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story.monovtube.com/img/snapcrab_noname_2015-6-10_21-53-23_no-00.jpg
织田信长肖像 上次发文记错其名 请见谅
他身上那身衣服,跟一般印象中大名的衣服,很不一样。
https://pbs.twimg.com/profile_images/472275690931249152/OjBO0dhU.jpeg
这黑色一套,叫做“束帯”。
束帯可以想像成现代的西装(外套、衬衫、衬裤、领带),就是官员办公时穿的制式衣服
。在日本古代,官员入宫(日本中央官僚都在宫内,范围比现存的皇居大)上班,或是有
其他原因参谒天皇,都穿束带。天皇会见百官,也穿这套。
具体穿着顺序:
一、贴身内衣为小袖,白色。下面穿大口袴。小袖,交领,肖像中看不到,但大口袴有稍
微探头出现,脚旁边的那个红色裤管就是大口袴。大口袴合裆(裤管中间有缝合),裤带
在信长的左边打结固定。
http://tinyurl.com/zvbynzl
二、上面穿单衣、衵,下面穿表袴。单衣一般是红色的,这里可以看见领口。衵是作为保
暖用的衣服,冬天可以穿好几层,夏天可以不穿。肖像内,看来是没有穿。表袴就是白色
的那条裤子,有菱形纹样,为开裆设计。裤带在信长右边绑住。至于为何要穿两条裤子,
而里面那条要露出,只能说是制度,不是品味问题。束帯基本上没有个人发挥的空间。
http://tinyurl.com/hscyxzf
三、上面套上下袭。下袭后面有一条很长的“下袭之裾”拖在地上。这裾还有另一种做法
称为“别裾”,另外绑在腰间。但肖像上无法判断到底是前、后者。后面波浪状的,就是
裾。其长度依官位高低各有等差,且逐年加长。到明治天皇时,已长达二丈二尺。
http://tinyurl.com/jbt7zw7
四、穿半臂。半臂是一件类似背心的衣服,也是交领,早期多半有华丽的刺绣。很长一段
时间里,半臂是大陆进口的。本土的半臂,却多为素文。因为半臂穿在下面看不见,所以
有许多官员直接省略。但有一则故事是官员在泡汤(?)时,都耻于脱衣,原因是都没有
按规定穿半臂,不想让人看见。
五、穿袍。袍就是外面那一件圆领的。这种圆领衫的风尚,似乎是从波斯引进的。在五胡
乱华时期,中国大流行,几乎取代了传统的上衣下裳制度。在此之后,圆领衫成为日常穿
的衣服,而交领右衽的传统服饰,则上升为隆重的礼服!隋唐以降,输入日本。
袍的形制初期跟中国一样,圆领右衽、窄袖。平安时代初期,为便利行动,将下摆“襴”
(最下面那一片,是分别裁剪后缝上去的)做得比上身宽。但为保持直筒身型,不变成喇
叭状,将左右两侧的余裕做成百折样式,称为“入襴”。后期,干脆不做百折,直接把余
裕任其浮游在外,叫做“蚁先”。信长的这套,就是“蚁先”样式。
除襴的变化外,袍服也逐渐从平面变成立体身形。颈部开在后面,所以穿着时前身长,会
把革带前面遮住,这点对革带有影响,后面解释。
袍为“位袍”,颜色随地位而定。
官位 颜色
一 深紫
二 紫
三 紫
四 深绯
五 绯
六 深绿
七 绿
八 深青
初 青
无 黄
但注意了,遣唐使断绝后,一~四位的紫色、深绯染料难寻,所以直接染成
黑色。所以信长穿黑色,不是违反律令,而是原料问题使然。
院政时期(将近镰仓幕府时),原本飘逸柔软的装束,突然有重大发展。用浆把袍糊的硬
挺蔚为风潮,史称“强装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以强硬的形象反制日渐颓软的朝廷施政
能力,但也可能只是纯粹流行而已。所以信长这身衣服,好像完全是方的一样,是有原因
的,不是画风的问题。强装束的流行自院政以后,流行了将近一千年,到了现代才有人重
提“萎装束”(摄关期的风潮)。
六、戴佩件。主要有蓝黄蓝的“平绪”、石带、笏、冠、太刀。
平绪,是挂住太刀的腰带,质料叫“倭织”,是种日本既有的技术,也是日本既有的腰带
形式,在古坟时代就有了。
石带在身后,前面被袍服挡住,看不见。石带原本叫革带,革就是皮革,现代叫皮带。革
带很长,唐朝人说有“绕身七尺”,所以在前面扣住后,再绕到身后,把剩下的插在腰
间,形成一种奇特的样貌。前面提到,因为袍的演变,革带前面那段形骸化,只剩后面可
见的部分尚存,但仍把插在腰间的特色部分做出来。
http://www.kariginu.jp/kikata/sokutai-old.gif
上面是平安初期束帯的复原图,可见革带当时还健在。也可以见到入襴。
https://pbs.twimg.com/media/B_utjG6UIAArotg.jpg
上面是现任天皇束帯,石带前面因为看不到,省略了。
笏是手上的那个。材质方面,五位以上的通贵,可用象牙,六位以下,只能用木头。但是
因为五代的战乱,这种大片的象牙难以进口,所以平安以后基本上只用木头。到现在天
皇,也只用木头(用象牙可能会被保育团体批)。上朝时,与君王对奏,要把笏用双手持
于面前。鞠躬时也要这样。原本的功能是作为小抄使用,但在日本似乎没有这样的习惯,
只作为仪式用品。
这种冠在中国叫幞头,原本是一块方形头巾,包住头上的发髻。
http://www.rjzg.net/upload/a_photo/20120918183844.jpg
但是隋朝时因为头发是软的,绑住形状不好看,于是用一个竹子编成的“巾子”罩住头
发,再用头巾包住,比较高挺美观。具体做法是,将幞头罩在巾子上,前面两端裹着额头
往后折、绑住,后面两端绑在巾子前面。奈良时代,巾子、幞头是分开的,平安前期一体
化、定型化。巾子上面那个结逐渐消失,后面下垂的两脚变成两条“缨”,大型化并垂在
脑后。原本巾子比较矮,是因为中国人的头发绑成一个球,但日本人后来流行“一柱擎
天”,所以巾子也长高了。平安末期,两条缨变成一条,又在冠的后面添加“缨壶”,将
缨插在上面,翘起来再下垂,是“强装束”的一部份。可能是因为两条缨双倍容易打到别
人的脸的缘故吧。天皇的缨则直立,不下垂。五位以上的通贵,用“繁文冠”,冠的表面
有纹饰,做法今已失传;六位以下,用“远文冠”,没有纹饰。
信长的冠,显然是繁文冠(缨的部分可以看到端倪)。
太刀,这就没什么好解释了。飞鸟/奈良时代,有所谓“唐太刀”,是舶来品。远渡重洋
而来的唐太刀(有民间交易者,也有遣隋、唐使带回者),非王公贵族、甲富一方当然无
法消费。因为当年日本遣唐,有殒命大海的风险,而且高达一半的人都无法回国。于是在
日本依照唐太刀样板做出来的“唐様太刀”,是官员的标准配刀。同时还有“高丽样太
刀”,但没找到资料。进入平安时代,往顶端消费层面,唐样太刀演化为“饰太刀”
(kazari-tachi),穷尽奢华之能事,巧夺天工,金银珠母,雕龙饰凤,手把用鲨鱼皮,
有两个纯金的“足金物”,还镶嵌宝石珊瑚,用来挂在平绪上。“饰太刀”太贵,有官员
负担不起,产生“细太刀”(hoso-tachi),只用鎏金,但做工依然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五位以上(唐:“通贵”、和:“殿上人”),用“饰太刀”,六位以下(和:“地
下”)用“细太刀”。但不论饰太刀、细太刀都精美绝伦,且是身份的象征,不容他人指
染(通贵:某农民那条烂命,哪值得用饰太刀来砍!)。
往普及方面,融合了本地的元素,变成了“卫府太刀”,顾名思义就是宫廷侍卫用。再演
变,成为“兵库锁太刀”。再演变,成为“打刀”,就跟现在的日本刀很类似了。
但平安时代初期的刀,都是唐风直刀。平安中期(894),遣唐使断绝,风靡日本三百年
的唐风开始退烧,本地风情展头露角,称为“国风文化”。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刺绣变成
纹样、叠色。同时,弯刀出现。更要到幕府时代以后,弯刀才逐渐往上渗透,与直刀媲
美。
[m那这么繁杂的“束帯”,是信长最隆重的服饰吗?
依养老令,应该不是。因为束带追本溯源,只是“朝服”,而日本的朝服,是比照中国的
“常服”。仍然是属于“常用”的范畴。而养老令在朝服之上,还有一套“礼服”(日文
作礼服,rai-fuku),等于中国的“朝服”。相较于朝服受到国风文化的影响,礼服却保
持纯粹的唐风:
http://tinyurl.com/jc3qsmd
礼服从养老令的奈良时代,就没有怎么改变,到明治天皇继位前夕,都是“纯唐风”……
礼服的用途,是在大朝仪才会看到。大朝仪则遇天皇登基、元旦朝贺,例行在正殿“大极
殿”及“十二朝堂”举行,在京官员都要礼服出席。不在京的官员,也要礼服齐聚国厅,
朝国司行礼如仪,再由国司面东(日“本”在东)遥拜,对天皇表示朝贺。但这大极殿在
平安末年就烧掉了,未曾重建,元旦的大朝仪也随之断绝,而平安末期以后朝廷对地方地
控制逐年减弱,地方的朝仪,可想也无疾而终,于是礼服只剩天皇登基大典有用。后来更
有人认为,因为登基也不是每年都有,礼服干脆不订做,遇新天皇登基典礼,就缺席处
理,而登基大典上没人,天皇也觉得脸上无光,只好默许群臣穿束带出席,本人穿礼服。
更后来正亲町天皇穷得无法进行大典,可能跟缺了这礼服有关。但重点来了:信长应该不
穷,这套因为面子问题(属下叛变要切腹,显然面子要紧)大概也会有。
另外,信长的这套是“文官束带”……因为三位以上武官,也穿文官束带。文官束带跟武
官束带有多处不同:
一、文官的袍服是“缝腋”,代表腰部以下前后有缝合。武官是“阙腋”,前后不缝合,
方便活动。
二、文官的冠,缨(头后面那一片)是下垂的。武官是卷起来的。
三、武官还要带弓、箭。
http://blogimg.goo.ne.jp/user_image/47/6b/002a9f4ab602cf77165d00aaf30b3ae0.jpg
理论上,疆场也是武官的办公场所之一,所也参战也要穿着束带,但应该没有人真的穿这
套上战场。但这里所谓的武官还是属于广义上的朝廷系统,与暴走的征夷大将军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