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你问我答

楼主: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1 17:06:38
※ 引述《chun605 (力力亮晶晶)》之铭言:
: 版上火药味很重,
: 但对于外行人如我来说,
: 其实很有收获,看得很过瘾(喂)。
: 先不管理论与实务,
: 就小妹我本人忝为一不专业茶饮料爱好者,
: 茶区、茶种等可以自己google外,
: 想请问关于茶制程的问题,谢谢。
我觉得都问的挺好
: 以下是大哉问(简称乱问),请海涵:
: 1.请问一般分冬茶跟春茶,
: 是指在同一片茶园的不同季节采种的茶吗?
: 还是春茶结束后,茶园会休耕,直到下次季节到来?
不同的产地会因为环境的关系,而有采收次数的差别,台湾习惯把采收的时间冠上季节,例如高海拔茶区每年采三次,最后一次叫冬茶,但采收时间可能是十月多,或许就跟大家认知的冬天不同
回到妳的问题,这些就是依采收时间命名,但要注意时间是否合理
每次采收完茶农会看情况选择下一季要不要休耕
: 2.请问现在人工采茶,茶劳工的来源多是台籍吗?
: 是否有外籍劳工,又采茶工是否需有什么技术?
: 一人一天可以采集多少,例如几斤?
有蛮大的比例是外籍劳工,依产区不同而有不同,像高山茶量大又要赶快采收,就需要人力,这也是台湾一个很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的话
采收的速度跟均匀度很重要。采收速度影响到每天拿到的薪水(如果是用秤重算的话)
均匀度影响到茶叶的制作难度,所以也影响到品质高低
至于每人可以采多少量嘛 因为我不是发钱的人没去记XD但采得快的话每天可以三五千吧?
至于依量或依工计价,也要看产区而订
: 3.茶场采收后,是直接批给加工厂,
: 还是事实上茶厂主人都有自己的加工厂,
: 自采集好叶子到作成可分装的半成品,过程大大概多久?
: 一般中小型茶厂都可以作到吗?
有几种情况:
1.茶农自己有茶厂,自己的茶自己做
2.茶农自己没有茶厂,自己的茶找茶厂做
至于1跟2的比例,会因为产区而有不同
中小型茶厂通常都是做自己家的比较多,因为规模大小影响到每天可以做的茶量
而制茶的过程长短依不同茶而有不同,乌龙茶来说通常是两天,有些茶厂一季就要做一两个礼拜,因为要消化附近茶园的采收量,所以茶农都要协调好采收日期跟采茶工
: 4.请问农会或大盘的收购,自上面3.的流程中,
: 大概在哪个阶段介入。
: 我的意思,换个方式问,
: 农会或大盘是收购干净叶子?或收购炒干的茶叶?
收购有收购茶菁(就是叶子)然后带自己的制茶师借用茶厂做
也有收购毛茶(就是刚做好的茶未精制),通常是这种比较简单
: 5.可以分享农/大盘会采购实务吗?
: 每年茶品质及量都不一样,如何取价?
我不是大盘,但通常他们都已经有固定合作的茶农/茶厂,每个产地也有固定的价格标准,每年会有浮动但变动不大
理论上品质好价格会高点,拿的量多价格会低点,但也要看当初他们怎么说的
: 6.一般坊间150g小包装茶,4包600、3包500那种,
: 是否都是有自家茶厂,否则定价怎么这么低呢?
呃,有些产地价格的确会比较低,所以要参考产地价,有些价格比批发价还低的就..
: 7.以冻顶乌龙为例,
: “ 建议取3克茶叶注入1500 CC水,依茶罐建议水温冲泡。
: 第1泡浸泡50秒,第二泡40秒,第三泡30秒,
: 尔后每泡时间增加10秒,可泡6泡以上...”
: 请问为何前三泡秒数都是递减,第四泡开始反增加秒数,
: 第一、二泡不会太苦吗?
: 又茶包是否有第一泡先冲洗掉的需要?
时间的部分,其实要参考茶水比例,才能回答浓淡,不过1:500的比例也太淡了XD这其中应该有什么误会,至于应该怎么泡才好,有空再好好回,不然太长了
茶包不需要冲掉第一泡,需要冲掉第一泡的情况通常是:
1.吸附了杂味,把杂味稍微降低
2.泡不开,让茶叶更容易泡开
:8.最后一个问题,追加问喜欢喝茶的茶友们,回答也是多多益善,
: 请问要如何找喜欢、适合、可信赖的茶行??
这个问题问我反而不知怎么回答,囧
我觉得原则是他们能不能让妳知道妳在喝什么、喜欢什么,换句话说喝得开心、安心,对我来说商家有必要传达正确的价值给喝的人,但每个人角度不同
: 出自同产区,茶品质可能差不多,
: 新手要如何知道,不是出自茶行批茶后分装漂亮袋子的大坑一笔?
: 有没有诀窍,或有推荐的茶行吗?
我想妳问的应该是如何知道产区是否一致、价值与价格是否相符?
我会说先建立自己的喜好与标准,自己觉得喜欢的又觉得品质好,当然是赶快买啊。
重点是
Q1自己喜欢喝什么?
Q2茶的好坏怎么判断?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
就是用比较的方式去找到答案,把一些茶同时一起喝,找个会喝茶的朋友一起更好,然后讨论每个茶的表现,慢慢会有效果的
: 满喜欢梨山茶的,我住台北市,
: 有店家可以试喝的话,满想尝试(学)的。
: 也欢迎站内信(结果弄爆自己信箱这样)。
: 谢谢版上茶达人:)
总之大家如果遇到用心的茶商、茶农,尽量用新台币鼓励他们啊啊啊
有些回答的或许有点笼统,因为要更详细的话需要讨论很多细节,比较不适合在板上这样回,会太长..
: ※ 引述《adrian84216 (龟先生)》之铭言:
: : 我来降低点火药味的
: : 虽然我也不一定很认同一些东西
: : 但有激烈讨论才有成长吧?
: : 本人喝过不少茶
: : 对茶不是新手
: : 也有上过一些课
: : 希望好好推广台湾茶
: : (没道理外国人比台湾人还喜欢而且更懂啊)
: : 好奇大家对于茶的疑问与疑虑有哪些
: : 来征求问题
: : 会尽量回答
: : 未来有机会将这些问题整理成影片、文字
: : 范围限定在茶
: : 我不会的会说不知道
: : 别问关于人的问题
: : 我都不认识
: : 对了顺便问一下
: : 在这也有喝咖啡/酒的人吗?
: : 不用很懂
: : 但大概喝得懂的状态
: : 我只认识茶
: :
作者: chuan780920 (元太)   2020-08-11 17:22:00
城武巧合
作者: louis31684 (佐藤)   2020-08-11 17:49:00
推认真
作者: bluejames (阿九)   2020-08-11 23:12:00
之前听过一天采上万块的不过我们这种末端用户应该是了解采出来的品质跟我们比较有关
作者: Maoxiaopai (猫小派)   2020-08-11 23:59:00
我猜原po应该是多打了个零www
楼主: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2 00:41:00
她是复制某个网页上的,一模一样
作者: bluejames (阿九)   2020-08-12 08:16:00
泡时间的递增或递减我觉得要看茶传统揉跟挤压出来的差异蛮大
作者: chun605 (力力亮晶晶)   2020-08-12 08:25:00
谢谢回答,真的长知识了,好想去茶园报复性出游(误)冲泡方法是我google的,真是菜比巴XDD
楼主: adrian84216 (龟先生)   2020-08-12 08:30:00
妳刚好查到一个打错的...我看到就笑了 冲泡方式有空再慢慢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