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7-11 00:51:31※ 引述《lockgolden (锁金)》之铭言:
: 当年的三国,最受欢迎的政治明星当属刘备了。
: 打着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汉献帝皇叔的名号(究竟是真是假在此不多作探讨)
: 到处拢络人心,可见得当时的人对血统还是相当重视的
: 而孙权呢?其实他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家─孙武的后代,父亲孙坚又被封为长沙太守
: 与乌程侯,孙权的血统也不比刘备差到哪去才是。
: 怎么演义里仁义兼备的刘皇叔,因为自己的身世而受到高度的礼遇(如袁绍出城二百里
: 相迎)。
: 为何孙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是孙武的后代,而像刘备这样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受到重视
: 呢?
孙子当时的名声并没有现在这么大。
汉书艺文志中收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但并没有多少详细介绍。
历史上第一个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的﹐就是曹操。
在曹操的"孙子略解"的前序中﹐曹操说孙子兵法"训说况文烦富"﹐
(也就是太罗嗦没重点)。因此曹操大刀阔斧﹐将汉代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删减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所以曹操的书叫"孙子略解")。
由于曹操的作用﹐孙子兵法才从此真正兴旺起来。
曹操的注解﹐在后代是孙子兵法的主流﹐
所以欧阳修说﹕"世所传孙子十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陈皞注﹐号三家。"
而到了宋朝之后﹐固定的版本中﹐无论是"十一家注孙子"﹐还是"十家孙子会注"﹐
其他各家多数是对文字进行训诂考据﹐曹操版本才是真正从军事上讨论孙子兵法。
(十家﹕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牧、陈皞、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
十一家则加上杜佑)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曾经有三种不同观点不相上下﹐一是孙武﹐二是孙膑﹐三是曹操。
直到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了另一部"孙膑兵法"﹐
以及几十篇在"十三篇"之外的、早已失传的"孙子兵法"(如"吴问"、"四变"、
"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篇)﹐才完全确定孙子兵法作者是孙武。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曹操﹐孙子兵法很可能就跟孙膑兵法一样失传了。
所以孙坚、孙权宣称是孙武之后﹐在曹操写孙子略解并使之传世之前﹐没有意义。
而在曹操写了之后﹐更加没有意义。XD
作者:
Ryow (咔啦鸡腿堡)
2013-07-11 01:13:00推好文
作者: gfneo (gfneo) 2013-07-11 07:26:00
大推
作者:
allergy (我到底在干麻...)
2013-07-11 10:12:00推
作者:
siliver (奶茶猫~~号:)
2013-07-11 10:16:00精辟长见识~~~~
作者:
JKH945 (阿猫好猫)
2013-07-11 10:25:00专业推!
作者:
log56 (君主建山川)
2013-07-11 12:25:00生子当如孙仲谋 XD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3-07-11 14:23:00曹操:(翻译)干你娘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13-07-11 16:05:00推
作者: adwn 2013-07-11 20:07:00
推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3-07-11 21:11:00推
作者: TaylorMars (瀟ç‘的無ç†å–鬧) 2013-07-12 00:21:00
cksh大的翻译 依原则 信 雅 达已完成两项XDD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3-07-12 15:39:00推 难怪后代一致认为曹操“兵机智算,殆难与敌”
作者:
KiSeigi (Kuroda.K.Masamura)
2013-07-13 17:15:00曹操表示:你家祖先(疑似)能留名还不是要靠我~
作者: andy901226 (老柯) 2013-07-18 01:03:00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