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施里芬计画存在之谜 [1]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09-10 01:39:04
概要
先前提到过自己看到这一串关于施里芬计画的论文,觉得相当有趣,所以整理重点来和大
家分享一下。
这个争议的起点是Terence Zuber教授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论点
:“施里芬计画并不存在”。他认为所谓全力加强右翼、自比利时卷入法国北部的施里芬
计画,并不是1914年以前德军的正式作战计画。
想当然耳,这个论点随即遭到其他学者的质疑与反驳。Zuber教授的官网有比较详细的辩
论重点整理(文章非常长),维基百科和另一位学者的网站也可供参考:
http://terencezuber.com/schlieffendebate.ph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rence_Zuber
http://whatweretheythinking.williamdoneil.com/theplanthatbroketheworld/
Zuber教授的1999年论点
Zuber教授在1999年的The Schlieffen Plan Reconsidered一文中,质疑施里芬计画仅存
在于施里芬本人退休后的私人笔记中,现存的文献难以证实德军有正式规划把绝大多数的
兵力集结于比利时,以达成环绕巴黎的大规模歼灭作战;相反的,从德军的历次兵推中,
可以看到小毛奇在1914年的布阵与战前兵推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施里芬计画一个最大的争议,在于西线的右翼须集结八十二个师,但是德军缺乏充分的兵
力;另一个争议在于德军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迂回,然后又要在取胜后走回德国
的铁路网以增援东线。Zuber教授认为施里芬计画的默认情境是纯粹的西线冲突,而非面
临两线作战,而且施里芬认为该方案明显不可行,这个理论纯粹是用来向国会要求通过扩
军案以抗衡协约国。
Zuber教授从德军历次兵推的布阵分析,施里芬真正的思维是运用内线优势在东西两线轮
流实施战略反击,他并未假定一定要先解决西线,先应付东线的可能性没有被放弃。在西
线的部分,德军的攻势目标仅是重创法军,以争取调兵至东线实施反击的余裕;彻底歼灭
法军主力不在考量之中。
在施里芬退休前,他操作的兵推没有一次实施过远达海峡的大幅度迂回;在他退休后,小
毛奇也没有在兵推中实施过绕行巴黎的大规模迂回。事实上,两者在兵推中都曾选择抽调
右翼兵力南下,在阿登和洛林进行决战,他们关注的点在于把法军引出要塞防线而后挫败
之,然后在第二波作战攻占法国边境上的要塞防线。打倒法国必须等到第三波作战以后,
要透过在开阔地的反复获胜来逐步攻占法国领土。
Zuber教授认为施里芬计画并不是一个正式的作战规画,这样才能够解释该计画的许多漏
洞,以及该计画为何从未出现在任何兵推纪录之中。他认为一战后许多德军军官基于政治
性的目的,误判了施里芬的思维,甚或刻意虚构施里芬计画的神话;二战后的许多研究者
又因为冷战时期很多文献并未公开,而造成错误的判读。
总而言之,这篇论文认为施里芬计画是施里芬闲暇时间乱写的鬼话,德军根本就没采用过
这个策略。
反方意见:Terence M. Holmes教授的2001年论点
Holmes教授在2001年发表了The Reluctant March on Paris这篇论文来回应前述的论点,
从而开始了近代战史最漫长的争辩之一。
Holmes教授在这篇论文中的论点,主要是用于反驳Zuber教授的“施里芬计画从未存在过
”的结语。Holmes教授认为,施里芬计画的精华在于集中右翼以实施大规模的迂回作战,
至于右翼的迂回路径则不固定,因此不应认为该计画强求绕行巴黎以西。
Holmes教授认为施里芬计画的主轴,应该是透过大规模兵力的迂回,威胁法军边境防线的
侧后方,如果法军左翼重整防线,德军就得进一步往西南展开,这样才能持续迫使法军往
南退却。在持续延展的情况下,德军在最糟的情况下会必须绕道巴黎以西,但这不是必然
的,因为法军有可能会决定发起反击,造成双方集中兵力进行会战的情景。
Holmes教授也不认同Zuber教授对历次兵推的解读。Holmes教授认为施里芬退休前的最后
一次兵推中,虽然德军确实曾抽调兵力到左翼,却始终没有放弃右翼的进军,此使右翼的
包抄成为德军战略方针的一个核心,用于打破法军退却后可能重整的防线。
某种程度来说,Holmes教授可以说是同意了施里芬和小毛奇并不坚持绕过巴黎歼灭法军主
力的论点,但是他认为德军高层确实计画把右翼推向深入法国内陆,而不是仅打算用右翼
的打击来解决边境上的要塞,并且认为该作战的目标确实是希望在短期内就要歼灭法军主
力。
Holmes教授还认为小毛奇在1914年的指挥并未偏离施里芬计画,因为施里芬计画的主轴并
不是长途迂回,而是不予敌方喘息空间的持续压迫和外线绕行。
总结来说,这篇反驳是认为施里芬计画具备相当的弹性且与刻板印象有差距,但此一方针
确实存在且被小毛奇实施。
(待续)
补充心得:Zuber教授在1999年发表的那一篇文章超级精彩,老毛奇、施里芬和小毛奇的
历次兵推可以说是把一战初期的德军作战可能性玩遍了。此外,该文认为1914年霞飞和小
毛奇的作战方针都跳脱不出施里芬与米歇尔的规划,也是很有趣的分析观点。
不过,虽然我还没把整个辩论看完(17篇论文加上两本书...),但是很明显Zuber教授是被
各方围剿,看来要说施里芬计画不存在还是挺困难的。
最后,因为论文内容太多了,我自忖还是缺漏了一些重要的论点,有兴趣的板友请移驾至
我上面贴的第一个网址,有Zuber教授自己写的重点整理。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7-09-10 05:23:00
推,辛苦了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7-09-10 09:24:00
早在90年代左右钮先钟的书就提到希里芬计画到底是否是真学界已在争议了
作者: gfneo (gfneo)   2017-09-10 09:27:00
大推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7-09-10 11:14:00
推推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9-10 11:42:00
整理的超棒
作者: roy0204758 ( )   2017-09-10 13:51:00
大推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7-09-10 14:59:00
话说 j大那篇战役文为何删掉呀@@?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7-09-10 18:09:00
事隔多年才来搞翻案的文 大多数为辩而辩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17-09-10 20:36:00
欧欧 了解
作者: x61s (x61series)   2017-09-10 21:15:00
推分享感觉这论点需要一些定义 "计画不存在"的意思如第一段所言希里芬的构想并没有被纳入军方兵推 从而得证这个计画不存在问题是更早的资料指出 "保持右翼坚强"这道原则是出于希里芬至少在二战将领回忆录(他们也打过一战)会不约而同提到如果说希里芬对一战的构想 在战前仅存在于他个人笔记本上这但是否能得证说 开战后的指导完全没受到他备忘录的影响因为事实上 就算是90年代以前的说法 也皆认为希里芬没有真正去规划一战 他只是在心中思考一个德国被迫两面作战时的解答而不管是小毛奇改了他的计画 还是小毛奇自己本身就打算打史实上的版本 认为希里芬计画完全没影响或完全主导 都怪怪的感觉整件事真正有现在翻盘意味的“施里芬计画并非德军针对两线作战困境的解决方案” 这点只能说这段让人怵目惊心 https://imgur.com/z1XAqS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