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slaa (良心台派+正义DPP支持者)》之铭言:
: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 自己下田耕种的农民,是否应该拿到收获的绝大部分?
我直接丢一个,很长篇的猜想好了。
减租与耕者有其田,到底有没有增加
原佃农/现任自耕农的生活水平?
在1950~60年期间,我认为其实没有。
之前相关讨论我记得看到开销部分的花费,
都是60才开始富裕起来,
也了解到,政府放地但也不是完全无偿,
所以这10年期间产出部分产出,要补偿买地的钱,
所以跟原本交佃租,在可支配的钱上面,
并没有太大实质差异。
那这个分田地的功能是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政治上的,先分一分让你无田可分,
避免动乱可能性。
再来套广义的寻租理论(不要说啥只能讲政府)。
其实有件事蛮明确的,
你今天不管租金是分成式或定额式,
只要是长期互动,只要农民/业主知道,
随着收入提高,租金还会更高,
那其实就会降低他进一步投入的意愿。
并不是说因此就不努力工作,
而是在生产方式上改良,投入更多资源寻求增进生产力的意愿。
保持在那个模式下,地主与佃农都会削减进一步投资改良的意愿,
所以一旦脱离了,就有增加整体生产力的可能。
问题是这个增进生产力,福利有被农民完全吃到吗?
其实也没有,因为他要适应更独立/自行承担风险的操作,
然后他在自我激励下,尤其是华人擅长的延迟享受思考,
愿意更省吃俭用来满足各项投入,
偏偏最后出来的农产品面对市场与政府来说,
价格却会因为供应充足的竞争降低。
结果来说就是,原本的佃农被以一块自己土地的愿景,
放到一个彼此互相竞争的平台,
投入更多却不一定有得到相应回报。
当下的生活,确实不一定改善。
但这又的确能增加政府可支配的收入,
农业增产确保的粮食,以及相应人口增长的动力。
这些都会为稍后进一步工业化提供基础。
另外自耕农自己经营的模式,
以及政府的参与搞出农会,
倒是以另一种形式打造出一个中层结构,
并在比较抽象的意义上,
强化了农民对于各种进步与投资的参与,
也就是对于教育的注重还有创新的方面。
则是有助于让台湾工业发展,
能够突破最低阶劳力密集模式的理由。
。。。
要说土地改革没必要,确实,
从数字上很难证明我刚刚说的一堆抽象东西。
但要说现代类似政策不可行,
来否证当初不合理,问题很大。
单从代价看,
现在的台湾经济已经高度发达,
各种资本与互动建立在良好的法治基础上,
如果试图考虑那种强行分配,
会让现有经济遭到巨大冲击。
当初的台湾则是还在刚跨出农业社会阶段,
并且在战争以及后续金融问题中,
各种成果全部清零的状态。
这时候动地主,对社会的代价很小,
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则有可能较大。
。。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讲究原始积累的,
不能完全依赖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如果有一个条件能让后续发展更顺畅,
并不用以现在的原则来否认其当初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