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shuang (竹碳乌龙)
2014-11-05 05:37:57※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记王子)》之铭言:
: 议。《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申明初意录呈原疏疏〉:
: “…臣尝言养兵之要有三:曰少、曰饱、曰好;惟其少所以饱也,惟其饱所以好
: 也,惟其好所以少也。尝议选练之格,选用之初,须年二十以上、四十以下,力举五
: 百斤以上,穿戴盔甲四十斤以上,又须精悍趫捷、有根著、有保任。不合格者不取也
: 。
: 合格者谓之队兵。队兵之中,能习演一艺以上精熟可用者即为锋兵。锋兵每月给
: 饷二两一钱,安家衣鞋银二十两。其能举六百斤以上者,每加百斤,每日加银一分。
^^^^^^^^^^^^^^^^
: 队兵未习艺者,先给月饷一两五钱,待艺成照例加给。其锋兵再令教习,有各艺皆精
: 超出侪类者,以渐加增。至每日一钱而止,谓之壮士。
: 壮士之中又拔其尤,如弓矢于三十步外,三寸之的百发百中者;鸟铳于六十步外
: 、三寸之的百发百中。又一铳连发九,凡略与射矢同疾者;大砲能于三五百步外立的
: 命中,又装打迅疾,连中数次者;放鎗刺剑俱能于方寸之的,百发百中者;其余各技
: ,悉立一比较之法而百试不失者,谓之上士。其饷亦以渐增,加至每日二钱而止。其
: 日食二钱者,仍岁给安家银十两。若选募之日就可充壮士、上士者即与应得饷给,如
^^^^^^^^^^^^^
: 此精卒总合四等。”
有你说的那么便宜就好了,徐光启自己说了,先给安家费二十两开拔费另算,高手每
年还要给十两安家费
接下来开始,要拼史料嘛
明神宗实录349卷,万历28年侯先春上述"戍兵一万六千,岁该饷兵四十八万余两",在
当时一名士兵就要花三十两一年,和二两差好多阿,其实这还少了,应该是加入其他比
较便宜的费用
我们再回头看看徐光起要花多少钱,明经世文编<申明初意录呈原疏疏>
"然此如臣所计精兵只须二三万。役不过二三岁。大略费五六百万。"
平均下来每年要花两百万到两百五十万训练,两到三万人,一人一年大约是七十两到一
百二十五两,每月平均大约是六到十两
"实录纂脩官董宗伯其昌论曰臣按国之大事在戎暂费永宁、昔人所韪、见小欲速、祗误国
耳、李信用兵二十万、视王翦六十万、费孰为省、竟何益于胜败之数哉、徐光启所议练
兵费二百万"
同篇后面就有评论了,徐光启练两三万人要两百万两,因此车营真的有那么便宜吗?当
然有人说,这份报告被打回票,我们在看看徐光启其他的内容,来源全部都是来自明经
世文编
<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
"分为队兵锋兵二等。一体教练。队兵进益。升为锋兵。锋兵之尤者。升为壮士。壮士之
尤者。升为上士。上士待之如武举之礼。壮士待之如武学生之礼。邱于军中选将法之至
善也每队长哨官缺。于上士中角技补之。千把总缺。于队长哨官中角技补之。将领缺。
于千把摠中角技补之。其有殊材异能。比并无对。可径补将领以及上士者。不在升等之
例。其队兵应照例给月?一两二钱四等兵士。每加六钱。上士照东征事例。月给三两而止"
"按复国要编、东征兵士、月饷三两六钱、朝鲜供亿在外、然而功实未著、当时诸臣、不
能无罪、臣虽竭其驽钝、但能使无虚糜耳、食今日佣工之食。而欲收岳飞背峗之效。臣
不能也。"
这边就写出了月俸最少三两到三两六钱
<兵事百不相应疏>
"令于岁月之间、统乌合之众练成精兵六万、其将能乎。此臣力所必不能胜者也、
户部旧新二饷支吾辽左、尚苦不给、新兵粮饷若薄与无兵同、即使约量中数六万
之众、亦须岁支一百二十余万两。"
这边徐光启采折半来计算,每人每年也要二十两,这还是折半计价够黑心了,以
原价计算每人每年也要四十两,也早已超过三两,可见三两以经是所谓的共识了
明经世文编,王象干,诸虏协力助兵俯准量加饷疏,"今出关各兵丁,每月有三两者,
有二两五钱者",这说明当时月薪三两很常见了普遍最少二两五钱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六
"刑科右给事中孙杰疏言两浙产兵独金华东阳义乌数邑耳自征发数次壮丁已尽台州宁绍在
.....堪乎且往年兵议十八万饷议七百万尚若不凑今兵需三十万饷需一千二百万"
每人一年最少也是要40两,也是超过三两的月新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
承宗又奏言虎酋之....或曰塞上增兵二万岁费募饷银一百九十四万四千有奇以
平均每人要97两,也是超过三两的月新,因此从上面的史料可得,当十三两以
经是公定价了,更少如一两多二两早就不知是哪年的老黄历了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11-05 07:31:00欠饷的状况常发生,真实状况确实是养不起,但还是召募了大量的兵来养。所以常常就发生欠饷就去抢,百姓穷了也跟者抢,恶性循环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4-11-05 07:33:00是真的养不起啊,就算欠饷严重也养不起,所以才会加派另外请饷、报价类奏折有惯性注水的现象,因为要一百只会给十几到数十,这点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你必须要注意以前明、清军队为何盛行‘吃空缺’的问题。
作者:
tucker (苦恼的尼采)
2014-11-05 09:43:00这篇的数字...只有我觉得怪怪的吗?有些数字就如原贴文者是月饷+月饷以外支出的数字,这篇却混在一起,如何并列?拼史料很好,但整疏史料后再提出会不会比较好些?首先引神宗实录年花30两,折月2.5两,跟原贴文差距不大了上面大大讲到问题,我想大家都清楚,这篇文还是没回答到
作者: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4-11-05 10:32:00有人把奏疏建议而实际没发生的事当成史实
作者: Zsanou 2014-11-05 14:02:00
兵员欠饷吃空缺浮报的情形很严重,对数字要小心些比较好
你自己前面的文章说养400人要花1/8的明朝岁入然后现在引的数字又跟你之前的文章兜不拢你解释了没有? 一直引史料反驳人却又不解释你的矛盾处你从头到尾都只想驳人,却没有整套自己的东西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4-11-06 10:45:00跟现代公家机关一样,立法部门怕吃空饷就砍,行政单位知道会看就浮编,无止境的华尔兹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