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问] 郑氏对于洋人还有外贸的态度?

楼主: saram (saram)   2014-04-12 20:38:30
※ 引述《jadonhsu (jadonhsu)》之铭言:
: 本人高中蛇蛇,知识浅薄,见谅。
: 我想说国小到高中的历史课本都只有写郑氏设立陆海各五商进行走私贸易之类的,对于英国设立商馆也是一笔带过,根本交代不清。让我很好奇郑氏对于"与洋人贸易"这事情的看法~
: 问题1.对洋人的态度方面,是不是比清朝或者以往的中原皇朝开明多了呢?
俗语说: 换了位子换了脑袋.
如果郑芝龙成为中国皇帝, 住在北京, 那么他为了保持最佳利益,
他就不会那么想与西洋贸易了.
大半的中国皇帝首要关心的是地位的保持而非帝国的逐渐壮大甚
至是根本的文化再革新.
从明成祖的下西洋政策可以窥探一二. 花大笔银子, 买个天朝颜面而已.
而当时的荷兰人继葡萄牙之后, 勤于开拓东西方间的商品通路.
那些快船, 大砲, 募集来的水手与专员, 都是投资成本, 为的是赚钱
, 他们精打细算, 务实而勇敢, 是商人也是战士, 沉一条船也要赚回
两条船. 当时的海盗也是商人, 遇见西班牙船就打砸抢, 遇见非敌
国船就探问要有酒矸仔倘卖么? 台湾海峡渔季时, 派船去收十一税
.
荷兰人连小市民也买股票, 跟英国打仗期间, 顺便跟英国做生意.
要人家的命, 也要人家的钱.
这是务实. 郑芝龙学习了西洋商业文化, 一面当官一面做生意,
应付保守的朝廷他说一套, 而私下跟荷兰人又做一套.
郑家爱钱, 连他老妈(郑妈)也要拿好处.
抓紧中国的对外交易海口, 赶走海盗, 用武力保卫自己的通道,
这就是效法荷兰商人的作法.
不过郑氏并非什么爱国忧民的国家大臣, 纯粹为己打算. 在那个
时代那个处境, 他仅能如此而已. 他是软件盗用者, 并非写程式的.
: 问题2.如果郑氏当初答应封藩世守台湾,会不会有点一国两制的感觉?(明制与清制,对外态度...等等)
清廷对明郑称"伪藩".恐怕连吴三桂都不如.
: 抱歉手机排版~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4-12 23:42:00
http://ppt.cc/h0Rr 巴格达与广州:两大国际贸易中心唐宋时期的皇帝,是很开明且开放贸易的,只是明清保守
作者: yester (寄托于超越的现实)   2014-04-13 01:22:00
唐代广州作为贸易中心,主要靠蕃商的贸易网络,与政府无关
作者: jadonhsu (batmansman)   2014-04-13 09:39:00
阿阿我都忘了往回看了 囧y大说与政府无关,那当时政府怎么看这些事情呢?
作者: ldkrsi (衰神)   2014-04-13 21:47:00
不作限制 任由地方发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