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eyao (河间献王翟中虚)》之铭言:
: 汉人引谶,多不言〈稽耀钩〉、〈括地象〉,而直言谶:
: 谶书又言:“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尧。”(《论衡‧奇怪》)
: 谶曰:“孙咸征狄。”今以平狄将军孙咸行大司马事。咸以武名官,应图谶云。
: (《汉书‧孙咸传》)
: 谶曰:“水者,纯阴之精也。阴气盛洋溢者,小人专制擅权,妒疾贤者,依公结
: 私,侵乘君子,小人席胜,失怀得志,故涌水为灾。”(《后汉书‧五行
: 志》)
: 某谶:
: 《春秋谶》曰:“战者,延改也。”(《白虎通‧诛伐》)
: 《论语谶》曰:“五帝立师,三王制之。传曰:黄帝师力牧。帝颛顼师绿图,帝
: 喾师赤松子,帝尧师务成子,帝舜师尹寿,禹师国先生,汤师伊尹,文王
: 师吕望,武王师尚父,周公师虢叔,孔子师老聃。”(《白虎通‧辟雍》)
: 引律,不言贼律、盗律、户律,而直言律:
: 律曰“敢盗乘舆、服御物。”谓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渎言之,故
: 托之于乘舆。(《蔡中郎集‧独断》)
: 廷尉直以为“律曰‘斗以刃伤人,完为城旦,其贼加罪一等,与谋者同罪。’”
: (《汉书‧薛宣朱博传》)
: 诏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后汉书‧章帝纪》)
: 汉律:
: 汉律:民不繇,赀钱二十二。(《说文解字‧贝部‧赀》)
: 图谶汉人所重,律令断人死生,既然这些书不直接言书名、篇名,那么《孙子兵法》
: 多称为兵法又何足为奇?
不然﹐律具有唯一性﹐但兵法不是。
从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名单来看﹐兵法书有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大类﹐
共63家﹐1061篇。
与《吴孙子兵法》同为兵权谋的﹐还有《韩信兵法》、《太公兵法》、
《齐孙子兵法》(即孙膑兵法)、《吴起兵法》、《范蠡兵法》、《管仲兵法》等等。
看不出《吴孙子兵法》有什么特殊之处﹐甚至﹐需要区分“吴孙子”与“齐孙子”﹐
就証明单独说“孙子”﹐真的不会有大家都想到是“孙武”的証据。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63家兵法书中没有《司马兵法》﹐
因为汉书单独将《司马兵法》155篇从兵家中﹐移到六艺中的礼(制度)。
(汉书艺文志书单﹐按“六艺”、“诸子九家”、“其他”的次序排列﹐
兵家跟医卜星相同在“其他”类)
这个情况是有原因的﹐在荀悦(与荀彧同个祖父﹐比荀彧大15岁)的著作中﹐
有记载汉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
这两则都可以証明﹐在汉代﹐如果要说有一种兵法书﹐
重要到能够简称“兵法”而大家都知道是哪一部﹐那也应该是《司马法》。
结果这种重要到列入六艺经典﹐重要到汉朝用来作为选取官员的考试教材的书﹐
155篇的《司马法》﹐还是失传了﹐现代仅剩不知真伪的残本5篇。
同样﹐当时跟《吴孙子兵法》同列于《汉书艺文志兵权谋》的韩信、太公、
齐孙子、范蠡、管仲等兵法﹐在《兵形势》的《魏公子兵法》(信陵君)﹐
这些同样有名甚至更有名的兵法(譬如﹐《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
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这样威的太公兵法在汉代怎么可以不出名。XD)。
这些全部失传。
同样有名的《吴起兵法》48篇(《吴子》)﹐现在也仅剩一个不知真伪的6篇。
(现存的《吴起兵法》版本最早见于宋代的《武经七书》﹐宋以前未见。)
可以说﹐汉代兵书不管比孙子兵法有名还是同等﹐早就在历史长河中全军覆没掉了。
就连孙子兵法原先的82篇也大多失传﹐唯一传下来的版本就是曹操版孙子兵法13篇。
说真的﹐我是真心认为“没有曹操就没有孙子兵法”的。
没有曹操﹐很可能我们要寄希望于从哪个古墓挖出来才看得到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