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记王子)》之铭言:
: 唉呀。
: https://reurl.cc/j8rQ1L
: 上面这是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元代铜铳附砲耳。
唉呦~ 这次回击力道怎么弱弱的XD
感谢古大师对元代史的支持!! 这次从大明跳到大元了~
有空可以多多探讨蒙元史!!
大元火炮发展不简单啊!!
但是就如我上篇所说,这砲耳恐怕不是转动用的喔!!
不是圆柱形喔!! 我放大给你看!!!
https://imgur.com/LF3ZaDb
https://imgur.com/WYujtDq
怎么看都是有棱有角耶~~
: http://tech.sina.com.cn/d/2005-10-20/1303744237.shtml
: 上面是2005年怀来出土、明中前期的火砲。新闻写71门,我
: 查后来的保存报告是写69门。新闻照片明显也是带砲耳的。
唉呦~ 这次怎么变新浪网文图???
唯一带砲耳的,看起来被分类出来了,跟后面那一大堆可能不同年代喔!!!
而且新闻年代也没写清楚那些是明代中前期啊
加上砲耳形状太模糊了~
这真的闲聊参考一下就好~
我就不予置评了!!!
: 另外1978年出土的宜宾大铜砲,形制与之前提到的洪武十年
: 大铁砲差不多,一样还带两对共四个砲耳。因为铜砲上没有铭文
: ,目前认为是比洪武年间稍晚、明代前期的铜砲。
: 至于形制与洪武大铁砲相似、但只带一对砲耳的常州铜砲,
: 也不是孤例;Sun Laichen在〈Chinese-style gunpowder weapons
: in Southeast Asia〉中就提到过一门越南河内历史博物馆的藏品
: ,形制与洪武铁砲接近,但只带一对砲耳。
: (见《New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 of Southeast Asia Continuing explorations》, pp. 84-85)
: 欸所以说呢这样看下来明代火砲使用砲耳的情形并不像某先
: 生所说的存在断裂的状态,其实还是可以找到中间例证。也不像
: 某先生所说他不是圆柱形砲耳所以不算,实际上,元代的实例已
: 经是圆柱形的了(维基上的侧面照片):
: https://reurl.cc/0jW4kK
圆柱形的了??? 来,古大师,我再放大给您看!!!!
https://imgur.com/IxC0d7R
我怎么看都觉得像六角形啊!!!!
: 换言之,除了锈蚀、缺损等可能性之外,也有别的原因影响
: 这些大型砲(元代的实例尺寸很小)不把砲耳铸成完整圆柱。当时
: 的火砲是以泥模铸成,砲成之后泥模损坏,就不能用了。其次,
: 这类型大型火砲使用石弹,需要石匠去刻削。也就是说,无论是
: 火砲本身还是砲弹,工匠抵达战地之后就地制作会比先作好再运
: 输省事很多。这种环境下部分工艺偷工减料可以理解,反正可能
: 也就只用这回。
: 至于明中叶以后为何许多火砲实物上没有砲耳呢?主要原因
: 是应对北方的游牧骑兵时,较大型的火砲主要用在零距离射击拒
: 止敌人上,而较小型的火器则可以依托战车提供的屏障开铳眼,
: 所以对支架的需求没那么大。举例来说,16世纪后半欧洲流行的
: musket,也是步兵带了个简单支架完事,并不需要多复杂的铳架。
感觉古大师还是认为有砲架砲车,灵活度不高??
没有关系!! 来看段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PmEZBgC2Q
看完觉得操作轻松自如啊!!!
尤其是调整射角那段,轻松又快速!!
看完身心都愉快起来了!!!
: 即使如此,1450年以后设计的明代战车中,有不少实例都还
: 是带有可任意旋转的铳架与砲。比如说成化十三年(1477)的“火
: 雷车”,就是“中立管心木,安置转轴,上设神砲”(《明实录》
: 成化十三年十二月丙申)。
这看起来是讲直立中心木,让砲左右旋转。
不要说明代,宋代旋风砲就是这样了~
也看不出跟我们的讨论有啥关系!!
https://imgur.com/Z7TVKfz
: 弘治十三年(1500)设计的战车,则说是“有曰虎尾砲者,置
: 于车厢角柱之上,四面随贼所至,移柄而击之。有曰将军砲者,
: 置于车厢之中,候贼众冲突酌量击之”(《明实录》弘治十三年七
: 月戊辰)。可见设于支架上活转、随打零贼的是小铳,大砲则用来
: 阻击大波袭来的敌军。成化十九年(1483)余子俊设计的战车也是
: “砲四个,车箱内安三个,虎尾上安一个”(《余肃敏公奏议》)
: ,一样是三门火砲用来拒众,另外一门零敲碎打。
我文献看到的图就都没有砲耳XD 怎么办??
https://imgur.com/J6TePUR
https://imgur.com/XwpzuuS
: 换言之,明代中叶使用铳架的火砲在文献(其实明代早期的
: 《火龙经》中图片也不少,但因为在明代这本书是抄本,附图一
: 般都画得很潦草,而且《火龙经》传抄的过程中多加了许多中晚
: 明以后的内容,定年比较困难,只能照火砲形制来推断)中并不难
: 见,不需要等到佛狼机(大约1520年代以后,也有学者认为在1510
: 年代)出现才来技术转移。当然这些支架未必都在铳身上铸砲耳
: ,毕竟把铳身安在铳床上直接在铳床上开眼插入支架也是可以的
: 。不过元代出土的实例已经说明,就算要在铳身上加铸铳耳,也
: 没什么问题。
要加什么都没问题啊!!! 问题是功用跟别人不同啊!!
其实,佛郎机那种上下旋转机制,欧洲很早就有文献提到囉!!!
看看下面这张:
https://imgur.com/kaw8M7C
巴伐利亚图书馆古文献插图,看起来是1410~1420年间的古书图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