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未曾转向的白话字运动─蔡培火

楼主: tiuseensii (自由主义不可信)   2014-08-11 12:32:41
未曾转向的白话字运动─蔡培火
1889-1983
杨允言
白话字运动的重要性更甚于政治运动
1889 年出生于云林北港的蔡培火,他的生命跨越台湾的三个政权统治时代,日本统
治者眼中,他或许是个麻烦人物,尽做一些台湾总督府不喜欢的事:争取台湾人自治、
推展台语文、...等;然而战后却转身成为国民党高官,1950 年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
成为中华民国政府中第一位台籍部长级政务官。政治上的表现,与日本时代的蔡培火
相比,让人觉得判若两人,甚至有人改称他“臭培火”。
2000 年,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出版了七册的《蔡培火全集》,将许多第一手资
料呈现出来,让世人对他有更深刻的了解。
不过,对于蔡培火的评述,政治运动是大家的最爱,台语文的白话字运动,虽然也
会提及,相较之下篇幅少多了。参与政治运动者多,推展台语文白话字者少;政治方
面,他虽然出力很多,却只是众多人之中的一个,然而在白话字运动,他站在更关键
的位置。
蔡培火推展台语文,使用的是白话字,目前一般人所指称的台语白话字是教会罗马
字,但是蔡培火所说的白话字,除了一般的台语白话字外,还有他自创的另外两种,
分别用日本假名及中国注音修改而来的白话字。为了论述不致混淆,本文将这三种白
话字分别称为“罗马白话字”、“日本假名白话字”及“中国注音白话字”。
蔡培火的白话字运动
(1) 《Cha'p-hāng kóan-kiàn(十项管见)》介绍
如果有一份台语文学必读书单的话,显然,《Cha'p-hāng kóan-kiàn(十项管见)
》这本书必定要名列其中,这份书单才会完整。
如同书名所示,本书分为十章,洋洋洒洒,共有四万六千六百多语词,六万六千三
百多音节(字)。其中,第二章为“新台湾和罗马字的关系”他把罗马字放在这么前
面,可见其重视的程度。
这本书是非常杰出的台语散文作品,潘科元举出其语词运用的特色有:
‧ 文言音和白话音变化多端,如“sú / sù / sái”(使)...等;
‧ 常用词的用法宽大无碍(和现在相比);
‧ 类义词丰富,如和“绝对”类义的有“tek-khak”(的确)、“tiā-tio'h”
(定着)、cho'at-tùi”(绝对)、“tōan-tōan”(断断)、“tòan-jiân”
(断然);
‧ 运用大量类义词和对仗(kù-tāu 句读)变化反复说明某一主张;
‧ 所用词语的正式度从中等到高等,非常齐全。
这本书如果换成用汉字书写,将感受不到台语的原味。当然,我们也应该感到汗颜,
经过了八十多年,当时的一些台语词汇,我们已经不会使用,甚至不了解意思。
1923 年,蔡培火并曾在《台湾民报》以日文发表〈新台湾の建设と罗马字(新台湾
的建设和罗马字)〉,这篇显然是给当时台湾知识菁英和日本人看的,相关论点也在
《Cha'p-hāng kóan-kiàn(十项管见)》第二项“Sin Tâi-ôan kap Lô-má-
jīê Koan-hē(新台湾和罗马字的关系)”中提出。
(2) 蔡培火的三套白话字
蔡培火推展台语文,使用了白话字,而他所指称的白话字有三种,一开始是教会系
统的罗马白话字,其介绍请参见本书第三单元的介绍。如果从 1910 年时起算,他使用
了二十一年。这段期间,他用罗马白话字写出了掷地有声的《Cha'p-hāng kóan-
kiàn(十项管见)》,还创作了许多台语歌曲。
后来他接受前台湾总督伊泽多喜男的建议,认为日本人反对使用罗马字,但是若改
用假名做为台湾白话字,就不会再反对。当我们事后重新检视这件事,会发现这可能是
蔡培火的失策。1931 年之后,他以日本片假名为基础,加上几个符号,制成日本假名白
话字。日人领台之后,即以片假名为基础做修改,来拼写台语,其发音以片假名的发音
为准,请参照第三单元的介绍;而蔡培火显然看过这套符号,他在日记中提及,日本人
的日式台语假名拼音符号错误百出,
而他制作的日本假名白话字,骨子里其实就是罗马白话字,一个字母就是对应一个罗马
白话字的声母或韵母, 也有连字符(音节之间打一点"‧")。与罗马白话字不同的是,
罗马白话字没有表记泉州腔特有的韵母,因为他本身是泉州腔,所以他的日本假名白话
字增加了表记泉州腔的符号;另外一点,鼻音的处理上,他使用了跟日式台语假名类似
的方法,在声调符号加上小圆点。 日本假名白话字大概从 1931 年使用到 1935 年,
仅仅短短五年的时间而已,符号的寿命短,也许是因为时局不允许,另一方面,在此之
后他把推动中日和平这项工作放在第一位,1937 年妻子病逝,他带着七名子女移住东
京,离开台湾也等于失去了推展白话字的机会和意义。
终战后,1948 年,他又利用中国的注音符号加以修改,自创了中国注音白话字,也
许当时时局较为混乱,我们并不确定他是否曾见过 1946 年制订的台湾方音符号。符号
的观念仍承袭自罗马白话字,例如“咱 [lán]”,他标成“ㄌㄚㄋˋ”而非“ㄌㄢˋ”
即可见一斑。
中国注音白话字,是蔡培火一生中使用的时间最久的白话字,如果从 1948 年算到
1983 年,共有三十多年,这段期间,编了闽南语课本、闽南语辞典,还写了三民主义的
闽南语版。讽刺的是,这段时间也是政府当局打压台语最努力的时候,至少他没有办法
像从前一样办理白话字研习会。
评论与留待讨论的议题
若我们以文学的角度审视蔡培火的台语作品,将会发现,使用罗马白话字时写的东
西较值得被称颂,这套最不见容于不同时期台湾统治者当局的台语文字,似乎让蔡培火
得到心灵的彻底解放。其它两种文字的作品,就比较找不到这种感觉。
对于七岁入私塾、十岁进公学校的蔡培火,在十三岁接触罗马白话字时,分别已经
读了六年的汉文及三年的日文,这样的学习历程,在运用上,却不及只学三天的罗马白
话字。这个例子应该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字学习效率的问题。虽然现今仍有为数众多
的台湾人觉得罗马白话字比汉字难学,但是比较的基础却是在汉字学习超过十年以上、
罗马白话字还没有学习的情况下所做的评断,显然很不客观。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这时候的蔡培火,尚未入基督教,所以应该没有参加教会的礼拜
活动,也没有阅读过罗马字台语书籍;罗马白话字的出现,让他发现这将是通往知识的
捷径。
其次,“蔡培火是有意识将白话字应用在台湾社会启蒙的第一人。” 虽然基督长老教
会早在他之前,就已经在做这件事,但是对象只限于信教者,蔡培火的对象则是台湾的
世俗大众。他从事政治社会运动,与日本殖民统治者对抗,也许他发现,他需要台湾
民众的奥援,而白话字若能普及到台湾民众,让台湾人民智大开,所能产生的对抗力
量将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一点值得提出的是,蔡培火推行台语,虽然历经了三种白话字,但是他始终避
开用汉字来推展台语。他是否清楚意识到,汉字已经被别的语言占据了,不管是中国话
或是日本语,要使用汉字来推展台语是有困难的。
蔡培火曾在《国语闽南语对照常用辞典》的前言中,检讨日本假名白话字推广失败
的原因,包括:一、日本政府不许可,二、不惜牺牲提倡之同志甚少,三、民众对学问
不热心。不过,如果把“日本政府”换成“国民党政府”,“日本假名白话字”换成
“中国注音白话字”,看起来这几点还是成立的。
也有论者认为蔡培火的失败,证明罗马白话字不可行,并进一步引伸,别套符号比较
有可能成功。这样的说法并不周延,至少蔡培火推的后面两种白话字,结果并没有比
罗马白话字好,要引伸成别套比较好,也有点牵强。
不过,无论如何,蔡培火一生对白话字的努力奋斗,还是提供我们一个极佳的典范,
身为台湾人,不管政局如何地转变,台语如何被统治当局无情地践踏,自始至终,他都
对台语文不离不弃!
作者: taigii   2014-08-11 14:26:00
推白话文运动
作者: KAOKAOKAO (鬼斗)   2014-08-11 20:01:00
作者: dan310546 (00)   2014-08-19 23:50:00
必须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