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5 12:13:54※ 引述《noonee (great fool)》之铭言:
: 推 kuninaka: 你发文不就知道有没有人愿意讨论了?
: 我自己真的自认没资格讨论这个东西 所以不太想也没东西可以卖弄
: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是科学史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个大哉问
: 就是
: 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 或者用电玩的讲法 有哪些科技树上的个别基础需要被填满?
: 我认识的一堆老师有的退休后有的还没退休都在做这方面
: 有的甚至在探讨科学发展跟人文领域发展之间的交流有多大的交互影响
: 而这些影响是否变成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 有的还在比较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异对后来科学发展的影响
: 不过既然k大表示或许很多人有兴趣 那就开一个讨论
我认为主要以下几样;
1.思维方式(包含思维的框架和限制)
2.思考的问题
3.形上学(包含理论背后的基础假设)
4.知识论(包含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极限)
5.方法论
这篇发完我就会消失一个礼拜了(明天高普考,连考五天)
形上学的部分先不谈,只谈只谈知识论和方法论
资料来源;
<<科学哲学;理论与历史>> 陈瑞麟 著
科学哲学有两大源头;1.哲学的知识论;2.科学家兼史学家兼方法论
1.哲学的知识论;
1.1.柏拉图;
理型(ideal type)
保全现象(to save the phenomena)
1.2.亚里斯多德;
本性(essence)
演译逻辑
三段论(syllogisms)
演译说明架构
1.3.培根;
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
决断实验(crucial experiment)
1.4.笛卡儿;
假设演译法(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
几何模型
1.5.修膜;
经验主义(empiricism)
基础,律则性的因果观
1.6.康德;
分析和综合区分
先验"概念架构"(conceptual scheme)
2.科学家兼史学家兼方法论
书中谈到的主要是归纳法的发展
以及
2.1.赫歇尔;
发现脉络(context of discovery)
证成脉络(context of justification)
就光是知识论和方法论就有这些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05 12:18:00谢谢!这才是值得讨论的东西
是的,没有这些东西,就算有学会也只是像ptt这样打嘴砲我们现在觉得这些东西不重要是因为早就已经内化了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5 12:24:00形上学的部分没有内化,不过那些就比较难,我也没全懂好比爱因斯坦的时间空间观之类的东西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5 12:25:00台湾内化的只有一些方法论的部份而已没有,形上学的部分没有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05 12:28:00就我的了解 很多科学界的人都是念到博班甚至当了facutly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5 12:28:00像是科学是否定"意义"这东西,有多少人讨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05 12:29:00才去探索科学的哲学内含 相对之下方法论对于发表文章重要多了尤其是很多文章工厂地区 只要有方法论就够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05 12:31:00不过任何领域 我认为逻辑都必要的
纯粹的形上学是哲学,但形上学的精神已经内化了比如说量子力学,比如说宇宙爆炸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5 12:32:00台湾没真的吸收这些东西科学是否定"意义"这东西,脑袋要浮现演化论和神学冲突才是,诸如此类的等等......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7-05 12:45:00做实验是属于那个范畴?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05 12:47:00方法论?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8-07-05 17:27:00这我就怀疑了,所以郭某你在思考时没有?
作者:
Yenfu35 (廣平å›)
2018-07-05 23:40:00祝前板主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