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几年比赛的经验,自己通常在全马赛事后隔两天就可以进行较轻松的慢跑,
但若要在双腿比较有弹性的状态下进行较快的配速练习,要10天左右才不会感觉勉强。
考量这场不是赛季重点赛事,加上年初的例行公事与杂事较多、全家同时挂病号、
双腿有疲劳累积的症状,旧伤隐隐作祟...等因素,为了长久之计,便决定做个实验:
这四周减少跑量与课表,勇敢休息让身体好好修复,再来看看比赛成效如何。
如果不错,那到二月底大阪马前的这六周周期就可斟酌比照办理。
台北:
赛前四周 519K,课表 142K,赛前一到五跑 68K,周二三各7K的配速跑,周六移动日。
高雄:
赛前四周 423K,课表 72K,赛前一到五跑 48K,周二三各 4.2K+3.5K的配速跑,
周六在家全休。
这课表质量都不到正常练习期间的八折,减量期几乎等于是拉了一个月,应该够了吧?
********************************
主办单位今年原本只打算办理半马,但在众多跑友抗议下,最后硬是加回全马选项。
为了不造成过多交管的负担,比赛维持 5:30从世运主场馆往市区摸黑起跑,
而路线则大改成一个终点在中点的歪曲日字形。
全马前半段和半马的路线可说几乎重叠,半马跑者进终点,全马跑者过主场馆而不入,
后半段继续往蚵寮去绕下半圈。
(结果楠梓加工区那段还是无法避免上班民众与车潮的冲突,唉!)
坦白说,这赛道周遭景点的可看性不高,不过高雄主要干道交管后确实没替代路线可走,
对此安排只能说理解但无奈。
赛道最大优点是跑进海军军区和没桥也没山路爬坡的全平路市区道路,只是转折偏多,
很多诡异的小路。有几段跑在大马路中间车道上,隔着交通锥看汽车从旁呼啸而过,
那场景有点可怕。这次不少日本跑者参加,相信他们应该会对这感到困惑。
四点半到会场,寄物热身做好各项赛前例行公事后,进入集结区等待,五点半准时起跑。
13度的气温是极为难得的天时,要趁此好好把握才行。可惜天时地利有了,人却不对。
一样体感配速出发,第一个 5K跑 18:44,没有预期轻松,告诉自己稳着脚步继续前进,
等完全热开后应会好转。
这届全马参赛人数较少,竞争强度不比台北。
除了领先集团外,我这配速前后的人不多,大家各自分散没有集团,自己几乎都是独跑。
补给站内容蛮多样丰富,有许多种类的饼干、水果、鸡肉、能量包,可惜无福消受。
38:13通过 10K,就能确定今天的状况不太好,懒洋洋的提不起劲。
顿时有些心烦意躁,身体没什么不对,做了这样的准备怎会是这种表现?
以 1:20:29完成半马,郁闷的感觉更甚,过世运大道看到终点时,萌起左转弃赛的念头。
到楠梓加工区那段,上班车潮加上市民与交管的争执声传来,突然觉得很没意思,
自己好像做了很扰民的行为。这时一个路人大声说:“吃饱太闲不会去上班赚钱喔?”
听在耳里仿佛参赛都是跑者的错(日本跑者会认为这是加油声吗?)。
心理影响生理,那种只要往回走就可以直接收工离开这里的想法不断出现。
“这场没PB也没奖金,要当长距练习也够了,还一直被骂,越跑越没意思,走人吧?”
过30K往蚵寮的路上,以往数次在此变成步兵的回忆涌现,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不当步兵,但要继续下去也是意兴阑珊。决定慢跑完剩下里程,2:47:54收工。
(不过蚵寮那段的加油民众非常热情,摊位上端出炸海鲜和乌鱼子等好料,让人感动。
但个人不爱海鲜,作罢)。
这届因整修没能跑进主场馆,赛后领物资的路径有些拥挤;
而没有分流让所有跑者一起领,也有些混乱,有进步空间。
明年若还是这种情况,那会选择直接略过这场,专心准备期末目标比较实在。
也希望这场只是短暂的低潮,休息几天后,再为大阪作最后冲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