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发保弹板是法国Hotchkiss机枪的供弹装置
日本的保式重机枪便是仿造Hotchkiss机枪,同样也将三十发保弹板保留
三十发保弹板制造加工困难,装填速度慢,因构造特殊以至容易卡弹
弹链有的优点它没有,弹链有的缺点它一样不少而且还更多
尽管缺点一大堆,但旧日本陆军确仍坚持使用
运输搬运容易沾染灰尘,没关系帮三十发保弹板包上外包装保护
因构造特殊卡弹,装个油壶在子弹上刷上油便可以解决
但这除了更加拖慢装填速度外似乎没有什么太大帮助
当改造的成本高到一定时,最佳的方案便是放弃修改直接重新设计制造
但旧日本陆军似乎跟三十发保弹板卯上了,用尽各种方法
什么方案都试过了唯一没试过便是放弃修改,完全没有停损点的观念
可以看到从最早的保式,三八式,三年式,九二式,九二式车载,九七式车载,九八式水冷,一
式
除了九二式车载,九七式车载因空间问题而改为弹匣,其余的机枪一率是用三十发保弹板
要说第一次仿造因没经验因而误用了三十发保弹板无可厚非
问题是保式重机枪制造出后应该会发现三十发保弹板的缺点
旧日本陆军为何不放弃反而是一直沿续使用下去
到底是何原因让旧日本陆军对三十发保弹板如此迷恋
要说因旧日本陆军未参加一战,以至于不了解机枪的重要性,因此并不在意三十发保弹板极
慢的射速
但是日露战争的二零三高地与一战英日协同攻击青岛的德军要塞
露国十月革命时日本也派出七八万日军助战,都在战场上遭遇到机枪的弹雨
因此实在很难相信旧日本陆军不了解机枪的重要性
另一说是资源缺乏,以至于旧日本陆军只得迁就单一规格
但是我们看到旧日本陆军为了迁就三十发保弹板制造了一堆东西虽然没有消耗大量金属,
但所耗费的人力制造机器与能源也不少
而且更糟的是最后还是走上了复杂规格,且还走重新设计制造的路
似乎旧日本陆军最大的问题是南部麒次郎这位设计师与高层
几乎南部麒次郎设计出来的轻兵器都很奇葩
步枪,手枪这些轻兵器纵使不是选最差也不会选优秀的产品
设计时完全把日军士兵当神人,像是没有瞄准具表尺的掷弹筒
刚制造时没考虑,上战场后士兵们应该会反映,但是直到战争结束仍然没修改
而且日本似乎有种很奇怪的传统,零件复杂化
理论上零件越少制造容易,速度快,成本低,故障率低
除非技术不够,否则大家都是尽量简化零件
但日本似乎还蛮反其道而行,往往只要一个零件便可以,确修改成三四个
这不仅增加制造加工成本,且更增加故障率
到底旧日本陆军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