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ren (做好做满)
2021-12-23 16:25:38这也是一个体重过重的新手的故事,
不知不觉就变成一个37岁90+公斤的肥宅,
在今年七月之前没有固定的有氧运动习惯,
七月的时候因为入手了二手公路车,开始四处骑骑车晃晃。
听说体重过重对膝盖不友善,一直不曾练过跑步。
有固定跑步的朋友说台北马开始报名了,
突然觉得最近有开始骑车不妨试试跑步,就刷卡报名了。
在同学群组闲聊揪人,想不到最后组成了一个四人团。
当中只有一个人有参加过马拉松的经验,其他三个都是一张白纸,
预定的目标也很明确,逃离回收车、争取最晚上车的荣誉。
就这样从网络上嘴砲,转为各自开始线下练习,
第一次兴致勃勃去跑步,就在报名当天晚上10/20,才跑了3k就要往生,
第一周的练习就这样结束了。
W1 Oct 18-24: 3k
W2 Oct 25-31: 5k*3, 10k
W3 Nov 1-7: 3k, 7k
W4 Nov 8-14: 12k, 5k
W5 Nov 15-21: 12k, 4k
W6 Nov 22-28: 5k
W7 Nov29-Dec5: 14k (1h49m)
最后这次练习是我们三个老同学第一次碰面练习,在大安森林公园绕圈圈。
当时跑了14k发现花的时间似乎就在完赛的边缘,也燃起了一点希望。
然后就是两周后的台北马,当晚还有点睡不着,四人一起从东区的小饭店走到会场,
路上看到的跑者看起来都很专业,有一种自己走错包厢的感觉。
开跑后觉得非常新鲜也很亢奋,挤过起点的拱门后,跟着一大群人一起往前冲,
一下子就忘记网络上的攻略,开跑不要太快云云。
(另外就是很担心自己挤过拱门又花了一点时间,距离回收车又更近了)
开始跑的速度大概是7:00~7:10左右,已经比我练习的均速快了,
心跳也很快来到172左右,基本上已经要进入无氧耐力了。
一方面告诉自己要慢慢跑,另一方面又跟着大部队一起往前,
然后就到了很拥挤的5k水站,在这边挤到跑不了,刚好调整一下呼吸。
接着就又继续跟着大部队挺进,前面10k还算是没有停下脚步,
到了水站也就是快快拿一杯水,喝了就继续往前跑,
心理上完全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来就再也跑不动,连上中山桥都逼自己小跑步上桥,
这时候也开始看到有人停在路边拉筋,或开始变成用走的。
就这样坚持到了14k左右,过了自己练习过的最长距离,疲惫感涌上来了,
好像没办法说服自己只剩7k要跑,改成告诉自己加油一下,撑到15k水站就允许自己休息。
进了水站停了10几秒,喝了水跟运动饮料,就感觉又能继续了。
从这之后就没办法维持全程跑起来了,显然之前的佛系练跑准备不够,
跑的时候只能把目标设定在下一个水站,只要先跑到水站就好,
就这样又挣扎到17.5k、20k水站,
(赛前还觉得20k水站根本没必要,终点就在眼前不是吗)
后半段就这样走走跑跑走走跑跑,在手表已经九点五十逼自己再跑起来,
最后大会时间2:55:05,个人时间2:44:13。
在衣保车前面四个同学终于会合,毕竟一开跑大家都四散了,谁也顾不了谁,
最后四个人成绩都是2:4x到2:5x,但都顺利完赛。
很开心以路人的脚色混进去台北马这个大盛会,
真的是见识到众多专业跑者跟所有市民跑者的认真。
跑完这场比赛,我还是一个37岁90+公斤的肥宅,
毕竟没有每一个故事都能有前后变身照,
但至少已经是一个半马完赛的肥宅,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