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好提到,就把这场仗简介一下,因为真的很夸张。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ege_of_Castelnuovo
前情提要
新海尔采格(Herceg Novi)目前位在蒙特内哥罗,此地在近代早期被称为Castelnuovo,也
就是意大利文的“新城堡”。
(我上次那篇误植为北非,已修正)
此城本来在当地领主和威尼斯的统治之下,但在1482年落入鄂图曼手中。
1535年,哈布斯堡王朝的霸主查理五世发动突尼斯战役,重创鄂图曼海军,迫使鄂图曼海
军退回东地中海,然而鄂图曼随后在1537年向威尼斯开战,打算站稳脚步,夺取地中海东
部的制海权,教廷也组织神圣同盟反击。
战争进展
1537年,鄂图曼肆虐爱奥尼亚海,威尼斯节节败退
1538年,普勒维札海战,神圣同盟惨败
1538年,神圣同盟舰队把部队放上岸,攻陷Castelnuovo
神圣同盟在Castelnuovo驻军四千人,其中三千五百人是西班牙人,组成一个十五个连的
方阵团,另外还有神圣同盟其他成员的一些士兵和人员,像是一百五十名轻骑。
Castelnuovo驻军这么多的原因是因为此地战略位置重要,可以掩护威尼斯的东部领土,
也可以当作进攻鄂图曼的桥头堡,可是因为舰队在普勒维札海战被重创,此地的驻军反而
成为孤军。
战云密布
1538年冬天,苏莱曼大帝下令要他的海军总司令海雷丁˙巴巴罗萨重整舰队、整备武装,
准备隔年春天的战争,后者于是把一万名士兵和四千名新军编入舰队之中。
巴巴罗萨的两百艘船、两万士兵封锁了Castelnuovo的外海,鄂图曼的波士尼亚执政官
Ulamen─他是波斯人─另以三万人从陆地上包围Castelnuovo外围。
Castelnuovo的守军主将是西班牙人Francisco de Sarmiento,他在此同时努力修复并加
强要塞的防御工事,但是效果有限,因为此地原本作为进攻用的桥头堡,并未修建太多防
御工事,只凭驻军那点人手和资源严重来补强颇为不足。
西班牙守军的十五个上尉连长中,一个去西班牙、一个去西西里、一个去布林迪西(义大
利)求援,都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神圣同盟的联合舰队司令安德烈亚˙多里亚统帅主力舰队停泊于奥特朗托,手里仅有47艘
皇家、4艘马耳他桨帆舰,不足以挑战巴巴罗萨,所以派信使去找Sarmiento,建议他投降
。
前哨战
1539年六月,巴巴罗萨派遣三十艘桨帆舰封锁科托湾,这批船在七月12日抵达,并登陆一
千人以寻找水源和逮捕居民或守军以获得情报。
守军得知敌军迫近后,派出三个连的西班牙步兵和轻骑队前往攻击,在午餐时间之前爆发
战斗,鄂图曼登陆部队被迫回到船上,但是在下午又再次登岸,结果遭到Sarmiento亲自
带领的六百人的伏击,阵亡三百人、被俘三十人,幸存者逃回船上。
七月18日,巴巴罗萨的主力上岸,Ulamen的陆军数日后也到达,重重包围Castelnuovo,
鄂图曼的工兵挖掘壕沟、修筑壁垒,安装了44门重炮,把城外的地表铺平以方便行动,鄂
图曼舰队也有10门重炮可以岸轰要塞。
西班牙守军在鄂图曼布置包围网的时候也数次出城突袭,造成鄂图曼部队的不少伤亡,巴
巴罗萨最喜爱的队长之一Agi也受了伤。
鄂图曼军队在一次进攻时遭到800名守军逆袭,不少新军战死,这让巴巴罗萨相当不乐,
禁止了小规模的攻击,准备发动总攻击。
总攻击
巴巴罗萨在总攻击之前提议守军投降,条件非常宽容,守军可以撤回意大利,并带走所有
旗帜和个人武器,巴巴罗萨甚至愿意给他们每人25个金币,只有火炮和火药必须留下。
守军在开会之后决定拒绝,宁愿战死也不愿向异教徒投降。
总攻击很快就展开,激战持续了一整天,鄂图曼步兵和炮兵持续进攻,火力之强,发生了
多次友军误击,守军也顽强抵抗。
入夜后,守军修补了城墙的缺口、增强了防备。第二天是圣詹姆士日,城中的主教以此鼓
舞士气,并为垂死者执行临终忏悔。
在这轮总攻击中,鄂图曼损失了六千人,守军阵亡50人,但是守军另有不少伤员后来不治
。
因为防御成功,Sarmiento准许手下出城突袭,这600人的攻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鄂图曼
军营陷入大混乱,巴巴罗萨本人也一度被侍卫强行拉回船上、随时准备撤离。
接下来几天,巴巴罗萨集中炮火于城中的上镇(upper town,山城较高的一侧),将此地的
薄弱据点轰成废墟,在八月四日再次猛攻,但是守军早有准备,激烈的战斗再次爆发,经
过一整天的血战,幸存的守军退回本镇。
鄂图曼俘虏了少许守军,其中有三人是叛逃者。巴巴罗萨为此感到兴奋,他知道守军伤亡
惨重,缺乏补给,疲累无力。
最后防线 The last stand !
八月五日,从叛逃者口中得知守军脆弱的巴巴罗萨下令再次总攻击,就连新军和骑兵都被
当炮灰投入作战(骑兵下马),但是尽管双方兵力差距甚大,守军大致上还是抵挡住了猛攻
,没丢掉什么据点。
在唯一被攻陷的塔楼,Sarmiento要求工兵设置地雷来炸毁此地,结果设置失误,工兵还
没撤离就跟着被炸死。
隔天下午,倾盆大雨,枪炮不能发,所剩无几的火药尽毁,西班牙守军却仍以长矛、刀剑
和匕首顽抗,就连伤员都被动员上墙作战,只有垂死者留在医护站里。
奇蹟似的,守军又撑过了一天。
隔天早上,Francisco de Sarmiento在骑马奔驰指挥时脸上中了三箭,但仍鼓舞士兵奋斗
,直到城墙被打成废墟,再也守不住。
六百名幸存的守军于是退到下城,到避难的居民那里,虽然撤退的计画很完美的执行了,
下城却已被关闭,残余守军进退不得。
居民从下城的墙上放下绳子,让Sarmiento攀爬而上,但是Sarmiento拒绝抛弃战友。这些
最后的守军奋战到无人能抵抗为止。
结局
在这约四千人守军之中,只有两百人左右被俘,其中大半受伤。
一名上尉因为在普勒维札海战中的英勇表现,被巴巴罗萨招降,但他拒绝并被斩首。
俘虏中的神职人员都被杀害,其他人被带去伊斯坦堡当奴隶。其中25人在六年后成功逃亡
,划船到墨西拿。
这场战役被天主教世界当作传奇和悲剧,只有哈布斯堡的仇敌对此感到开心。
查理五世后来招降巴巴罗萨无效,发动的阿尔及尔战役又以惨败收场(遇到风暴),哈布斯
堡和鄂图曼于是在1543年停战。
Castelnuovo被鄂图曼统治了又150年,直到1687年才被威尼斯收复,但是后来又转手多次
。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4-06-03 17:18:00
西班牙人会不会历史与宗教狂热感才这么狠阿?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6-03 18:13:00应该是吧,文中有说"不向异教徒投降"
作者:
elmotze (On my way)
2014-06-03 18:16:00多少也跟回教徒的敢死信仰有关.
作者:
fetoyeh (小叶)
2014-06-03 18:46:00海雷丁˙巴巴罗萨 玩过大航海系列都很熟的红胡子海雷丁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4-06-03 19:19:00
长官都说投降没关系还死不投降 这点真是没有欧洲风格XD
作者:
Wtaa (窝塔)
2014-06-03 19:50:00那25人的故事感觉也很精采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03 20:16:00鄂图曼的伤亡数据真的可信吗? 几十倍的伤亡比 皇帝不会想检讨检讨再行进攻吗? 每次都毫无感觉地进攻 是否伤亡其实不高一个不重视人命的帝国能撑那么久吗? 恐怕有些地方没搞清楚其实英文资料不一定就是正确 我看有关蒙古的英文资料错误也是颇多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4-06-03 21:34:00应该这么说 什么时候帝国会重视人命了?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4-06-03 21:55:00
我曾看介绍城堡节目 皇帝对医院骑士团投降者承认说他为了攻下这座城堡损失近10万人 但是没关系他还可以再派10万人来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03 23:11:00我想起一点 克里米亚汗国会去南俄抓捕突厥或罗斯人然后卖给鄂图曼 也许这些战死者根本不是鄂图曼帝国的人
作者:
hit0123 (@@")
2014-06-04 10:16:00巴巴罗萨战前给的投降条件真的很不错的说 =3=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6-04 11:54:00战前的条件~~是我就投降了....=_=
作者:
TETUO (鉄雄)
2014-06-04 14:50:00还给25个金币当盘缠@@,我也投降了,是说,守军为信仰而战?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04 14:55:00投降前:每人给25金币!投降后:把25金币给所有人平分!
作者:
tenweli (tenweli)
2014-06-04 16:43:00鄂图曼人算讲信用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04 20:11:00出城投降的人请到前面的大坑领取25金币!
作者:
Wtaa (窝塔)
2014-06-04 21:24:0025枚金币在当时等于几年的薪水?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4-06-05 23:44:00看金币多大,‘金钱的历史’里面有小到像大头针头的金币XD像日本漫画里常见那种拖鞋一般大的大判金币其实很少出现金价一两约台币四万多,不过以古代较低的物价和较高的贵金属价格(现在的主力大矿都是工业革命后才有),一个金币若约当台币十元的7克(0.2钱)可能也有现在八九千的购买力应该是1两=37.5克、1钱=1/10两=3.75克,台币十元重量7克约两钱,目前一钱收购价约4200元台币,换算到古代能有可能有现在的十倍购买力约七八万不为过。。。光投降拿25枚就有两百多万,难怪打战那么多人会参加。。。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06 00:01:00鄂图曼不知道是如何 中国史书上说的"金" 有时候是黄铜
杜卡特是当时的国际通货...以威尼斯杜卡特(记得流通量最大)来说就是3.5克99K金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4-06-06 17:39:00要算上大砲与火药价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