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铭言:
: : “夫曹、刘之将非一世之选,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 : 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
: : 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 : 这段到底是在讲什么?
: : “曹、刘之将非一世之选”
: : 是在讲司马炎的的将领不如曹操刘备的将领,还是比曹操刘备的将领好?
: : 讲司马炎的将领不如曹操刘备的将领,没有任何证据,
: : 而且怎么会用曹、刘之将非一世之选来表达?
: : 讲司马炎的将领比较好,晋可以灭吴就理所当然了,文意不通。
: : “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 : 如果是说司马炎的军队数目不如曹操刘备,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 : 如果是说司马炎的军队数目比曹操刘备多,则又是文意不通
: : 陆机是文学大家,辩亡论是他的名著,
: : 不过细究起来好像不少胡说八道的地方....
: 读起来真的觉得怪怪的。
: 我看到的版本,前几句是这样写的:
: “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 “非一世之选”与“非一世所选”略有文字差别。
: 看网络上对于这里的白话翻译,
: 都把“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
: 解释为曹操、刘备的将领,不是晋所能选得的,
: 这种解释的诡异之处,板友也已经指出来了。
: 而且,我也不知道网络文章为何可以把“一世”解释为晋?
: 我在想,这里文意看来不甚通顺,
: 原因会不会是原文本身其实已经出错、已非陆机原作的遣词?
: 我的假设如下:
: “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 是否各漏了一个字,导致目前的版本虽然看起来是骈对的
: 但其实已经不是这几句的原貌了?
: 试将可能漏失的字补回,变成以下的样子:
: “夫曹、刘之将,莫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如曩日之众”
: 意思则是:
: 曹操、刘备的将领,没有不是当代杰出者;
: 先前(晋)的军队,也没有像古早时那么多。
: 如此,陆机便是说曹操南征、刘备东伐时的部将,全部都是当代的杰出菁英,
: 陆机也不用明白指称晋国的将领素质究竟如何,
: 便能隐然把他对于曹刘、晋国的将领之比较评价给表达出来。
: 至于“向时之师,无如曩日之众”,
: 曹操南征的军队数量,在〈辩亡论〉中是被描写为“百万之师”,
: 晋灭吴时出动的军队数量,《晋书‧武帝纪》说是“东西凡二十余万”;
: 刘备东伐的兵力多少史无明载,我认为应该至少有十万上下,
: 要说刘备东伐的兵力比晋灭吴时还多,的确显得夸张,
: 论说文章夸大有利己方的论据,说来还满常见的,
: 加上战报往往浮报数量,也许一般吴人听父祖辈讲古时说到的刘备军数量,
: 就是好几十万,于是陆机也就沿用这样的民间共识,
: 一如其文中也说曹操军队是“百万之师”那般,
: 于是二十余万晋军的数量,
: 就不如“曩日”的百万、数十万之师“之众”了?
: 综上,“向时之师,无如曩日之众”这句的合理性,
: 大概要立基于陆机本身立论时所采用的认识立场,
: 才能圆其说法吧。
: “夫曹、刘之将,莫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如曩日之众”
: 陆机原文究竟如何,目前很难确定,
: 这里是一些猜想,觉得这样一来文章立论会比较合理。
: 至于为何漏字(如果真的是漏字的话)?
: 猜测大概是传钞时有个版本率先漏了一字,
: 比如说把“莫非一世所选”的“莫”字给漏写了;
: 更后来抄写文章的人发现这里怎么前后字数无法对称:
: “非一世所选”与“无如曩日之众”,
: 前者 5 个字,后者 6 个字,
: 看了很碍眼、很不痛快!
: 于是,后来的某人就自作主张,把“无如曩日之众”的“如”字给删了,
: 这样一来两句就是 5 字对 5 字,多齐整哪!哈哈哈~~
: 日积月累,错误的版本因缘际会流传下来,
: 反而是正确的 6 字对 6 字版因为种种原因(例如:战火、祝融之灾~~)没能留下,
: 于是就“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了。
: 换句话说,就是以讹传讹。
: 以上全是对于怪怪的文句何以如此的揣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