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8-04-13 22:10:24: 我始终认为胡德与G3就可堪称是初代高速战列舰
以下讲点我认知的战巡历史。
日德兰海战跟战巡的历史有分不开的关系。
日德兰海战事实上是英德双方前卫战巡部队的对决,英军方面战舰
只有战舰中比较高速的伊莉莎白女王级,来得及赶上战斗。
但英国战巡如前所说因为防御跟训练上的问题被打爆。
参战的伊莉莎白女王级虽然也吃了不少砲弹,但由于防御措施较为完全,
无事从海战中存活下来。(QE级后来成为海军史上最活跃的战舰级别)
另一方面,德国的战巡部队虽然也遭到英军命中,但由于德国设计在维持高速之余
倾向采取装甲防御优先于火砲的配置,相对于英军战巡3艘沉没,德军只有1艘,
损失的各式舰艇总吨位也只有约英军的一半。
而且因为大型船人多,战死者数也是英军比较惨重。
所以这场海战虽证明了让战斗舰有30节航速能够拥有更多的交战跟行动自由,
但实际要互殴的时候装甲还是很重要的。
而在一战末期的技术,以当时的引擎出力很难达到上巨砲重装甲还要能达到
30节出力。于是一战后期跟战争刚结束时的新造战舰,还是以装甲跟火力为优先。
胡德号虽是一个很伟大的尝试,但由于造价飞天跟海军条约的限制,也就只造了
那么一艘。且还很倒楣的在后来的二战中证明其防御有致命性的缺陷。
此外,二战时残留的世界七艘老式一战战巡,英军的胡德、名望级x2,
日军的金刚级x4,都因为高速好用被投入前线激战,终战时只有一艘(HMS Renown)存活。
相反地后来二战前夕新造的30节高速战舰,基本上都还蛮耐打的。
就算是少数遭到舰砲击沉的俾斯麦,也是正面吃下了纳尔逊级的16吋砲数次攻击,
最后眼见大势已去自行注水才沉没,而不像某胡德遭到第二次齐射就炸了。
沙恩霍斯特也是在硬吃了约克公爵号一轮猛攻之后遭到鱼雷集中攻击才沉没。
显见德国装甲还是蛮耐打的。
所以费雪等人提出的30节高速跟长大的续航力虽然确实方向正确,但火拼当中
装甲有弱点,对这种大船来说,还是蛮致命的。
就因为对决状态必须死嗑到底 让我对之前的前卫战系列文稍有疑虑(应该是我也没读懂啦) 至于战巡在前卫战胜利后靠高速走位抢敌主力的头T与自方主力协同夹击 日德兰证实了这么多方协同的战术 实作上在完成之前 就先会被驱逐的鱼雷冲锋断法 而且驱逐速力不弱 在他们就冲锋发起线之前事先赶跑很难(何况本就是赌命冲锋)
所以舰砲也不足以阻止这些驱逐舰赌命冲锋?历史上有什么战例吗?驱逐舰来得及射完鱼雷后逃离这些主力舰的射程吗?
印象中撤离前有几艘被打成废船 但他们的任务本就是替公海舰队争取时间逃跑(横T) 对舍尔来讲是值得的(惯老板?)
被赌命一战的驱逐舰咬伤的有沙恩霍斯特和熊野对手分别是HMS Acasta和USS Johnston更正,是舍命一战才对
作者:
BUMAS (中年人)
2018-04-14 12:33:00驱逐舰舍命冲锋最著名的就萨马岛海战喽
作者: NEOPLAN 2018-04-14 13:05:00
著名的塔菲三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