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Neel Kearby和他的348战斗机大队

楼主: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20-11-22 09:07:36
长文警告!
转载来源: 德国空军吧 https://bit.ly/2J0p9uw
原作者: MystBT4
原作者参考资料:主要以Michael John Claringbould的P-47D Thunderbolt vs Ki-43-II
Oscar New Guinea 1943–44为主体。
本文以460战斗机中队的Jim Curran为第一人称记叙,460中队在南太战役曾一度临时划到
348大队序列,348大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战绩最强的P-47大队,在二次大战中美陆军航
空兵有36位飞行员获得荣誉勋章,科尔比(Neel E. Kearby)是这其中一位。
Jim Curran在43年7月从航校毕业后就进入了一线部队460战斗机中队,他们当时在美国本
土乘坐B-24从旧金山,然后转场夏威夷,在经过长途飞行到达约翰斯顿环礁,位于夏威夷
西南方向的波利尼西亚群岛,此时距离从美国本土出发已经有36个小时,这里距离夏威夷
有800英里,然后又从这里转场到基里巴斯的坎顿岛(Canton Island)机场,停留一夜后再
转场飞往斐济群岛的苏瓦,在飞往苏瓦的途中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在这里加油休息后
再度飞往新喀里多尼亚的诺美亚,还剩下最后一段到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的航程,经过7次
转场飞行终于到达代号“鹰农场”的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基地。7月22日我们收到了第五航
空军的调动命令,通知要前往新几内亚前线参战,临时划给了348战斗机大队,而当时这
个大队的队长就是Kearby中校。
当时担任第五航空军司令的肯尼(George Kenney)在43年8月这样评论Kearby “这个黑
发的德克萨斯人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眼神敏锐,给人很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像把
钱存在银行一样,2分钟后他开始自我介绍,他想知道到目前为止谁击落日本人的战绩最
高,你能感觉到他只想知道必须击败谁”。
第二天,一艘航空母舰抵达鹰农场附近的码头, 航母甲板上装满了P-47战斗机,全部包
裹在防护罩中,以进行长时间的海上运输, 飞机很快被卸下拖到基地.来自普拉特.惠特
尼、寇蒂斯电气和共和航空公司的技术人员像变魔术一样为这些飞机做准备测试,这些
P-47是全新的没有飞行过的,因此螺旋桨和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要同时安装调试好,因
为当时没有专业的美国试飞员去测试,这些工作由澳军人员作业,他们在试飞这些战机时
要以低功率运转磨合引擎,每架飞机测试时间长达10个小时,就类似一辆新的汽车开始上
路前要低速试跑一样,这样的作业既费时又乏味。
肯尼当时说“在第五航空军内部,从怀特黑德(Ennis Whitehead)到伍兹史密斯(Paul
B. Wursmith)的所有人,除了那些刚来部队啥都不知道的新人,没有人会认为,P-47适
合作为战斗机使用。除了P -47载油不够,谣言还说这种飞机需要很长的跑道才能起飞,
在俯冲中很难重新拉升,机动性差,起落架不坚固,还有发动机不可靠。”
在还没用P-47证明其能力之前,我们经常在军官俱乐部被同行的澳大利亚飞行员当做笑话
,他们当时已经换装了超级马林喷火,这种战机已经在英伦空战中证明了自身出色性能,
比水牛要强的多。为了回应澳军飞行员的嘲笑,在这些新飞机结束10个小时发动机测试后
,我们在RAAF基地给他们安排了一场永生难忘的飞行表演,我的朋友Bill Cooley驾驶一
架P-47以接近600英里的俯冲速度,在冲过澳大利亚飞行员值班室时,吹爆了屋顶上的无
线电天线。
“无论面对什么对手,P-47都有8挺机枪,在任何高度都比零战速度更快,所以P-47就是
个万金油,执行任何任务时我都乐意优先派他们去”休恩半岛战役时肯尼曾这样评价
P-47.肯尼在P-47到达鹰农场时曾特意去走访了下,他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Kenney,
George C., General Kenney Reports.New York, NY: Duell, Sloanand Pierce, 1949,
reprinted by Office of Air Force History, Washington, DC, 1987. )如下:
“然后我去了鹰农场,我发现这些战机没有装备可抛弃式副油箱,没有副油箱意味这他们
没有足够的航程进入战场,我给阿诺德(Henry Harley Arnold)打了电话叫他尽快搞点
过来,最好是马上空运,一周以后我们收到了2个副油箱,但是发现除了装载油量不够,
这个副油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装才能顺利挂到飞机上,而且紧急情况下不好在空中抛投
,于是我们2天内自己设计制造了一个,在各种角度下进行了测试,结果很满意,可以在
几分钟内不对飞机进行改装下迅速完成挂载,我让澳大利亚的福特公司生产这种副油箱,
但距离这个副油箱装备实战还需要1个月时间。”
460中队是在8月的第二周准备好参战的,转场到汤斯维尔,再部署到莫尔兹比的杜兰德机
场,460的加入使得348大队成为四中队编制(已参战的340,341,342中队),一个中队有
40名飞行员,另外250名地勤维持战机的正常作战状态.但实际上我们中队的人员是被拆分
和这三个中队一起行动,8月21日我在内的几人被派往341中队,341中队在7月底接收到了
25架P-47D,他们是接替原来驻守在杜兰德机场的35中队。8月26日,我开始执行第一次战
斗任务,随后总计执行了18次战斗护航,主要是担任护航运输机越过欧文斯坦利前往特希
利特希利机场(Tsili Tsili Airfield (TSI))的中低空境界任务,有一次轰炸莱城的护航
,和一次科科达小径的任务。
我在加入341中队时,陆军在欧文斯坦利山脉的东坡拉姆山谷设置了一个观测点,我们称
那里为特希利特希利,那里距离日军的地面部队前线很近,在当时新几内亚的东北部日军
沿着海岸线控制修建了很多机场。
包括肯尼,还有五航的副司令怀特海德到第五战斗机司令部的司令伍兹史密斯,这些空军
将领当时都希望新几内亚有更多的P-38单位投入作战,而不是需要一两个大队的P-47,他
们对P-38信心更多是因为P-38的航程更大且在这一战区已有对日军的成功经验,与其相反
,P-47实在是太耗油,在巡航速度下一个小时要烧掉60美加仑航油,全功率时每小时耗油
量会达到惊人的300加仑.
就在大多数人对P-47不满时,348战斗机大队长Kearby是P-47的坚定支持者。当时的P-38
飞行员迪克·邦(Richard Bong绰号Dick)已经击落了16架敌机,证明了P-38的威力。
Kearby认为P-47和P-38一样好,甚至更好。因此他挑选队内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主动寻找日
军交战(我不属于这一类,因此从未受邀参加此类任务。)Kearby本人也执行一线战斗任
务,很快就赢得了许多胜利,当时他展开了与迪克·邦的比赛,由于他的表现改变了上层
将领对P-47的看法。
1944年1月6日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颁布了授予Kearby荣誉勋章的嘉奖令,内容如下:
“由于在1943年10月11日与新几内亚韦瓦克附近的敌人发生交战时,其英勇和果敢的表现
超出了行动本身范围,授予美国陆军航空兵Neel E. Kearby上校荣誉勋章,Kearby上校自
愿率领4架战斗机对在韦瓦克坚固防御的敌人基地进行侦察,在观察了四个机场的敌方设
施并获取重要战术情报后,他看到一名敌方战斗机在他下方,进行了一次俯冲攻击并将其
击落后,由他带领的这只四机小编队随后目击了大约12架敌轰炸机在36架战斗机护航下编
队飞行。尽管他的这次战术侦查任务已经完成,而且燃料已不足以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敌
我双方的数量比例是12:1,但他发出了编队进攻的信号,他带头俯冲扎进敌机群中,连续
击落3架,在观察到他的一位友机遭到2架敌机追尾,他随后又击毁这两架日机。随后大量
日机开始围攻这架单独的P-47,他多次依靠机动躲入云层,空战结束后他召集了队友并带
领安全返回基地,在这次行动中当日击落6架日机,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完成了任务以外的
任务。”
*根据Myst大从日本文献的资料对比,可以确定Kearby击落的日方飞机其中一人为第十四
飞行团长寺西多美弥中佐。
https://imgur.com/ZAxUM3W
10月10日这天,尽管厚厚的乌云笼罩了目标上空,348FG还是努力第一次尝试袭击韦瓦克
,第二天大多数队员在执行护航运输机去Marilinen任务时,刚刚得到晋升的Kearby上校
召集了三名有经验的飞行员去韦瓦克,这四人组包括未来的王牌John Moore上尉(当时担
任341中队作战指挥军官)担任他的僚机,Raymond Gallagher(342中队长)和未来的王
牌Bill Dunham组成了另一对双机编队,他们在0730于沃兹机场起飞,转场到Marilinen加
油后在0930起飞直奔韦瓦克,在1105,目标上空天气不错只有很少的云层,Kearby下令抛
掉副油箱,在当时的韦瓦克基地,日军第24和第59战队已经撤离,只剩下第十三战队的先
遣队有约15架Ki-43,第68战队装备有10架Ki-43II和4架Ki-61,原本68战队会和第78战队
在第十四飞行团长Tamiya Teranishi下配合出动,但第78战队临时调回马尼拉,战斗机飞
行员的短缺迫使寺西这样级别的军官也不得不在10月11日这天升空作战。
当天最早是寺西带领的3机奥斯卡和Akenori Motoyama的单机Ki-61编队,30分钟后,大批
来自13和68战队的Ki-43起飞寻找入侵的P-47编队,就在室内寻找美机的时候,Kearby的
编队正飞行在24000英尺高度,对下方的室内编队活动是一清二楚,他在俯冲中对这距离
300码的日机编队领机开火,这架日机在爆炸坠海前没有采取任何意识的规避机动,这一
战果被当时四机编队的另3名米飞行员当场目击确认,随后Gallagher开始追杀剩余2架日
机中的另一架到外海,另架日机躲到云层中Dunham在其后紧追不舍,在击落第一家日机后
的Kearby重新爬升到了更高26000英尺高度获取更广的视野,现在Gallagher在忙着追逐那
架日机也不知去向,其余美机决定在回航集结点时和他再汇合,就在这时Dunham警告有更
大规模的日机编队在接近,大约有12架日机在15000英尺高度离岸12英里方向巡航,这些
都是来自13和18战队,在后面还有18架Ki-48在5000英尺高度正在返航,像是从另外的机
场转场飞往Boram。
Kearby驾驶P-47保持在日机编队后上空8000英尺高度,当时这些Ki-43被误认为是A6M2和
M3,而且数量也被Kearby夸大,他再次故技重施,从高空俯冲一击脱离下方日机编队领机
,这架日机在第一次俯冲中就从编队中被击落,坠向新几内亚内陆丛林,第68战队第一中
队长Shigeru Koyama成为了Kearby的第二个牺牲品,随后Kearby朝另一队4机Ki-61编队俯
冲,相比敏捷的Ki-43,Tony的速度更快,随着空战高度的下降,P-47的速度优势和机动
性下降,双方一系列的接触后都选择撤退,在美军宣称的照相枪记录中,除去最早的两架
Ki-43被击落后,还有7架Ki-61或Ki-43被击落,美军官方的宣称记录里,John Moore打下
了2架, Dunham打下了1架,另外的6架由Kearby承包。由于当日Kearby的出色表现他后来
被授予荣誉勋章,但事实上对比日军记录,当日IJAAF只损失了2名飞行员,他们当时驾驶
的都是Ki -43,室内的阵亡对当时韦瓦克的日军是巨大精神打击,室内深受部下爱戴,有
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判断力,而且室内是个很有修养的空军军官,他爱好西方古典音乐,是
陆军大学的作曲家,在日本这样主要是神道教和佛教教的国家,寺谷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
徒,周日经常会在驻地参加礼拜。
接着补充点Kearby和348FG战前的情况:
Kearby 1911年出生在德克萨斯州北部靠近俄克拉荷马州界的威奇托福尔斯,在阿灵顿就
读高中,后来到北德克萨斯农业学院学习,1937年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获
得工商管理学位。Kearby从小就对航空着迷,通过帮助清洗邻居的私人飞机体验了人生第
一次飞行,他的兴趣不光是飞行而是空战史,他有一个相册,收集了一次大战期间那些王
牌飞行员的相片,并梦想有一天成为像他们那样,一毕业后就选择去了陆航,在1938年2
月成为陆军航空兵正式飞行员。
在地面上Kearby看上去是个很平易近人的人,但是到了空中就像一头老虎,从最早在德州
航校接受AT-6的训练飞行,到二战爆发的第一年在巴拿马驾驶P-39战备巡逻,人人都知道
他是把飞行看做个很严肃的事情,而且个性好斗。一坐进驾驶舱,他就变得非常专注冷静
,善于研究战术,是个天生的领导者。当1942年10月离开巴拿马调往马萨诸塞州的韦斯托
弗基地接管新组建的348战斗机大队时,在短短四年时间Kearby就从学员升至陆航少校军
官。
348大队成军时装备训练的是塞维尔斯基制造的P-47,训练战术是为了赴欧洲参战高空护
航,P-47追求火力防护,结构结实耐操,装备了一台很大的发动机,为此牺牲了机动性,
这样一架重达7吨的外观像是水桶一样的机型,被当时很多飞行员认为是不适合机动空战
,起飞速度较慢爬升率也算不上优秀。但Kearby却看到了这架飞机的优点,他认为这种重
型战机的8挺机枪火力凶猛,坚不可摧的机体强度可承受高速俯冲,适合于冲击任何对手
的密集编队阵型,他带领348大队在韦斯托弗基地一边熟悉P-47的性能,一边演练未来对
德军的高空护航作战,到了43年5月这个大队已经做好了赴欧洲参战准备。
到了43年中期的西南太平洋,肯尼将军手下的P-38机队凭借速度机动航程已经开始统治东
部新几内亚的天空,而在不到一年前装备的都还是P-40和P-39,在348大队到来前,依靠
P-38的大航程扫荡五航已经逐步夺取巴布亚半岛北部的制空权,并且在日军重要据点莱城
的东部建立了前进空军基地,随后在俾斯麦海空战中又粉碎了日军企图增援莱城的行动,
尽管取得了这些战果,但是近一年不断的消耗也使得五航需要新的兵力补充,很多单位因
为机械故障出动率很低.自从肯尼接手第五航他一直没有机会去华盛顿,这年3月他第一次
去往华盛顿,拜访了陆航老大阿诺德,目的就一个要更多的人和飞机。
满怀希望的肯尼在阿诺德那里得到是失望的消息,阿诺德告诉他在盟军即将的战略中,西
南太平洋的作用只是次要位置,阿诺德的原话是on the back burner。对德作战才是马上
要上的大餐,美军即将在西欧对德国展开大规模战略轰炸,陆航的资源将向欧洲倾斜。这
可不是肯尼想要听到的消息,也不是他愿意接受的决定。为此他继续停留在华盛顿努力,
在3月22日,就在肯尼准备回莫尔兹比的前10天,他被叫到阿诺德的办公室,阿诺德说“
他把他手头能找的到都已经挤干”给了肯尼以下援助:
1个新的重型轰炸机大队
2个半的中性轰炸机大队
3个战斗机大队
这三个战斗机大队中一个就是P-47大队,肯尼的原话是“No one else wants them”。
肯尼表示尽管他听说过一些关于P-47的负面消息,但是阿诺德能给他啥他都要,也没得挑
三拣四。就这样原本训练要去欧洲的348FG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太平洋战场,当时恐怕没有
人能知道这个单位后来会成为美军太平洋战区最凶悍的P-47单位。
就在肯尼离开华盛顿2天后的4月3日,一直忙于部队的Kearby获得了久违的休假,7天的假
期给了他和孩子还有妻子维吉尼亚难得的相聚时间,他亲切的称呼维吉尼亚“Ginger”,
后来Kearby的P-47战机的机头上就是他妻子的暱称“Fiery Ginger" ,到了4月9日假期结
束后,348大队开始准备海外部署。
https://imgur.com/P5vFWHk
https://imgur.com/04NvFWE
Kearby和他的两位"伴侣"
在30天内,348FG被调往纽约的Shanks军营,为出发前做最后的准备,5月14日飞行员和飞
机都开始登船,担任运输的是陆军的Henry Gibbons号运兵船。5月21日运输船通过巴拿马
运河,到了这个点,船上的人员才知道他们不是要去欧洲而是去太平洋参战。
Kearby是在6月20日到布里斯班的五航司令部向肯尼报导的,当日大队的地勤人员正搭乘
C-47运往汤斯维尔,肯尼对这位美军大队长印象十分深刻,不仅仅是因为Kearby非常丰富
的飞行履历(当时他已经有高达2000个飞行小时数),而是谈话中这位新任指挥官对战斗
的渴望。他们从第一次见面就因为有些问题有争执,但后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Kearby小时候崇拜那些一战王牌,而肯尼参加过一战的一线空战,或许从这位后辈身上,
肯尼已经看到了他也具备类似一战中艾迪‧瑞肯贝克(Eddie Rickenbacker,此人是一战
王牌且还打过二战)或者弗兰克.卢克(Frank Luke)的潜质(现在亚利桑那的卢克空军
基地就是以此人命名),这两位都是陆航拿过荣誉勋章的人物。
在前文肯尼提到的对Kearby的印像中提到了一句“他只想知道必须击败谁”,在此解释下
当时的情况,也就是在这次2人见面中的谈话,当时的肯尼手下已经有3位王牌飞行员在竞
争,分别是乔治.韦尔奇(George S. Welch),这位在珍珠港时就宣称击落了四架日机
,此时还在继续作战。在Kearby到肯尼报导时,他的宣称战绩是9个,汤姆.林奇(
Thomas J. Lynch)和理查德.邦(Richard Bong)当时都是并列11架战绩,看上去这两
人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而前不久那位一战打下26架战机的瑞肯.贝克刚刚访问过五航
,和肯尼提过看看谁能打破他本人的记录,显然这三位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当还没正式参
战的Kearby第一次去肯尼那里报到时就直截了当的问他必须得击败谁才能拿到战绩榜第一
时,肯尼对这位年轻的中校当然是印象深刻。
此时348FG已经在汤斯维尔做好了随时参战的准备,但是除了在组装飞机副油箱这些技术
问题等待外,第五战斗机司令部对何时派他们去新几内亚一度有些犹豫,肯尼回忆了以下
内容:
“我对Kearby说你们要不换装别的飞机去打,要不就打道回府,你知道这飞机非常耗油。
所以得想办法让它能多携带点油。特别是阿诺德已承诺了我,如果是五航后续需要更多飞
机,你们愿意飞P-47的话,那或许这段时间我们要多少他都能帮忙搞点过来。”
“我还告诉Kearby,现在事实就摆在这里,来到这里的人都很喜欢P-38。如果你能证明
P-47哪怕一次也好,能像个战斗机那样去作战,或许他们对这种“水桶”的看法会有改变
,也许会有更多人愿意试试它。”
“我还告诉Kearby,乔治·普伦蒂斯(George Prentice)中校今天下午会从新几内亚过
来这里,我们在安伯雷机场已经训练好了一个新的P-38大队,普伦蒂斯会带他们上手,他
可能今晚要搞个Party庆祝下,你今天先不要和普伦蒂斯靠近,最好晚上早点上床睡觉,
明天早上一早第一件事情就是跳进你的P-47座舱去安博雷机场和普伦蒂斯来一场模拟空战
,Kearby当时除了飞行小时数丰富,而且他也是当时在P-47上已经驾驶过几百个小时,没
有人能比他还熟悉那玩意的性能。普伦蒂斯是一名非常优秀的P-38飞行员,不过老实说,
我认为当他接受Kearby挑战时,最好还是小心谦虚点不要自我感觉良好。”
注:George Prentice是何许人物,他就是475战斗机大队的第一任大队长,475战斗机大
队是太平洋战场中P-38战绩最高的单位,就是在这个时间左右在昆士兰的 Amberley机场
组建。
第二天清晨在安博雷机场上空这场内部solo大战中,Kearby驾驶的P-47多次模拟击落
Prentice的P-38,肯尼赢了这场对赌并对结果满意,结果已出来继续重赛的意义已不大,
在后面的重赛中,Prentic状态极佳扳回了一程。不管怎样P-47已经证明了可以和P-38一
战,这已足够,没有人再怀疑飞机本身性能的问题。在7月的最后一周348FG被部署莫尔兹
比,Kearby开始加入王牌序位争夺,在7月26日,理查德邦一天之内宣称记录了4架日机,
2天后又击落一架,战绩升至16。对于刚到的348FG由于任务的安排,他们最初执行的都是
些平淡无奇的任务,没有那么多和日军正面机会,考虑到P-47的起飞速度慢,当时雷达能
提供1个小时的预警,所以P-47被安排最适合的莫尔兹比港的截击防御任务,一个小时的
预警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占据防御时有利位置。
莱城的位置已不适合作为日军大规模兵力集结地,从8月的前2周,日军的增援兵力陆续集
中到了以莱城西部的韦瓦克为基地,五航发动了以韦瓦克为重点进攻战役,使得内部王牌
飞行员的竞争更加激烈,8月20日出现了一位P-38王牌新星,来自8FG的汤米.迈克盖尔(
Tommy McGuire)开始登场,由于邦错过了8月中旬开始的对韦瓦克的行动,他在7月28任
务时受伤回到澳大利亚休养而错过了整个8月行动,汤姆林奇趁这机会把战绩慢慢追上来
,于8月20日击落2架,次日又击落一架,战绩达到了14机,只落后邦2机。
在整个8月因为作战任务的不同,348担任防御莫港和执行一些简单的护航,并没有像其他
单位那样直接前往韦瓦克参与空中扫荡,所以整个大队的战绩并不突出。
在10月11日这次任务结束后,Kearby一降落到机场就向肯尼做了任务报告,肯尼向麦克阿
瑟做了汇报,并且对麦克阿瑟提了如下建议“战争进行到现在,迄今为止只有一名美军飞
行员在单次任务时创下了官方认可的击落5架敌机的记录,而这个飞行员还是海军的,被
授予了国会荣誉勋章,如果这次我们能从另外3名飞行员得到目击证明,再分析照相枪胶
卷后,如果确认Kearby也有5架或者更多战果属实的话,我想推举他授予荣誉勋章。”,
麦克阿瑟则同意肯尼的看法,一旦战果被确认属实,他会把这个建议转交给华盛顿方面,
两位都对Kearby这天创造的史无前例的战果表示了祝贺。
统计至10月11日这天韦瓦克上空的这场空战,美国陆军航空兵总计只有16人获得荣誉勋章
,其中有8位已经得到正式颁布嘉奖。但是全部是轰炸机单位的飞行员或者机组成员(特
别要提下的是这里面的摩根.汉密尔顿和戴马斯.克劳是陆航唯二不是因为在空战表现杰
出获奖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陆航战斗机飞行员拿过这项荣誉的,而同期的海军战
斗机飞行员已经有奥黑尔和约翰鲍尔斯拿过,这两位当时已经是战死或者失踪,海军陆战
队飞行员就更不必多说了,有战争初期在威克上空表现神勇的亨利.埃尔罗德,也有在中
途岛战役驾驶复仇者撞击三偎号重巡壮烈牺牲的理查德.弗莱明,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更
是涌现了几位陆战队猛人,他们在42年冬季就已经拿奖,这群陆战队中的一位叫做乔.福
斯的在回国拿奖时,就已经追平了陆航一战的王牌记录保持者瑞肯贝克的26架记录。事实
上在二战时期,只有3位荣誉勋章获得者登过时代杂志封面,其中的两位都是海军陆战队
的飞行员(约翰.史密斯和乔.大众),他们都是在瓜岛战役前期表现突出。
当然陆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单位也有英雄诞生,无论是从巴兹瓦格纳到理查德邦,从战争开
始,这些人已经把数百架日机要么击落在丛林,要么打沉在海底,但就是不知道是啥原因
,陆航还没有一个战斗机飞行员拿过代表最高军事荣誉的荣誉勋章。
虽然说Kearby创下了单次升空行动击落6架日机的记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荣誉勋章的申
请难度是很高的,并不是谁宣称的多就能拿的 。比如就在一年前的1942年10月26日,一
名叫做斯坦利‧韦塔萨的海军飞行员在圣克鲁斯海战保卫大黄蜂和企业号时,一举宣称击
落7架日机,还有就在Kearby这场史诗空战的2天前,他在本土时认识的好友威廉.莱弗雷
特在地中海战区一举宣称击落7架敌机,但是这两位超级王牌从来没有获得过荣誉勋章。
注:在Kearby之前的这名海军战斗机飞行员就是Edward H. 'Butch' O'Hare,奥黑尔是列
克星敦航舰下VF-3的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这位拿到荣誉勋章的成名之战是在42年2月20日
在空防航空母舰,面对日军第二波轰炸机轰炸时,驾驶他的白色野猫于单次行动宣称击落
5架一式陆攻,成为海军第一位战斗机王牌,现在芝加哥最大的奥黑尔国际机场,就是以
他名字命名的。
关于这些战绩,文中都注明了只是单方面的宣称战果,这里不讨论实际战绩的真实性,能
不能拿荣誉勋章,战绩只是其中参考的标准,但不是唯一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Kearby被授予荣誉勋章,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有部分人提出的质疑
也是有其道理的,比如在SWPA战区,只从宣称战绩来看,和Kearby当时一起的还有邦.林
奇和韦尔奇,这四个人中为什么是Kearby首获这样的殊荣?
这四人中只有后来的邦是在宣称达到40机时,在44年12月莱特战役期间受奖晚了有1年多
,韦尔奇只是被阿诺德提名过荣誉勋章,提名和批准是两码事,最终只是得到了陆军的功
勋十字章,在陆军中这一荣誉比荣誉勋章还是要低一个等级,35FG的林奇也一样没拿过荣
誉勋章。而在当时的战绩排名中,Kearby并不是最突出的,因此有人认为Kearby靠的是和
肯尼特殊的私人交情,不可否认肯尼对Kearby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肯尼在自己的回忆录
中正如前文所描述的对这位军官有非常好的印象,但楼主认为战绩标准是荣誉勋章参考的
重要条件,但是它有个几点其他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鼓励英勇拼搏,自我牺牲,临危不
惧这几项精神,而且最终评估的是令人信服的军人服役表现,对比下Kearby的确不算战绩
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但在大队长级别这样的军官中,他在实战中表现的进取精神,无
论是为自身设定的个人战绩目标,还是带领348FG这样一个集体单位在前线的表现,更或
是依靠个人能力改变了战区指挥官对某种战机的看法,在这些综合表现中邦,林奇和韦尔
奇都无法做到Kearby当时的影响力。这点直到他令人惋惜的过早阵亡,相信都不会改变。
不能认同因为肯尼关系就受奖的理由还有,那就是最终颁布奖项的时间是1944.1.6,距离
因为此战而被提名的时间已经有3个多月时间,如果只从战绩宣称上来对比,那么我们应
该看下这段时间或者最终批准获奖时的战绩争夺,而不是当时被提名的时候来排序,提名
并不代表就会被批准,难道不是这样吗?
可以说当时只有两个人在争夺谁才是SWPA陆航战斗机王牌的No.1,那就是Kearby和理查德
邦,10月29日,邦击落2架,11月5日再添一架,凭借21机已经是当时五航全军的第一王牌
,肯尼答应邦打下第20架就可回国休假,抓住这一机会,Kearby开始追赶,肯尼也给他敞
开了绿灯,允许他不受行动限制采取自由猎杀,可以前往他任何想去的空域,12.3日他创
造了自10月11日以来最大的战绩,当日在韦瓦克西北空域宣称击毁3架零战,12月23和24
日又分别击落一架,战绩因此达到了17机,1月3日拿到了双杀记录,随后在1月9日又拿到
了一次double kill,也就是说当麦克阿瑟把荣誉勋章挂到Kearby脖子上时,他在战绩上
已经追平了邦保持的21架。
面对手下这两人的相互竞争,肯尼开始有些忧虑,他试图要让Kearby放慢对战绩的追逐,
空战史上这样的竞争太常见,但是如果某一人超越了理智而将自身至于危险之中,悲剧就
会产生。肯尼尝试让Kearby越来越多去承担行政指挥责任,而不是去一线战斗。但这回肯
尼的努力失败了,他阻止不了Kearby想成为美军战史上最伟大射手的梦想,在二次大战后
,肯尼在回忆录里写到以下内容,他谈到了邦和Kearby这两人在性格上的差异:
“我真的是和Kearby说过这样的话,我叫他不要和那个挪威小伙子去竞争谁才是王者,邦
根本就不在乎谁才是第一,他永远不想参与这样的比赛,我不想让Kearby有一天用完他的
运气,从而抓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就只是让他的名字出现在战绩榜单的第一位,我告诉他趁
好就收手,比如当他驾机从日军编队中俯冲时,只要击落一架就赶紧回家不要再恋战,如
果他当时能听我的,他会活到现在,但是如果他想干掉第一架以后再折回来干掉第二架甚
至第三架时,他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Kearby对我说的话也点头同意,但是他
立过一个誓言,当他打够50架时他就会回家,我对他的目标就是每个星期只需击落一架日
本人就够了。”
Kearby中校本该听从肯尼的建议,但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太平洋战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射手。
此时退出有个人的压力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在44年2月大部分时间他几乎已放弃升空作
战,而是把精力放在教导新手飞行员上,努力让他们达到自己的水准。Kearby不仅在飞行
员中有很高的声誉,在起家乡的报纸都是家喻户晓,甚至受到当时好莱坞的电影明星约翰
韦恩追捧。到44年初,第五战斗机司令部有19个战斗机中队,其中11个装备当时最热门的
P-47,很少有飞行员再称呼这种飞机叫“水瓶”,Kearby的领导能力比自身战绩越来越重
要,因为有不断的新飞行员注入,348FG现在由这些有经验的老人带领新手,其中有一名
叫做乔治.戴维斯的年轻飞行员,在2月拿下2次宣称胜利并成长为新的王牌,这位在后来
朝鲜战争中死后被追授荣誉勋章。
但是随着邦的回归且也以自由身份游猎,Kearby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实际上邦并没觉得他
的地位收到了Kearby的威胁,假设邦和Kearby同时出动攻击同一架日机,邦或许会把胜利
让给Kearby,他不会去为这些争论,这就是邦的个性,他把空战当作是一种乐趣,只是在
玩,但Kearby却总要强迫自己向前,似乎是要证明些什么。随着五航对天空的统治力越来
越强,日机出现的机会也越来也越少,对Kearby来说意味着能寻找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他
和不同的大队一起出战,竭力寻找机会,在极少数遇到日军时,Kearby总会在这里和那里
宣称有可能击落,但这些宣称没有得到官方确认。
邦对待空战的心态使得他在2月15日又击落一架重回榜首,随着汤米.林奇也重回五航自
由猎杀,事实上汤米.林奇经常和邦组成双机去自由狩猎,现在太平洋战场上这三位最强
的陆航王牌中他们两位是合作出击相互掩护的,在3月3日,邦和林奇联合入侵了塔吉地区
日军领空,他们分别宣称2次双杀,这样截止目前,邦,Kearby和林奇的战绩榜是24、21
、17次击杀。
1944年3月5日,邦和林奇一早就出门游猎,这天相对比较平静没有啥大规模交战,他俩下
午1330飞到韦瓦克东南的Dagua,发现了一架孤独的奥斯卡,几分钟内林奇就射落了这架
日机,因此战绩已逼近Kearby,彼此相差只有1架。
Kearby一方面因为最近的运气不佳而沮丧,另一方面意识到邦只需要再击落2到3架日机就
可以追平甚至超越童年的偶像瑞肯贝克的26架记录,Kearby感受到了压力并要求自己得加
快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在有压力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努力使得自
己做到最好,但没有人当时给这样一定得做到的压力,上至肯尼下面他身边的每位亲密战
友,都竭尽劝说他要稳住不要像之前那样无畏冲入日军编队,似乎Kearby对他一直信赖的
P-47相当自信可以保护他不受伤害,其他飞行员在钦佩这位德州飞行员的才能的同时也会
担心,在空战中仅凭能力,决心和超人的意志并不意味着无往而不胜。
也许是受到林奇在韦瓦克找到日机的鼓舞,更多还是受到当天的事实压力,邦很快就要在
谁能最先超越瑞肯贝克的竞赛中击败自己,而之前一直落后自己的林奇现在居然也追上来
,中校决定当天必须升空,根据一些记录,当天Kearby一直驾驶的那架著名的Fiery
Ginger IV P-47还处在维修中,不屈不挠的中校硬是藉了另外一架P-47,关于中校最后乘
坐的是哪架战机,直到今天还有争论,最近一些资料越来越多指向,Kearby还是驾驶那架
著名的Fiery Ginger IV 执行了其一生中最后一次战斗飞行。
Kearby劝说Sam Blair少校和Bill Dunham上尉一起起飞去韦瓦克扫场,这两位跟在他后面
,他们在下午1630升空先是向东飞,就是2天前邦和林奇在塔吉地区各自宣称双杀的位置
,50分钟后沿着飞往塔吉地区航线时,Kearby在韦瓦克海岸线上空22000英尺巡逻时,发
现有一架Tony似乎正在接近Dagua机场,就和他以往对付日本人一样,他高速俯冲向那架
日机,但很快兴奋转成为失望,那架托尼飞机已经降落到机场,日军飞行员已经出来在地
面上,美军的空战胜利是必须要在空中击落,而不是击毁这样一架在地面的飞机。
Kearby和另外2架继续在日军领空巡逻,希望在天黑前能找到目标,突然无线电响起了
Dunham的声音“他们在那里,他们中有3架正在低空过来”,Kearby回应“我看见他们,
太棒了,VEE编队,抛掉副油箱,伙计们,让我们干掉他们”随着3架机鼻压下机翼下闪闪
反光已经用空的邮箱被抛掉,P-47机群开始俯冲,在不到一分钟之内,俯冲了近4英里,
在强大的重力加速度下引擎轰鸣不断加速,有3架日机就在丛林上空1000英尺盘旋,似乎
准备在Dagua机场降落,在Kearby和队友高速进入射程内,日本人也发现了他们四散分开
,Kearby把机头对准领头那家日机,在双方降到距地面高度200英尺开始开火 。
就在Kearby俯冲时,右后边出现了日军战斗机,Blair看到了左边似乎有2架飞机爆炸起火
,就在Kearby射击的同时,编队外围的Dunham也在开火,Blair跟在自己那家目标机后面
200码时开火,看见一连串子弹射向日机,由于高度很低,几秒钟内日机就爆炸坠向丛林
,为避开下面的丛林树枝,Blair架机倾斜转弯爬升,而Kearby此时正在朝右边拼命爬升
,他尾后跟着一架奥斯卡,显然美国人最先攻击的只是三架Nell(九六陆攻)或者Lily
(99式)而不是3架战斗机,在这3架日军轰炸机背后可能还有3个日军战斗机编队,每个
编队至少由3架日机组成,他们中有几架在Blair俯冲时就已经利用低空的云层跟在了
Blair身后,在Blair夺入云层规避时,他看见Dunham从被日机围困的Kearby正面迎头冲向
奥斯卡机群,就在这两架P-47迎面交汇的瞬间,Dunham看到指挥官的座机座舱盖已经打开
,然后这两架P-47都消失在彼此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内,Dunham驾机寻找和Blair汇合,停
留在这一日军空域依然存在风险,2架P-47不断爬升盘旋,仔细查看第三架P-47的位置,
在黄昏时逐渐昏暗光线下,没有任何中校的P-47踪迹被发现,由于油料已不足,两人不得
不返航,期待中校能成功跳伞到地面。
但事实并非如此......
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数十名美军飞行员站在机场等待,他们不断扫描著漆黑的地平
线方向,期待有那么一架步履蹒跚的P-47出现在眼前,坚不可摧的Kearby如果走了,那是
不可想像的。但是当南太平洋上空完全黑暗时,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中
校已经走了.....。
二战结束2年后,一个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研究小组在新几内亚北部海岸线PIBU附近的小村
庄发现了一架P-47残骸,根据询问当地人,有一名美军飞行员在飞机就要坠毁前跳伞,各
种说法都有,有的当地人说跳伞的时候高度很低,飞行员落地时就已经死亡,也有人说是
降落伞挂在树上死于枪伤.当地人把尸体就在跳伞地附近掩埋。
随后的2年,遗体头骨和部分骨头被找到并被标记为“不知名X-1598”编号,埋在位于马
尼拉的美军纪念公墓中,1949年,这些遗骨的身份最终被正式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
位获得荣誉勋章的陆军战斗机飞行员Neel E. Kearby中校。
1949年6月16日,Neel E. Kearby的遗体被运输机运回国内,六名中校飞赴德克萨斯州达
拉斯,担任这位二战传奇人物的抬棺人。
1949年7月23日,Neel E. Kearby被埋葬在达拉斯的希尔克雷斯特纪念公园(Hillcrest
Memorial Park)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Kearby和弗吉尼亚的三个孩子也因飞机失事而
死亡。
https://imgur.com/TjMipHo
Kearby的阵亡震惊了整个陆航,就在Kearby死后四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对Tadji扫场
时,邦惊恐的看见林奇从一架燃烧的P-38跳伞后死亡,在华盛顿的阿诺顿给所有战区的陆
航司令官写信询问是否有必要让战绩领先的王牌飞行员继续执行战斗任务,“这些飞行员
的损失会对整个国家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王牌飞行员,但当他们个人
的战绩比整个中队战绩还要重要的时候,也会失去他们。”
或许对此比较理性反应的是在英格拉新任的八航司令杜立德,他是二战首位获得荣誉勋章
的陆航人员,他在给阿诺德的回信中这样说“战争中涌现出英雄式的人物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大多数军官来说,优秀的永远只是那一少部分人,正是他们与众不同才会脱颖而出,
一线单位的指挥官必须要让自己的部下保持一流的作战水准和赢取部下的尊重,因此一部
分优秀军官在战场上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邦因为短时间内失去并肩作战的林奇和强劲的对手Kearby而悲恸不已,不过最终仍从阴影
中逐渐走出来恢复了自信,尽管他从来不把空战当作是一个和他人争夺战绩的比赛,但在
4月3日他又击落了一架,九天后又当日击落了3架,成为第一位以28架胜利超越瑞肯贝克
的飞行员,在战争结束前,总计获得40次胜利.
迪克邦不认为他是参加了一场为争夺名次的比赛,他只是做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该做的事
,就像瑞肯贝克所说的,在他看到卢克有更精湛的射术,更娴熟的驾驶技巧,更高超的空
战战术时,这些都迫使他要成为陆航最好的飞行员,他说卢克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好的飞
行员,条件是如果他能活的更久点的话。
如果是这样的话,迪克邦的角色就类似一战的埃迪·里肯巴克,人们可能会意识到Kearby
就像是弗兰克·卢克,一样的无所畏惧,精通技术,并竭力证明自己是最好的,正是这样
相同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卢克和Kearby在战场上的死亡,也正是这样相同的原因让卢克和
Kearby成为他们各自时代里伟大的飞行员。
从日方视角来看Kearby的最后一战。
对于日军,这天最忙的就是达瓜机场,第一次防空警报拉响时,77战队有有12架Li-43升
空;接着在0940响起了第二次防空警报,Kunio Matsumoto少佐又带领11架隼起飞,升空
后和第33战队汇合,到了1100所有战机都快返航返航,只剩下77战队第三中队长Yoshiro
Kuwabara大尉和2架僚机,这个3机编队遭到了上文提到的邦和林奇双机编队攻击,
Kuwabara本人和和另一名日军飞行员Mitoma司务长面对突然出现的两架P-38措手不及,只
有剩下的小队长Makao Miyamoto中尉在反击,这名日军中尉很快被邦和林奇集火攻击,在
1120被击落在达瓜机场北面外海。(日军记录的时区可能是东京时间),如上文说明的一
样这架奥斯克的战果被确认为林奇获得。这两架美军王牌机非常有经验,在击落这架日机
后他们暂时脱离交战区,准备第二次进入战场,在他们第二次俯冲进入战场时,奥斯卡在
低空相比P-38有机动优势,林奇和邦明智的选择分散爬升到高空,然后他们发现云层下方
6000英尺又有奥斯卡出现(其实就是Kuwabara和Mitoma这两架,他们当时还没撤退),林
奇在一次和日机迎面对冲时开火,报告这架日机在和他迎头对飞时,发生爆炸有一小块机
体击中其座机机身,由于没有友机邦在场目击,这架被官方确认为击伤,随后这两位王牌
选择脱离战场,这次接触林奇宣称击落一架另外击伤一架,而邦则宣称可能击落一架奥斯
卡另外击伤各一架在官方记录里邦这天没有确认战绩。
日军Kuwabara大尉在1145安全返回达瓜机场,报告了Miyamoto被击落的消息,尽管
Kuwabara和Mitoma两人的飞机都被击中,但是他们还是幸运的降落返还到了基地,但他们
可能不知道,刚才攻击他们的是美军在新几内亚最强的2位P-38王牌飞行员。
四个小时后,77战队第三次紧急起飞迎战,这回是Kearby来了(这个时间点对照日美双方
是很吻合的),P-47在22000英尺侵入了韦瓦克上空.如前文描述他们发现了下方3架日机
,这3架日机据美军报告是IJNAF的G3M “Nells”,但实际上这是3架来自教导飞行第208
战队的九九轻爆(这个战队归田中升藏少佐指挥,率属第六飞行师团),他们当时正在顺
风条件下越过海面准备在达瓜机场降落,刚好被Kearby他们发现了。就在这三架轻爆的第
一架被美国人击落时,日军已经完全警觉,5架77战队的Ki-43分成两个编队从达瓜起飞,
其中一个3机编队由77战队长Kunio Matsumoto少佐亲自带领,另一个双机编队由4小时刚
和邦他们交战的Koichi Mitoma带领。
在最后一架轻爆被击落时,Kearby违背了自己一直恪守的作战条令,他没有立即脱离战场
而是驾机低空盘旋了一圈想看下刚才俯冲攻击的战果是否确实,就在他刚完成机动时,一
架Ki-43突然出现在中校尾后开火射击,Dunham发现了威胁,他向这架日机急转开火,
Dunham后来报告他击中了目标日机很快起火,但实际上那架Ki-43没有被击落,收到攻击
后的Kearby立马改变方向朝着Dunham这边冲来,求助于正在射击的僚机火力掩护,但似乎
在Dunham掩护Kearby之前他的座机就已经被Ki-43那次尾后射击击中.Blair随后看到了另
一架飞机坠毁很可能就是中校的P-47,当Dunham和Blair还在寻找指挥官时,他们目击到
有多达8架Ki-61(也可能是更多的Ki-43)已经准备从达瓜机场,意识到形势不妙他俩选
择撤离战场。
Dunham和Blair后来都表示他们当时遭到了四架而不是三架奥斯卡的攻击,这意味着起飞
的2组Ki-43编队都攻击了P-47编队,双机编队中的Koichi Mitoma曹长和3机编队中的
Hiroshi Aoyagi军曹(就是77战队长Kunio Matsumoto少佐的僚机)都各自宣称击中一架
P-47,其中Aoyagi军曹是个新手,当时只有200个飞行小时数,IJAAF的记录是他们只用了
一架Ki-43重伤的代价就换回了Kearby中校被击落。
Kearby那次盘旋机动烦了致命错误,违背了他自己的一贯做法,盘旋机动浪费了俯冲的速
度优势,使得战机处于低速的危险状态,给了日本人命中的机会。回到基地后,心急如焚
的Dunham准备再度起飞去韦瓦克搜寻指挥官,但是天色已黑这种情况下去搜索不仅危险也
不可能找到什么结果。Kearby急于打破射手榜记录的心态,让他最后失去了以往的冷静,
那架被击落的99轻爆成为他最后一个胜利,他的总战绩锁定在最后的22架。
实际上Kearby的P-47最终坠毁的位置距离达瓜机场只有1800英尺距离,澳洲军方在残骸周
边还找了完整的白色飞机尾方向舵,上面写有黄色的机身编号222668,这个尾舵在2001年
被修复后,送还给了美国人,如今这个尾舵陈列在俄亥俄代顿市的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里

Kearby的故事到此为止,接下来是Myst大补充一些关于机场的事情。
韦瓦克的位置距离莫尔兹比300英里比莱城距离远的多,莱城只有180英里距离,美军对韦
瓦克基地群的最早进攻是无护航条件下重轰夜间轰炸,时间是8.16晚上开始,由42BG、
90BG,总计12架B-17和52架B-24,38BG和第三攻击机大队有58架B-25C,这些飞机从莫尔兹
比起飞执行往返1000英里的任务是没问题的.持续数日的轰炸效果很好,特别是用B-25使
用低空扫射轰炸,日军刚增援韦瓦克基地的战机在地面损失惨重。
加挂200加仑副油箱后的P-47从莫尔兹比起飞倒是也可以覆蓋韦瓦克但作战时间会很短,
长腿点的P-38也好不到那里去,P-38从莫尔兹比起飞也需要2个半小时才能抵达韦瓦克上
空,在预留最低油料安全储备条件下,P-38也只有15到30分钟在韦瓦克上空空战时间.如
果从莫尔兹比起飞去打韦瓦克,因为中间隔着欧文斯坦利山脉,飞机在爬升过程中耗油量
会加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军需要在莫尔兹比和韦瓦克之间有个中继点停留加油,所
以前文提过460战斗机中队的Jim Curran在加入341中队时,在欧文斯坦利山脉的东坡拉姆
山谷设置了一个中继点,称为特希利特希利,因此这个位置紧急修建的机场就非常关键了
,这个机场位置刚好在莫尔兹比和韦瓦克大概中间位置,利用这个机场相当于给攻击韦瓦
克的美军战斗机大幅度增加航程!
那么这么重要的位置当时是怎么找到确定的呢?
实际上在更早前五航就派遣了陆军航空兵的第657工兵营营长Everette Frazier上尉前往
Wau,他的任务就是要为攻击韦瓦克的护航战斗机在Wau前线选址一个机场位置,他到达拉
姆山谷Marilinan时,发现这里有一条叫做Watut河流,这个位置比较理想一遍靠近山脉一
遍比较开阔,这里到莱城和萨拉毛尔的距离都是50英里,而且这里的一些空地已经可以用
于运输机起降,他认为这里可以稍微扩建下,就可以给战斗机使永,于是立刻就叫当地的
澳陆军军官招募附近的当地人开始表层地面作业。
利用当地人这个做法是非常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动用工兵部队使用工程机械去
大搞,必然会被韦瓦克方向日军战机侦查到,而当地人他们的做法就是直接火烧地表的树
木,日军也不会去注意当地人这样做的目的,当地人经常这样火烧后开垦,燃烧的浓烟还
能影响日军航侦,随后Frazier就返回向肯尼报告,他已经搞定了这样一块临时用的机场
,如果到了9月雨季河水涨上来后,这个机场随时可以被遗弃掉。
但是肯尼考虑的是新几内亚可能面临长期作战,他要的是全季节都能起降的机场,叫
Frazier继续去找地方,考虑到9月雨季快要来临,动作要快,和第五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伍
兹史密斯简短交谈后,肯尼他们就乘坐一架B-24和一架P-40直飞Marilinan亲自选址,在
和第五轰炸机司令部司令Herman Cox还有来自第五战斗机司令部的Everett King商量后,
这两人都实地步行考察附近地形了,肯定拍板决定了位置就在特希利特希利(Tsili
Tsili),这个地方在Marilinan的西南方向5英里,是作为一旦Marilinan机场在9月雨季
河水上涨后不能使用时,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
https://imgur.com/zzYYu2J
Tsili Tsili(也有说法叫Tsile Tsile)是肯尼起的名字,此前是没有这样的地名的,日
军占领这里时这个地方叫做Fabua,现在盟军已经占领这里,肯尼不想用原来日本人的叫
法,于是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修建特希里机场是五航工兵部队当时的最紧迫任务,由当时主管五航工程兵的Ward
Abbott上校直接监督负责,跑道,疏散区,军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修建的,毕竟这里6月
中旬才被盟军占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二战当年的美国人就是“基础建设狂魔”,天气原
因被推迟了10天才动工,这个机场的修建全部靠C-47空运人员器材,美国人先是运了一个
工兵连在那里平整了一条长度4200英尺的草皮跑道,这个跑道是用来后续C-47起降的,随
后每天高达150架C-47运输修建机场的物资抵达,到了7月机场雏形已经出来,C-47已经可
以在这里大规模使用。运输机运来了伞兵部队的817工兵营,他们装备了专门设计为机降
使用的小型推土机,平地机,拖拉机甚至还有除草机。
同时这个机场的抢建竟然在日军眼皮底下数星期都没被发现,到了7月底更多的工兵部队
和器材装备被空运过来开始修建第二条跑道,第二条跑道和第一条跑道成垂直的,75个疏
散区和停机坪都修建完,一条6000*125英尺跑道和另外一条3950*225英尺跑道也完工.7月
底第35战斗机指挥中队和第565防空雷达营的一个先遣排人员被空运到特希里,到了8月中
旬,一个战斗机调控指挥中心和雷达器材都已完成部署,总计40英里被橡胶包裹的地下电
缆铺设完毕保证战时电力供应指挥通讯流畅,军械弹药库、军属后勤仓库以及能容纳3000
军事人员进驻的地面保障设施全部完工。
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竣工,35FG的大队指挥部和40、41中队马上就进驻到特希里机场担任机
场防空,8月15日第35战斗机大队指挥部人员分成2波C-47运输机队在40和41中队的P-39战
斗机护航下降落在机场,这两个战斗机中队在机场主跑道东北方向的疏散区集结,那里原
本是一片原始丛林,已经被工兵们建好停机坪,只是由于大雨地面上还有些泥泞,人员聚
集在一些帐篷搭建的军营,军官和士兵们使用同一处厨房和餐厅,先是满足最基础的军事
作战要求,这样不仅在9月雨季到来时Marilinan机场可能会被Watut河水漫灌不能使用,
而且赶在了8月底对韦瓦克轰炸前能投入使用,虽然人员生活设施当时还比较艰苦,这些
在后面很快就得到加强完善,比如自来水供应,生活垃圾的处理,厕所卫生设施,杀蚊虫
设施;为了保障官兵的饮水健康,水的供应是从附近的河流中抽取加氯消毒后才能饮用或
者用于做饭,甚至用于洗衣或者洗澡的水也是经过相同方式处理。
在这样一个山谷中的原始森林,完全利用C-47组成的空中路桥,快速建立了一做大型现代
化军用机场,付出的代价值不值的呢?
答案是肯定值得的,本文里提到Kearby,邦,林奇他们全部都是从这里出发前往韦瓦克,
特希里机场除了先后进驻过35FG大队部,35FG的40,41中队和49FG的8中队外,还可以给
盟军在多波杜拉(Dobodura)机场和莫尔兹比基地起飞的战斗机提供战略性支援,机场设施
可容纳最多6个战斗机中队同时进驻使用,为西南太平洋战场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提供
的保障作用。
这在此前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机场所辐射范围内所有盟军战斗机飞行员都可以选在在此
地加油或者是迫降,大大提供了执行任务时的弹性和作战空间,而对日军而言,特希里机
场的落成意味着整个东部新几内亚从莱城到韦瓦克上空的制空权将要拱手让人。
https://imgur.com/py7nvfv
https://imgur.com/q2QqrT6
精彩长文,感谢Myst大,文字经过我的一些修订、统一化和改掉一些我看到太明显的非台
湾用语,如有遗漏请告知!
作者: ineedmore (想不到暱称)   2020-11-22 09:25:00
松本零士的战地启示录好像有一篇是一架轰炸墨尔斯比受损的1式陆攻飞越欧文斯坦利山脉的故事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20-11-22 11:03:00
Ki-43与Ki-61要误认的可能性比较小就是
作者: Victory2 (Victory2)   2020-11-22 13:25:00
推!记得美陆航二号王牌McGuire也是因急于立功而出事
作者: tim1112 (絕代當世劍巔)   2020-11-22 15:09:00
下还有林奇 当时跟Bong一样出风头的王牌 竟然有三个收场惨淡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20-11-22 15:20:00
飞行员还会自己设计油箱 真是太多才多艺了吧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0-11-22 15:21:00
海航的王牌恶性竞争更严重 陆航这边领头的邦对数字冷感又推崇同僚 海航那边是两造互追名次 最后都挂了 是说一个军司令就能下令开发装备发包生产喔?
作者: tim1112 (絕代當世劍巔)   2020-11-22 16:34:00
海航麦坎贝不是有生还吗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0-11-22 18:48:00
啊 张冠李戴 擅自把他给挂了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McGuire 这位好羞耻军种也错了 都是陆航仔而且都跟邦格车拼杀数到死(是不是邦格不在乎数字的态度 反而刺激到这些人啊...)
作者: tim1112 (絕代當世劍巔)   2020-11-22 22:48:00
这只也很衰 生涯最后那场明明有4:2优势 而且队友战机也不错 结果赔上包含自己在内的两人才换到对方一架 而且自己还是转弯时没丢掉副油箱导致失速摔死世界飞机图像大百科也有介绍他 更倒楣的是明明1945年初阿邦就停飞了 差两架的麦圭尔追过他明明就是时间问题....不过好歹有被追赠国会荣誉勋章 可以瞑目一半吧
作者: efleet0714 (苍穹的Fafner)   2020-11-23 13:12:00
严格说来不是Bong的锅,而是EAF司令官Kenney硬压导致不过Macguire跟Kerby的急功心态也确实出错而不幸殒命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鸿海)   2020-11-23 16:56:00
作者: fetoyeh (小叶)   2020-11-23 21:43:00
结果Bong反而是停飞之后回国当实验机试飞员坠毁...这结果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论...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风)   2020-11-24 00:25:00
猎犬终须山上丧 将军难免阵上亡
作者: tim1112 (絕代當世劍巔)   2020-11-24 07:03:00
死神不喜欢被欺骗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20-11-27 23:17:00
看样子美军的ACE击落架数还要打个五折三折相较于台湾航空战时被扫光的状况,这边的日本陆军还能撑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风)   2020-11-28 01:17:00
阿美利家已经很实事求是了 要看机枪照相机 还有僚机证词之类的 相比大日本皇军的战报......伴随着捷报而来的 是越来越逼近的本土决战 越来越多人没有回来 还有越来越多到处扫射的鬼畜米英......
作者: fetoyeh (小叶)   2020-11-28 11:42:00
忘记哪边看到的 这边? 韩战时美军误报击坠可能有两倍但对面那边是三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