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吃光光
罚你重新研究一次长平之战 XD
信息素的东西算是重点都有抓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8Pw_rGwpM
1.
赵军当然有可能突围!
但秦军当时在干嘛?
秦国得知赵军主力已被合围,粮道已绝,秦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黄河以北,太行道以
南,故魏韩地,时已属秦),赐所有郡民爵一级,命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
平前线,遮绝赵国救兵及粮食。(懒得打字,引用WIKI)
人家秦国知道这仗是国运之战,动员最大力量就是要打爆赵国
被围的赵军还有十万多,秦军数量仅是相近而已,没有辗压
秦军除了是靠防守上地理优势才没被突围
最主要也是国君去强制增兵增加后方人数
毕竟防御除了第一线,后方还要有预备队
用纵深防御的方式,层层设防,预防对方单点突破
2.
板友推文说李牧为啥不从北方南下,关键时刻一击肯定会扭转战况
这里要注意,赵括是被围"46天"以后才死的,不是一个礼拜
这46天中间就是那关键的时刻,而赵军发动的救援部队明显不够
不要说李牧了,倾邯郸之力动员去打,学秦军把15岁以上的民众都征召
难道不能救出赵括跟他的主力? 甚至有没可能反过来歼灭秦军?
我认为关键就在于赵国国君上下
他们对
a. 敌国消息跟情报掌握度
b. 长平的即时战况
c. 自己国内的掌握度
这上面三点,他们都没秦国那么好
而从头的外交战开始看
赵国上下本身对战争的概念就输给秦国太多了
这场战争最后秦胜赵败,追根溯源在那观念上的差异
不然赵军是防御,秦国是攻击,照理论上是很难打赢的
3.
大家都很在乎长平之战的战果
但其实后面也是很精彩
白起主张当下就要打下邯郸
但范雎担心他危害到自己地位,进谗言,所以秦王才罢兵
但事实绝对不是范雎几句话如此简单,秦王又不是白痴
a. 秦军自身打了这么久,又要应付赵国精兵突围,也死伤惨重
秦军杀降本身就是因为他们也养不起降兵
不然秦国已有总体战概念,他们是很重视土地跟人口的
b. 军队要更深入赵国境内,补给问题会更大!
若北方赵军不顾一切南下把深入赵国的秦军围歼
那长平之战立刻会从惨胜 => 惨败
c. 秦军歼灭赵军除了赵军本身因素
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外交战够成功,但这个外交战的效果不能长久
白起判断秦军可以迅速歼灭赵国,其他国家不会立刻来救赵国
但这边有个很大的问题:歼灭 =/= 统治
只要战争时间稍微拉长,秦军的风险就会几何级数升高
也许照白起的策略可以占领邯郸,但是
*赵国的王室跟剩余的有生战力,有没可能暂时避战逃走?
*赵国如果在覆灭当下,不要说什么防守北方东方了
这些部队拉回来一些,配上逃走的有生部队战力
在秦军本身也已经无力的情况
要再次歼灭剩下来的部队,没那么简单
*占领后秦军有办法好好统治该地并获取资源?
照纪载赵军十室九空的情况
代表占领邯郸并没有办法好好的获取该地的资源(人力,粮食...etc)
所以秦国还是得从本国输送资源A来把剩下的战争打完
那秦国如果有那么多余力的话
我觉得他们也不会想在长平之战打到惨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