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灭香与改教科书 学者大叹礼崩乐坏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7-08-09 22:02:29
※ 引述《moslaa (万变蛾)》之铭言:
: 老实说 两位在讨论的名词 满多我看不太懂
: 不过感觉上 好像是在讨论
: 传统(以国立编译馆版本为代表)的历史课本的编写方式是否落伍了?
又在鬼扯
我国中就是国编本教育出来的,我怎么可能会不知这种教育方式问题在哪里
: 从常识来说 国立编译馆的时代是至少二十年前的事情
: 要说这样的教材 到今天都没有落伍 是很奇怪的事
: (如果真的没有落伍 那人文学科也太没长进了)
: 所以问题焦点应该是:
: A. 落伍多少,缺失是什么?
砍掉重练吧
: B. 该怎么改进?
换一套吧
: 我这人不喜欢空口说白话 而且太抽象的观念 老实说 我头脑不好 不懂
: 我喜欢拿实际例子来讨论
: 既然是谈课本 那当然要看课本实际上写了什么
: 先看看至少二十年前国立编译馆的历史课本内容大纲
: 远古到魏晋南北朝
: http://ms1.fhsh.tp.edu.tw/~linghsun/volumn11.htm
: 隋唐到明清
: http://ms1.fhsh.tp.edu.tw/~linghsun/volumn12.htm
: 清末到现代
: http://ms1.fhsh.tp.edu.tw/~linghsun/volumn13.htm
你好好地把连结点开吧
根本不是你这篇文章说得这样
: 再看看二十年后的今天 现在历史课本写了什么
: 这里就不引用台湾的历史课本了 我们来看看先进国怎么写
: 由于我外文只有耐心看日文 这里不好意思只找日本的课本
: 找到一家山川出版的编写的内容大纲
: https://www.yamakawa.co.jp/statics/textbook_files/text_sample/nib314.pdf
: 比较一下后 马上可以发现
: 相同点:
: 基本上都是先谈政权如何成立 再谈这个政权底下文化发展
: 举例
: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分合
:   第一节 三国鼎立
:   第二节 西晋的统一与内乱
:   第三节 东晋与十六国
:   第四节 南北朝的对峙
: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与社会经济
:   第一节 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社会与经济
:   第三节 学术与宗教
:   第四节 民族文化的融合
: 第四章
: 武家社会的形成
: 1. 院政与平氏的抬头
: 2. 镰仓幕府的成立与发展
: 3. 蒙古袭来与幕府的衰退
: 4. 镰仓文化
: 相异点:
: 日本的课本 在政权成立的概念之上 再拔高一层 将整个时代的特色提出来
: 指出日本的历史发展基本上是这样的流程
: 律令国家 > 贵族政治 > 武家社会
: 感觉好像更能掌握整个日本的历史发展
: 对照之下 国立编译馆就偏向朝代更替
: 单看大标题 会觉得好像就是甲朝代完蛋了 然后换乙朝代上 
: 怎么中国历史一直原地转圈?
: 其实明明不是呀 中国历史的发展当然有其内在逻辑
: 建议可以仿照日本的编辑 譬如
: 夏商周 用"古典封建的时代" (好好好 我知道封建这两字很多问题 提议而已)
: 秦汉 用 林青霞的... 呃 "中央集权出现的时代"
: 隋唐 用 犀利人妻的... 啊 "展开中外大交流的时代"
: 去垄罩上去
: 元? 自然是亡国灭种... 啊啊啊 糟糕 我被hgt洗脑了 >O<
: 反过来看
: 如果拿国编本的办法 去编写上述的日本史第四章 会怎样呢?
: 标题八成会变成 "平氏与源氏的的兴衰"
若是国编本来写
不会变成这东西,只会变成平某因为OOOXXX,所以获得大位诸如此类的
背后夹杂道德判断
: 没什么不对 但跟原来的标题 "武家社会的形成" 一比
几乎不会有这东西,就算有也会变成背景带过
: 我觉得的确是原来的标题比较好
: 简单说 未来台湾历史课本该如何编写?
: 历史既然是从古到今的学问
: 用时间轴来谈是最简单的
: 再从日本课本的例子来看 不以政权的更替为主轴 是不容易的
: 只是每个政权背后代表的历史发展意义/地位 可以再多强调一些。
: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17-08-09 22:08:00
各位 这就是本版版主的水准 希望下一任好多了 ^^
作者: ronray7799 (百变Q葫芦娃)   2017-08-09 22:29:00
你以前是你以前 不要再拿出来说嘴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