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玄奘取经,载誉归国,然后呢?

楼主: moslaa (万变蛾)   2020-05-27 18:48:50
原文
https://chinaqna.com/a/102546
有点长... 我稍微精简过。
========================================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
46岁的玄奘出现在大唐帝国京城长安,眼前的场景一定让他十分恍惚:
沿路挤满了追星的人群,每个人都想目睹这位传奇人物的容貌。
早在一年前,玄奘到达大唐帝国边境后,就派人跟随商队到长安向朝廷呈上表章。
用意只有一个,
向朝廷解释自己当年违禁偷渡出国的原因。
尽管十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担心朝廷会治罪于他。
那是贞观三年(629年),
他利用朝廷允许饥民四处就食的机会,跟随寻找粮食的队伍,溜出了长安城,
一路向西,费时四年,行程几万里,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当时,西突厥雄踞中亚,新疆以及阿富汗一带的小国家均仰其鼻息。
唐朝政府为了国防需要,禁止人民私自出国。
玄奘多次向朝廷请求出国,都未获同意,只能采取偷渡的形式。
结果,一路艰险,都被他逢凶化吉。
现在,他要回国了,仍然担心朝廷追究旧帐。
上表八个月后,他终于接到允许回国的敕令。
到达沙州(今甘肃敦煌西)时,他再次呈上表章报告自己的行踪。
唐太宗李世民这时正在洛阳,准备出师远征高句丽,接表后敕令玄奘速来相见。
玄奘得到消息日夜赶路,希望在皇帝出征高句丽前见到他。
二月一日,他在洛阳皇宫仪鸾殿拜谒了唐太宗。
此时距他抵达长安仅过去一周。
此后20天中,玄奘被连续召入内殿密谈,从早到晚直至擂鼓关闭宫门。
他们具体谈什么,史书并无记载。
唐太宗为什么如此礼遇玄奘,一个曾经的违法出境者?
历来说法不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唐太宗此时迷上了佛教。
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李唐统治者尊老子为先,用“黄老之学”治国。
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道佛并举,但仍以道为主。
唐太宗急于召见远道归来的玄奘,应该与他亟欲建立东方世界霸业有关。
过去几年,他相继平定高昌,占领焉耆,准备征服龟兹。
此刻,又要出征高句丽。
所以,他对佛学并不关心,
而是想让玄奘尽快整理西域各国的真实情况,好为他的“天可汗”大业服务。
唐太宗是个惜才的皇帝。
他觉得玄奘谈吐不凡,对西域各国地理、历史和国情了如指掌,
便竭力劝说玄奘还俗,在朝中做官辅政。
很不巧,他碰到的玄奘,也是个伟大人物,
无论当年的九死一生,还是如今表面风光的君王礼遇,玄奘都未曾改变初衷。
他的一生,只为信仰而活。
玄奘一再婉言拒绝了唐太宗的“好意”。
唐太宗又要求他跟随御驾东征高句丽。
玄奘以佛门弟子不得观看兵戎厮杀为由,拒绝了。
不过,玄奘向唐太宗提了个请求,希望皇帝可以让他到少林寺翻译佛经。
但这个请求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皇帝不许他躲避入山。
在这名雄才大略的天子眼里,玄奘说到底是有“前科”的人,
现在虽说载誉归来,可以既往不咎,
但我对你的了解和把控十分有限,
而且你初到长安就万人空巷,号召力这么强,终归让人不放心。
一切超越皇权掌控的举动,都不会被允许。
玄奘与皇帝的分歧,已经暴露无遗。
一个得道高僧,拼命想要挣脱政治影响,安安静静地翻译经书,传播教义,
而政治注定要与他纠缠下去。
玄奘的译经事业,单靠他一个人是无法进行的。
在他的一再请求下,唐太宗虽然不许他入少林寺,
却恩典他入居长安城中条件最好的寺院 弘福寺译经,
并给予官方经济资助和其他便利条件。
短短两个月内,玄奘就组织起规模空前的第一流“译场”,
汇聚了当时帝国首屈一指的佛学才子。
玄奘知道,没有皇帝的特许和政府的财力支持,这一切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因此做出了一些有底线的妥协。
他在翻译佛经工作开始之时,
第一时间应唐太宗的要求,日以继夜写出了10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
作为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
他虽然反对以佛教理论比附道教,但还是在唐太宗的紧迫命令下,
组织参与将道家经典 老子《道德经》翻译成梵文,
并由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中印度时带走。
这一切,使得玄奘的译经事业有了顺利进行的保障。
贞观廿三年(649年),
唐太宗生命只剩两三年,
玄奘扔下手头翻译的经卷,陪从唐太宗到终南山上的翠微宫休养。
他在御榻前讲经,给了病重的皇帝很大的宽慰。
一直到唐太宗病逝,玄奘才随着送葬灵枢返回长安。
新皇帝上位后,玄奘的命运随着政治沉浮,遭遇更加凶险。
继位后,唐高宗李治逐渐卸下伪装。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
尚药奉御吕才公开质疑玄奘的佛学不权威,
原因是他发现玄奘三个弟子对佛经的疏解互有矛盾,莫衷一是。
吕才列举了玄奘弟子的释经中互相抵牾的40多条内容,写成一本书,
在朝野间广为传播,以此打击玄奘。
这场学术官司最后打到皇帝跟前。
唐高宗敕令,让群臣学士等人去慈恩寺,由玄奘与吕才当面定对。
据佛教徒的记载说,结果是吕才“词屈谢而退焉”。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是不了了之,因为吕才的原作已经遗佚,现在看不到了。
尽管事件平息下来,但吕才的出现,背后的动机并不单纯。
当时,玄奘的地位相当于先朝国师,
唐太宗在世的最后日子里,几乎都是他陪侍在侧,
朝臣中也有很多高官是他的弟子。
而吕才作为尚药奉御,只是替皇帝皇后亲尝药物的五品下小官,
如果没有来自宫廷更高层面的授意,他会冒冒失失地向玄奘“开炮”吗?
总之,吕才事件后,玄奘的行动已经不那么自由了。
唐高宗不仅派出六臣“监视”玄奘译经,移驾东都洛阳也要玄奘随行。
这些表面看是对高僧的优待,实际上却形同监禁。
玄奘再度奏请入少林修禅并译经,
唐高宗很不高兴,除了拒绝,还叫玄奘以后不要再说类似的话。
玄奘这才知道,自己又一次冒犯了禁忌,赶紧上表谢恩,表示“不敢更请”。
唐高宗为什么这么提防玄奘?
这主要与当时的权力斗争有关。
继位几年后,唐高宗欲从父亲指定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手中夺回大权,
发动了打击辅政旧臣的政治运动。
而玄奘从太宗朝就与这些大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因而也被归入打击的派别。
玄奘其实并不糊涂。他应该预估到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凶险,
在各种上表中极力讨好唐高宗和武后,
包括称颂帝国出现祥瑞之兆。
他这么做,仍是为了佛教的传播,以及译经事业能够得到朝廷的资助。
不久之后,玄奘上表请求到玉华寺译经,以自贬求自保,希望远离京师避祸。
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玄奘圆寂。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他已经预感到译经事业在有生之年不可能完成,
因此勉励弟子们加紧翻译,勿辞劳苦。
这是他毕生的心血所系。
想当年,他只身赴印度取经,充满了拼命的精神。
回国后,他为争取最高统治者对佛教和译经事业的资助,
不惜多方妥协,甚至“讨好”皇帝。
对于他这种原则性极强的人来说,如此心理斗争,也是相当拼命的。
为了追求一个目的,他就苦干到底,必要时还要拿性命来孤注一掷。
这就是玄奘。
玄奘去世后,御医才从长安出发赶往玉华寺。
唐高宗不太待见玄奘,由此可见一斑。
更奇怪的是,玄奘下葬时,
唐高宗仅表示朝廷负责丧葬费用,但并没有任何朝廷官员出席葬礼。
他的塔也没有塔铭,没有公卿名士撰写碑文。
这跟唐初其他高僧的死后待遇,差距很大。
玄奘起初葬于白鹿原,5年后,被起棺重葬于少陵原。
在入土为安的文化氛围里,改葬是很忌讳的一件事。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
唐高宗是要看看玄奘的遗身是否完好,借此验证他的修为。
结果,发棺重葬,发现玄奘肉身不坏,完好如初。
在《西游记》里,唐僧被写成为了大唐皇帝的江山永固而赴西天取经。
这不仅是对玄奘的信仰的诋毁,更是无视玄奘归国后政治境遇的瞎编。
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只知道《西游记》里唐僧的无能,
而不知道历史上玄奘的勇猛与痛苦。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0-05-27 18:53:00
悟空……
作者: stantheman (甜心宝贝)   2020-05-27 19:10:00
千古译经大宗师可惜文采略逊 所以翻译出的佛教都没什么人读 可惜啊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5-27 19:19:00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目前最受欢迎的版本之一,就是玄奘版
作者: reich3 (月涌大江流)   2020-05-27 19:44:00
信、达、雅,翻译佛经孰者为重?
作者: stantheman (甜心宝贝)   2020-05-27 20:29:00
玄奘翻译出的心经跟鸠摩罗什有九成五相同 说不定玄奘根本是用抄的好吗?科科原来鸠摩罗什的翻译信达雅都零分喔?科科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0-05-28 00:15:00
经典翻译:John翻译成约翰,译者想约汉想疯了。
作者: andrew43 (讨厌有好心推文后删文者)   2020-05-28 00:17:00
玄奘大师的佛教路线本来也不是那么适合汉地文化啦,但仍丝毫无损他的伟大与贡献,只不过后世他这派亡了。
作者: reich3 (月涌大江流)   2020-05-28 00:29:00
鸠摩罗什与玄奘译本皆是心经略本,微言大义!有九成五像,那更要比较不同地方了。另外,玄奘本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这又加深我心中的疑惑,跟着汉译本修道,是偏离还是接近成佛之路~还是锻炼智识,修身养性而已?
作者: stantheman (甜心宝贝)   2020-05-28 01:52:00
玄奘大师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佛经应该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南无大唐三藏玄奘大师!!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20-05-28 14:08:00
经典也不是全出自佛陀之言...光是大乘与上座部就可以吵很久啦
作者: kg127   2020-05-28 17:55:00
就偷渡客想去学梵文
作者: mikamikan (mikamikan)   2020-05-28 17:57:00
抛砖引玉 结果钓出一堆师傅wwww
作者: alista (诸神的黄昏)   2020-05-28 22:57:00
玄奘是不是学唯识宗啊...这派完全没了吗?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5-29 04:24:00
御驾 <- 御驾统御 <- 统御奉御 <- 奉御
作者: xmasgangfox (圣诞输赢狐)   2020-05-29 11:19:00
会觉得约翰翻错那是因为用英文的发音去读...
作者: stantheman (甜心宝贝)   2020-05-29 22:00:00
怎么会有人想在这个板卖弄他对“约翰”翻译的知识啊?有一句成语形容这种行为 叫做野人献曝对吧 科科
作者: opengaydoor (开甲门)   2020-06-02 09:31:00
金刚经就是鸠摩罗什版比较流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