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l00669773 (Jerry shou)》之铭言:
:
: G3 VS N3
: 让很多海军迷,特别是RN爱好者难过的,自然是这两级主力舰死于条约手上。其中G3战
斗
: 巡洋舰更是已经经费过了要拨款开工了
: 如今只能在图纸…还有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出的WG游戏中感受了
: 但是3系列的影响是伟大的 如果对战舰设计熟悉的朋友应该可以在后来的后辈中看到他
们
: 的影子
:
: G3防护配置图(图有点小 建议去Google试阅看原书)
:
: G3 VS Hood 装甲设计
: 14英吋主装,且高度高达4.3米
: 3系列直系后辈-纳尔逊级
:
: 整体来说防护跟G3比削弱了,主装高度较矮,水下防护较弱,毕竟吨位限制在那边。
: 3系列野生的后辈-大和
:
: 虽说G3是纳尔逊的前辈,不过纳尔逊的亲爹是另外两个战巡设计案F2.F3就是
:
:
: 我始终认为胡德与G3就可堪称是初代高速战列舰
: 当然,如果就费舍尔的说法,战斗巡洋舰本质意义上就是高速战列舰(#1QIpFbSj)
: 从名称来看battleship of the line本来就是指能上战列线的战船
: 而Battlecruiser这个称号,如我之前文章所提的,其概念即能够具有在舰队战中与战
列
: 舰交火能力且又能担任起巡洋舰于舰队中的工作-搜索与前卫(将敌人小型舰艇排除在
安
: 全距离,特别是具有雷击能力的小型船舰,可参考我此前的文章#1QJFbiWP)所以对航
速
: 是有要求的,但是对于防护,却并没有特别要求。
: 就算是费舍尔也是认为在"航速达标"的状况下添加防护是没问题的,当然他老人家相
信
: 可以透过先进火控达成远距离砲击来以攻代守是之后的事了。
: 英国人从没有因为日德兰海战淘汰了战巡
: 而设计上就彻底放弃防护的战巡更是应急而产生的存在
: 参考资料:
: 书籍:
: Battlecruisers-John Roberts
: Warships after Washington: The Development of Five Major Fleers
: 1922-1930-John Jordan
: 网页:
: 英国海军初代快速战列舰的设计构思和问题-西洋大老
: https://bit.ly/2EFKVMi
: 日德兰纪念系列 - 甲弹对抗篇 - 第七章 - 甲弹对抗及防护-吞拿熊大大(其实对于日
德
: 兰 这系列看完就很ok了整理的很棒)
: https://bit.ly/2EF7v7O
: 西洋大老对G3的简单分析
: https://bit.ly/2GQIWdX
G3确实是很炫!它缩短了动力至大轴的距离 因而能在大轴与大轴护甲两方面减重 但小弟
有
几个疑问 首先是它的防御带比起后世缩短的防御带 似乎仍稍长一点(多出Q砲塔后方砲管
的长度 这似乎又会把重量增回来
另外它的水平防御不同于后世的多层分层防御 而是直接单片8”带过 不知道基于何种考
量
美式的后条约三层设计 最上方启动引信/脱帽 中层主要防护(最厚) 下层防残余破片
最后她舰尾最末排副砲根本就已在防护区间之外了吧 就算那个位置殉爆不致波及主砲
大弹库 但炸烂大轴水封 轻者动力全丧 重者会不会尾段大进水折断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