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nner (喜欢七濑美雪和毛利兰)
2016-06-27 11:27:33※ 引述《Sana (静止)》之铭言:
: 我看了您的文,
: 网络上有一篇,黄百韬死前的三个想不明白?
: https://read01.com/8xP4n0.html
: 1.为何得在新安镇苦等两天?
: (等待第9绥靖区44军,换到第3绥靖区起义)
: 2.大运河上只有一座铁桥?
: 3.李弥军团怎么撤出曹八集?
: 是否这3个问题是7兵团被共军围歼的关键呢?
没错 这三个点都是关键
但有些是无法避免的
1.在新安镇等两天
这很关键 等于浪费两天的时间
有多这两天时间 很可能可以安全脱险往徐州靠拢
但问题是这是上头命令 你不能不遵守
黄百韬不是邱清泉或胡琏 他没有那个guts敢违抗上令
另外海州第9绥靖区来的不只是44军
还有一堆奉国府命令撤退的机关 学校 甚至平民
你先撤离新安镇不等他们 这些人基本上就再见了
就算徐蚌会战历史翻转 变成国府打赢 战后一定会有人参你一本
我看黄百韬战后99%军法审判跑不掉.....
这命令很脑残没错 但下了黄百韬就只能服从
2.大运河只有一座铁桥
1和3都不是黄百韬可以控制的 但2这点可以
这点我觉得是黄最大失误
明知道只有一座铁桥 在新安镇等了两天
为什么不叫工兵架设浮桥?
至少也要把过桥时的顺序计划安排妥当
结果接应9绥区时 部队过桥乱成一团
不但有所损失 也伤了后续的士气
3.李弥的提早撤离
这点要怪刘峙这无能的胆小鬼
一听到3绥区叛变 马上叫徐州外围部队快速收缩
李弥不像邱清泉般敌视黄百韬
但也没什么特别的交情 人不自私 天诛地灭
如果是你 你会冒着自己受伤的风险替别人挡子弹吗?
但李弥真的是太早撤了 根本没和共军交上火就跑了
如果我是李弥 我会等前缘据点接触共军再撤
帮黄百韬多争取一点时间
这3点对黄百韬被围碾庄是很关键没错
但个人觉得共军的优势和国府战略的错误(包括被开图等等)
才是更大的致命伤
7兵团就算没在碾庄被围 恐怕也会在某处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