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美国大陆军是怎么击败大英帝国的?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6-24 20:28:47
战略局势讲得很好了,但是有几点需要修正。
以下恕删部分。
※ 引述《Sotkort (这又是何苦)》之铭言:
: 有的人应该觉得这很蠢,但这幕其实拍得很真实。从16世纪开始,为了把火枪的威力发展
: 到最大,开始有诸多的军事改革。西班牙最早就是靠着Tercio横扫天下。
: 关于Tercio可以参考这篇
: http://wtfm.exblog.jp/4893894/
: 后来荷兰的拿骚,瑞典的古斯塔夫都是在西班牙的基础上,持续改革步兵方阵,减低长矛
: 兵的数量,提高火枪兵比例,这些战术革新,都注重将军队的战术单位变得更小,这是为
: 了使步兵方阵更具机动性。这种步兵方阵玩的最好的,最成熟的,我觉得是普鲁士的腓特
: 烈二世。
自从线列战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大成,西欧线列步兵营就已不能视为方阵,
以下不再重复提。
关于方阵的相关叙述,可参考本板“16-17世纪西欧步兵的战术”一文,
原文作者有多张示意图,其中这一张:http://tercio1617.0catch.com/France1670.jpg
可以看到法军从1670年代的法荷时期到1700年代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
步兵营阵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此与燧发枪和刺刀的成熟有关。
: 这种以线型阵列,齐射战术为主的战术方式,它需要非常完整的阵型。当过兵的都知道,
: 入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编建置,你是哪营,哪连,哪班。接下来会演练队形变换,连方阵
: 、连纵队、连横队,进而扩大到营方阵、营纵队、营横队,多种不同队型的变换,以配合
: 不同的场合。但这基本上也需要几天才会熟悉。但在19世纪前,欧洲的识字率普遍不到5%
: ,要让军队整齐划一的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没有长时间的
: 训练,部队都走不齐。﹝看最近某宪兵﹞而按照当时的标准,一个合格的方阵步兵培养大
: 概需要一到两年,他才会熟悉他的队列,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跟敌人面对面互射。﹝射击
: 姿势预备,左线预备~右线预备~全线射击~~~﹞
: 我真的觉得这很猛,当时火枪的射击距离没有很长,为了确保准度与威力,两军相隔几百
: 公尺,互相都看的到对方的脸,这种互射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近世欧洲练兵,没人在跟你一两年的,除非你打算练的是精锐部队。
在最紧急或最理想的状况下,七天就能成连,两、三周就能成营,数月就能成旅,
实务上通常练新兵也不过三个月,这在练兵操典普及后是很普遍的状况。
十八世纪的步兵接战距离必然在两百公尺以内,一般更会逼近至五十米左右,
几百公尺远其实是看不清楚对方的脸的,也不是主要的接战距离。
邦克山战役时,大陆军上校威廉˙普雷斯科特(William Prescott)曾下令,
要士兵“等到看见他们的眼白再开火”,就是一个知名的案例。
: 萨拉托加后大陆军获得欧洲各国的的援助,但其中法国援助是最重要的,因为法国提供海
: 军。大陆军没有海军,因此无法封锁沿海的英军据点,英军据点在持续获得补给的情况下
: ,基本上不太可能被攻陷。法国海军的封锁,是约克镇战役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大陆军是“有”海军的,可以参考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inental_Navy
虽然大陆军海军确实很贫弱,几乎摆不上台面,毕竟其存在是事实。
: 写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您写得很好了,仅补充一点东西。
大家都知道,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耗尽了最后的元气,却没有有效回本,
因此导致国内动荡不安直到大革命。
根据巴黎和约,法国取得的战果是托巴哥、塞内加尔和微不足道的印度土地,
但战果会这么少,其实是因为...战争太早结束了!
在战争结束前,法军和西班牙军已经夺取了绝大部分的西印度群岛,
英军仅坚守住牙买加、巴巴多斯、圣卢西亚和安地卡四座岛;
在合众国领土内,英军在约克镇大败后只剩下纽约;
在东印度,法军老将比西侯爵(Bussy)领导的反攻几乎打垮了南印度的英军,
这与同一时间迈索尔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开战有关,不过战局有点僵持;
其他地区如塞内加尔也多半处于反英阵营的优势。
如果战争会继续拖下去,恐怕英军要把东西印度都快丢光了。
幸运的是,由于法、西、美、荷各有弱点且各怀鬼胎,再加上英国懂得及时认输,
最后没损失太多就成功摆平四个对手。
和一百五十年后的日本相较,不得不称赞英国在决策上的灵活和深谋远虑。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6-24 20:30:00
投降输一半,诚不欺我
作者: purplecake (紫蛋糕)   2016-06-24 20:39:00
投降输一半XDDD
作者: Schottky (顺风相送)   2016-06-24 21:15:00
投降输一半XDDD
作者: qlz (())   2016-06-24 21:23:00
但考虑法国财务状况,财政大臣估计也不想打太久吧?
作者: roy0204758 ( )   2016-06-24 21:26:00
法国想得也是利用美独把英国拖下水英国能看出这点后马上抽手才了不起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6-24 22:38:00
推 不过我还是觉得路易十六决策错误,得不偿失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6-24 23:01:00
投降输一半是台湾的规矩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6-06-25 11:07:00
花了20亿得了个鸡肋 16真是天下第一棒槌英日两国不过这么比吧 英国是两党政治 打仗花了那么多钱又没得到好处 不被干谯才怪 反观日本 谁敢出声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6-06-25 12:23:00
英国那是懂得收放,跟皇国专帮中共忙的相比当然很神
作者: ssarc (ftb)   2016-06-25 16:38:00
怎么没人再英国议会喊女皇万岁然后放别人血?
作者: naoe1560 (Nobunaga)   2016-06-25 17:23:00
楼上XD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6-06-25 20:44:00
那时候英国是乔治3吧 男的 且英国国王不同日本天皇 经常被修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