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你问我答

楼主: hus ( )   2020-08-12 23:06:18
两者皆是绿茶,并非白茶,
有些部分版友已有说明,不过为了文意连贯,有些内容就再稍赘述,
洞庭碧螺春 三峡碧螺春
品种 不确定 青心柑仔为主
产地 太湖洞庭山(并非洞庭湖) 新北三峡
碧螺春有名,所以大陆也有很多附名,但正统是洞庭所产,以下以洞庭碧螺春来做比较,
洞庭碧螺春采摘较嫩,三峡碧螺春较成熟,因此芽叶较大,
洞庭重视鲜,当天采摘当天炒制,
在锅中手工炒揉成形并干燥
三峡因应台湾人饮茶习惯,会经过较长时间萎凋,半夜甚至隔天杀青,
所以会出现版友看到的红边状况(但是非常态),
用炒青机炒过,再揉捻机揉捻,最后烘干,
成品看起来三峡碧螺春颜色较为墨绿,芽叶较大
洞庭碧螺春颜色浅青绿,
毫毛较多芽叶较小(因为极嫩采)
风味上我个人觉得洞庭比较偏豆香,火气较强,三峡比较偏菜香,香气较轻扬。
源流上,
算起来洞庭碧螺春算是正宗,历史悠久,
据传原本名为“吓煞人香”,
清朝康熙(也有人说乾隆,我没认真考据过)觉得不雅改为碧螺春。
三峡是后来因为发展绿茶,所以引入了做法并加以改良,
也有自己的特色,有机会蛮值得试试看的
约略是这样~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20-08-12 23:09:00
正常是叫东山 和 西山啦碧螺春群体种 也会被叫 小叶群体种, 柳条茶,竹缫茶乌牛早、迎霜 现在要地理保护号称不能用然后建议去产地看一次就会知道其他错误
楼主: hus ( )   2020-08-12 23:34:00
谢谢l大补充 XD 东山西山都还是洞庭山 保护归保护,还是有江苏以外却称碧螺春的 XD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2 23:42:00
采摘也会影响香气,越嫩炒过后豆香越浓,有叶就多了点层次,各有特色
作者: joechiu (黑轮)   2020-08-12 23:50:00
嫩采,出的香气应该不是豆香吧?即使您认为这是豆香,但是也不会因为采越嫩进而导致该项您定义的豆香越浓吧?另外就此品项而言,采太熟应该也不会让层次丰富吧?一点浅见。补充说明一下您上开“有叶”应该就是指涉相较于采芽而言,采较熟叶片的摘采方式吧,希望我的理解没有错误,毕竟文字的解释因人而异,必须并此确认有叶的意思。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2 23:54:00
就是有芽又有叶的意思,在这里一直被质疑的感觉挺有趣的XD
楼主: hus ( )   2020-08-13 00:08:00
香型只是个人的描述语,参考参考,或许大家的感受不同两者间风味的差异,我觉得在制程、采摘嫩度、品种上皆有影响确实越嫩采越有嫩香/毫香,不过这我实在不知如何形容而我想a大的意思应该也不是说到"太熟"啦三峡碧螺春在台湾采摘的嫩度,大概只有东方美人可以与之匹敌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00:12:00
其实东方美人我不会说是嫩的耶
楼主: hus ( )   2020-08-13 00:13:00
三峡碧螺春因为经过萎凋,多少带点发酵香,我想这是a大所谓的层次。不过....还是算绿茶啦。若真的有明显发酵香,在比赛是会被评审打掉的......... 只是有时候消费者就是爱那东方美人要说发育不良吗 XD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00:19:00
我说有叶没有特别在说萎凋程度喔!东方美人的话,发育不良比嫩还贴切一点
楼主: hus ( )   2020-08-13 00:31:00
三峡碧螺春一般是等长出一心三四叶的时候采掉一心两叶的部分
作者: king13723 (怒风的子嗣/老K)   2020-08-13 03:04:00
https://i.imgur.com/JsJ1iq0.jpghttps://i.imgur.com/1iKAjfz.pnghttps://i.imgur.com/lQ6A1QH.jpghttps://i.imgur.com/PNt7lZZ.jpg以上参考,都是2016老资料了,有机会再重拍大陆绿茶最少200种,我审评到嘴都麻了。虽然图片很鸟,但可以很清楚看到1白毫密披2嫩采 (非采嫩,两个意思不同) 3水有明显毫浑现象至于东西山之争几十年了,目前是两个都承认是洞庭碧螺春 (有产地保护其他产地不能加洞庭两字)另外,豆香,毫香是中国官方审评用语无误(不过这只是形容词)就如同地瓜味VS红薯香另外大陆绿茶基本不太萎凋的,(有一点室内,但绝不照阳)炒,有些还会先青锅然后“回潮”再“挥锅”复炒工艺。(如龙井就有)最贵的绿茶是:1西湖狮峰山龙井2安吉白茶3洞庭碧螺春基本这三只白茶的话要喝“豆浆韵”这个也很难解释,有在台中的我这有一些2012老白茶能分享,喝了就知道。白茶分:A福建系统:针,牡丹,贡,寿 B云南古树月光白两大系统以上想到什么写什么,大陆茶我能提供一些资讯给大家,资料来源:中国茶科所,浙大茶研所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8-13 07:51:00
要评论采工前也先将需求对齐...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10:40:00
1.毫香两个字几乎不会在绿茶评语中见到2.大陆绿茶也有“摊放”后才开始杀菁,让茶能够水解出氨基酸,口感才会鲜爽;青叶醇变成反式的,香气才不会都青草气3.安吉白放在前三贵也怪怪的,如果都是特级比的话,太平猴魁更贵,不过怎么想到比价位的XD
作者: king13723 (怒风的子嗣/老K)   2020-08-13 12:07:00
额,A大,毫香是中国高端绿茶几乎最常见论述,茶研所和茶科所所有研究几乎都是这样评,我写了几千张100%确定。不过毕竟是形容词,是不是两岸毫香定义不同? 另外福建系统和中央(茶科所+浙大)分属不同系统,一般以杭州为正宗不过这个是个好议题可以讨论。2.确实有的,但是比例上比较少。3这部分资料来自茶科所统计资料,以及我个人买茶经验,其实只是补充。太平猴奎本人认为是炒作茶,和南京雨花茶一样是部分政治产物。我觉的没有买的价值。真正有历史底蕴的是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是这两年涨(炒作)起来的。其实还有很多,六安瓜片也不错,黄山毛峰也很有名,信阳毛尖也666;中国好的绿茶很多很多。不过正宗西湖明前龙井是真贵,出了实验室就喝不起了…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12:28:00
问题是毫香这东西炒青比较重的跟毛比较少的茶就不是很重要了啊?相比起来鲜香、嫩香更为核心吧?你能找一张审评名优绿茶的纪录表上面香气纪录是毫香的给我看吗?感谢然后你说太平猴魁没有买的必要。我觉得在批评一个茶之前,是否要好好了解后再说?太平猴魁对我来说,在绿茶的领域是很特殊的存在。不论是采摘、香型、工艺,都具有独特性,看到学茶的人这样说,我觉得很遗憾
作者: chun605 (力力亮晶晶)   2020-08-13 13:09:00
太平猴魁是步步惊心四爷喜欢的茶(乱入)
楼主: hus ( )   2020-08-13 13:57:00
大家讨论的好精采,我只想说 太平猴魁我觉得蛮可爱的(茶~
作者: bwilkido (布理基德)   2020-08-13 14:18:00
K大改成用回文吧 这样推文看其实挺累也不好保留文章
作者: king13723 (怒风的子嗣/老K)   2020-08-13 15:50:00
我其实不太会用PTT,这点确实好,这没问题,我找一下资料;电脑里面一堆审评表这点我致歉,确实每种茶都有它独特性;我太主观了,个人好恶不该,那这句话我收回。A大,谢谢提醒,我确实有时候太主观了,以后注意。像南京雨花茶~ 附近有个雨花台(国民党当年断头台) 这茶就是纪念共党烈士做出来的,嗯…我是觉得猴奎主要还是观赏性。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16:25:00
太平猴魁可爱+1,我喜欢花香的表现,有点像台湾的高山茶呢
作者: king13723 (怒风的子嗣/老K)   2020-08-13 16:26:00
是很可爱,大大的,薄薄的;疑我记得我有照片我找找https://i.imgur.com/6WThCZu.jpghttps://i.imgur.com/5CJnqXQ.jpg嗯然后我确实记错了…2016后审评实验室就不是我负责了,有点久了;我以后会收敛点查好资料再来讲,确实记错了和大家道个歉囧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16:53:00
==我就记得以前毫香通常只有白茶在提的,用不同身分讲的话态度要不一样,尤其是具专业背景时要特别小心
作者: king13723 (怒风的子嗣/老K)   2020-08-13 16:57:00
是,对不起,以后注意。你是理性的;那B大一开口就嘴全中兴,我身为中兴人是一定忍受不了的…
作者: joechiu (黑轮)   2020-08-13 17:42:00
“毫香”是台湾北部绿茶常见的香气形容,板上搜寻建安2字,我多年前过去踏三峡茶区时,那边的制茶师傅就是这样形容那股我无法形容的植物性芬芳的。
作者: famari (Kishori Amonkar)   2020-08-13 18:08:00
毫香 绿茶 网络查一堆
作者: joechiu (黑轮)   2020-08-13 18:15:00
另外不只建安喔,黄、周等名家的师傅也是用毫香形容当天绿茶的特殊香气~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18:30:00
苦笑,我觉得我们讨论的应该不是同一个表现,我反问各位,毫香是什么?我在一种台湾的乌龙茶里,常常闻到我学到/认知的毫香,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哪种乌龙茶
作者: joechiu (黑轮)   2020-08-13 19:05:00
这篇不是在讨论绿茶吗?综观文章与留言的脉络,讨论、争执的主题不就是“毫香是否为绿茶常见的形容词汇”,您当然可以对于各种香气,依照各自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形容词汇,某种香气属于毫香;某种香气则否,均无可厚非。但是这跟上开讨论议题似无矛盾之处吧?怎么通篇讨论毫香是否可以用来形容绿茶的香气,您现在却又岔开话题,改称“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个表现”等语?此实非讨论之妥适方法。
作者: Maoxiaopai (猫小派)   2020-08-13 20:25:00
回A大-东美? 若我没答错,大吉岭春摘跟毫芽型夏摘也常碰到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3 21:20:00
回joe大,因为当我们讨论同个词代表的表现是不同时,就沦为鸡同鸭讲了。这也是在评茶时会把每个词定义清楚,在沟通与评定上才不会有问题回小派,不玩了不玩了,太快了XD那下个问题好了,这些茶有什么共同特性?
作者: joechiu (黑轮)   2020-08-13 22:46:00
不管毫香指涉的味道是什么?这其实本来就非我们讨论的内容,如果要争执应该另外讨论;争执事项明明限缩在“毫香是否为绿茶常见的形容词汇”,我也提出据以支撑我论述的事证了(数年前走访产地店家制茶师傅的说法,当然您可以另外弹劾该事证的凭信性)。如果您站在反对立场,应该也要提出相关事证藉以支持自己的说法。但现在您却一直强调首开那件“毫香是指涉什么?”这无关宏旨甚至根本非本件争执事项的问题来当作自己说词的佐证,这样的论述容有前后不一贯之嫌,而且也无法集中讨论这个讨论串最初始要讨论、争执的问题。
作者: Maoxiaopai (猫小派)   2020-08-13 23:39:00
答:小叶种(被殴
作者: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4 00:53:00
我有空再另外回一篇关于毫香的,但要先想好措辞
作者: z1288 (阿邦)   2020-08-14 01:30:00
一种香气各种表述
作者: rainHime (雨姬)   2020-08-14 01:50:00
身为味嗅觉迟钝者连看戏的能力都没有QQ
作者: purplemind (purplemind)   2020-08-14 19:31:00
我就拿着椅子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