不得干犯统帅权。关东军全力出动,
朝鲜日军也大举来援,开始全面进占东北。若槻内阁要求日军不得扩大战事,军部置之不
理,继续扩大占领满洲。
九一八事变乃是右翼军官团体密谋联络发动,许多关东军军官事先并不知情,关东军
司令与参谋长也未与闻,实际状况为关东军出动也是遭到右翼阴谋卷入事变。首谋策划九
一八事变之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乃是目空傲世的另类聪颖怪杰,虔信日莲宗,醉心泛亚
主义,曾经认同中国革命,梦想日中携手共同对抗欧美殖民帝国霸权。然而中国革命成立
共和之后,乱局不止;一九二○年石原派驻汉口,亲身观察中国政情而深感失望,认为日
本无法期待中国而必须先行自救。日莲宗乃是起于十三世纪的日本佛教宗派,以大乘《妙
法莲华经》作为教义根本基础;其创教之日莲上人曾经预言一场空前绝后大斗争将于我们
人间爆发,然后即是世界统一。石原依此预言以自己对人类历史与战争科技之研究,认为
世界即将爆发一场最终决战,主要交战双方是代表西方的美国与代表东方的日本;因此日
本若要早作准备,起步必须凭借满洲丰富资源,而且联盟中国才能决战获胜。故而石原鼓
吹“满洲无主论”与“最终战争论”,认为日本必须控制满洲才能确保未来在世界最终战
争中获胜。石原思想结合右翼思潮,鼓动催生九一八事变。开此事变先例后,日本军部从
此屡屡暴逆妄行,以下犯上而走向失控。
当时日本已有神道教新兴衍生之大本神谕,宣扬末日思想,警示日本未来将有国家危
难。其教主出口王仁三郎,身为灵媒而预言警世,早在一九一○年代即说将会爆发世界大
战而日本会遭美军惨烈空袭,此战最终日本将遭占领。一战后的社会动荡下,许多日本军
官加入信仰,而且大本教义违逆日本官方皇室神道教义,更而大本教派宣传灾劫预言又倡
导社会改革;致使日本政府于一九二一年以冒犯皇室之不敬罪,藉称查禁邪教,司法迫害
压制大本教派。然而其后出口预言原敬首相遇刺、日本关东大地震使东京成为一片焦原,
竟皆命中而信徒剧增。出口甚至前往蒙古传教,几濒于死而后遭到遣返日本,却与内田良
平、头山满结为好友。出口王仁三郎以其神道教灵媒地位,交往不少日本右翼人士,终而
卷入右翼国家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