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儒医科班重考心得与观察(外 一 章)

楼主: mex777 (Mex)   2017-09-14 03:25:12
  这一个回目原本不包含在分享系列中,不过在7/26-7/29有几篇文章引起了小弟关注:
编号4877由iamivan所发文章以及之后的若干回复文。编号4877文章中出现了“信件”,
再加上后续应该是儒林工读生帐号所回应的补习班立场,小弟觉得应该有必要特别在系列
尾巴加上[外一章],让更多补过儒林的同学们可以参与讨论(欢迎以推文讥哩瓜啦),也
让没有补过的人有些资讯参考。
  约莫在四月中某一个星期三下午,当方圆爷爷在教课时,突然拿出牛皮纸袋,掏出
一封信,要坐在第一排的同学唸信件内容给大家听。但有些奇怪的是,方圆爷爷是把信件
折了几折,只秀出最后一段给那位同学唸。因此在大家不知道原始信件内容情况下,只
慢慢听到那位同学唸:“让招生的同仁能说真话招生,……,并祝福您在其他工作上鸿图
大展。”这一段话唸完,整个班的气氛是沉重的,并且似乎对于方圆爷爷有些同情与不舍
。晚餐时间一到,许多人七嘴八舌讨论,也不晓得整体状况为何?毕竟,这封信还有太多
部份没有被公布。爷爷似乎是将焦点放在主任听信Ptt板上的流言,怎么这么傻被对手
补习班设计都还不知道。但我身边的同学倒是很快用手机查了一下,重考板上3、4月份
并没有批评爷爷的文章啊!(虽然过去确实有些文章批评过~)
  由于星期四就有博文的课,平常邱的资讯又四通发达,有些同学就期待说邱是否能在
上课时将整件事情说个清楚。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当有前排同学问起邱这件事情时,邱只
淡淡地说:“这封信每个老师都有收到。如果你要看,哪一天也可以给你看完整版。”邱
没有再多着墨。想不到,真的被邱说中了,7/26编号4877文章真的公布了完整版的信。
  对于张、邱两位老师到底是优是劣又有何优缺点,小弟在[展望未来]篇目中已经多少
评论过,在此不赘述。但就是信件中的ㄧ些措词,让小弟深感不解。人没有完美的,张、
邱两位老师也都各有优缺点没错。但ㄧ封信就可以看出,显然儒林不过就把问题推给两位
要离开的老师,好像很多错误都不是补习班自己造成的。现在既然信件原稿已被公开,那
小弟就依著其中一些句子提出问题,若有各种误解与谬误,还希望各位看文的先进不吝指
正。
“学生数目的减少已经严重成为生存问题”
那为何在学生反应一些问题时,还是会常常觉得好像意见不受重视,少一个学生也没差?
现今少子化的浪潮下,不是要更重视每一位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吗?
“现行考试制度,学测前要上的科目多,学生要妥善复习的时间少;”
可是就如同[制度二论]中所提及的,学测前课表满堂,学测后却是一周有四堂自习课,
这个课表如果不是教务处排的,难道是张、邱两位老师排的吗?学测前学生没有充足时间
自习、复习,都100%是张、邱的错,教务处就没有责任吗?
“让学生认为儒林就是不顾学生的学测成绩,就是要学生不得不考指考。”
信件中这种说法好像都是上课老师的问题。但105学年度学测前学生只有1个星期可以完全
自习,指考前却能够安排到有7个星期可以完全自习;学测前又还有指考进度要上,周考、
模拟考也很多指考进度。这些不都是补习班自己安排的吗?为何可以把这些问题说得好像
都是上课老师造成的?
“…少数讲师潇洒的态度…”
还有其他老师也有这个问题吧?某老师上课经常迟到,有时迟到就是20-30分钟,这位老师
就不会给学生“不在乎”的感觉吗?另外某位老师,上课经常就坐在讲台右边的椅子上,
唸着要填空的字要学生自行笔记,一坐就是15、20分钟,偶尔才起身画图讲解,这位讲师
不也相当潇洒,怎么不见检讨?
“从补习班到基层工读生,儒林的每一份子对于这个公司都有热忱…都以如履薄冰的心情
…”
如果真的是以这样的心情面对每一天的工作,那请问:为何板上反应许久的厕所通风问题
不见改善?为何许多讲义封面就是无法印上授课教师与章节?为何不能有一张清楚的目录
表告诉学生到底一年有几本讲义、有几份试卷?为何学测前与指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的作
文无法发回、成绩排名无法出来?为何一个号称经营超过30年的市占率最大重考班,竟然
没有医科DVD班这种选择,一定要用现场上课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教学,没有思考其他方式
让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为何……
  碍于篇幅,再问下去就不知道民国几年去了。一个补习班不可能面面俱到让每个人都
满意,但有没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认为多数学生是感受得到的。张、邱两人有缺点
有负评是事实,但实在不必把补习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归咎于两位离开的老师身上,这样
不公平也不厚道。额外地,小弟还想替邱抱个屈。虽然水电班的说法很多人听了很不舒服
,但你看榜单你就会发现,有些人还真的被当成缴水电费的人。怎么说呢?榜单写今年考
上医科共241人,还写说每3人就有2人考上医科,所以医科班人数就是361.5人,四舍五入
之后就是362人。但是小弟记得医科班不是8F、9F、6F、4F都有吗?怎么可能这些班加起来
只有362人,那其他人不是医科班,又到底是什么班?原来缴的是医科班的钱,没有考上
医科还不被承认是医科班。邱的说法不是就很讽刺的说出现实了吗?
  真的,不要把焦点都放在师资问题上,这样就看不到制度和其他层面的问题,这也是
开场文所强调的重点。总之,小弟还是要回到[制度二论]中提过的结论:补习班的永续
生存不是我们这些学生的责任(不论有无考上),如果经营者自己不能战战兢兢的经营,
那么在少子化的浪潮下未来会怎么发展,就自己看着办吧!
作者: takeyourtime (钟点战)   2017-09-14 04:52:00
得X者或成最大赢家?XD学生对老师的感受是很主观的,尤其是有争议的老师个人对于会嘴炮别人的老师是无法认同的,但是粉丝可能听了很爽啊重考班本来就是可有可无,对于总体经济根本没有帮助对于个人圆梦或是追求理想倒是提供一个选择
楼主: mex777 (Mex)   2017-09-14 10:01:00
但V有没有抓住这次机会调整招生策略就不清楚了。也许重考班对于某些人还是很重要,不过各家业者应该要自我儆醒,不是市场存在就可以坐等收钱,时时刻刻自我检讨求进步是很重要的。
作者: daffodils (发现以前暱称超蠢的)   2017-09-14 11:49:00
这系列有懒人包 或pdf连结吗
楼主: mex777 (Mex)   2017-09-14 17:44:00
小弟才疏学浅啊~也不知道怎么浓缩成懒人包~囧~我只有找到免费免注册上传图片的网,不知道哪里可以免费免注册上传PDF
作者: tenraku2109   2017-09-15 00:11:00
跟着版大的文章重温了一回那些年的儒林外史,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