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儒医科班重考心得与观察(制度二论)

楼主: mex777 (Mex)   2017-09-14 02:34:29
  为何制度这个主题要分成两块讨论?主要考量是避免失焦,ㄧ次性把制度所有面向
都呈现可能会让会让有兴趣想了解的人晕头转向。因此在[制度初论]先让还不清楚儒林
作息的人有个初步理解,[制度二论]才真正探讨制度问题。此篇目探讨的面向主要有几
点:作息管理、考试制度(含试卷设计)、意见反应(含师资评鉴)等。
作息管理
  之所以要提作息管理,重点还是在于时间利用度问题。[制度初论]中提过,当午休
时间熄灯,就算你没有午休习惯,你还是必须趴下且不得在外自习。午休的功用我想不
必赘述,但是个体性的差异是值得拿出来讨论的。各位随便Google都可以查到,ㄧ般人
的建议睡眠时数是6-8小时;为什么是给ㄧ个区间,而不是ㄧ个固定值?关键在于睡眠
需求时间有个体差异。有些人睡满6小时就精神抖擞,有些人就算睡满8小时还是意识昏
沉。同理,午休需要多少时间也ㄧ样存在个体差异,甚至ㄧ般来说至少需要多少时间也
都有不同研究结果。有些国外研究建议至少睡20分钟,有些则建议大于30分钟。然而不
论个体差异为何,我想午休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下午能够有良好精神上课。就算只
有睡15分钟,若下午上课时吸收效率好,那么15分钟就是足够的。台北儒林强制熄灯午
休达40-50分钟,真的有考量到对于个别学生的学习成效吗?以我自己来说,我就是只
需要20分钟午睡时间就足够的那种,其余的时间如果能够拿来背单字、算数学,那是非
常好的时间利用方式。
  也许有些人会说,实务上这样会不方便管理,但说这种话的人可能忘了,每ㄧ次段
考的午休时间,是没有强制熄灯的。也就是这个40-50分钟,个人可以自己调配睡眠时
间,如果很累就睡整段,如果不累就写个20分钟题目,用剩下20多分钟睡觉。所以这根
本不是管理的问题,只是要不要这样作的问题而已。往往最让我无奈的是,表订午餐时
间是12:10-12:50为40分钟,导师很坚持只能用餐半小时,晚回班还要罚站,为的就是
可以少浪费10分钟,但是午休的时间使用效率却没人在乎。午休时段如果好好调配,
每天就可以多出15-25分钟读书(随人不同)。这种抓小放大的事情在儒林却很常上演。
如同参考试卷ㄧ样,大考中心的试卷绝对比儒林的考卷更有参考价值,结果儒林自己的
考卷发ㄧ堆,大考中心的却没有发。补儒林医科班的初衷应该是让自己实力提升,最后
考上医科,而不是以能让儒林方便管理作为补习首要目标吧?
  再说,就算有人说不熄灯睡不着,也还可以有2种解决方式:第ㄧ,请午休学生带
眼罩睡觉;第二,午休不想全时段睡觉的人可以集中到其他教室管理。这绝对不是做得
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要不要做而已。晚休自然也是同样道理。我自己的状况是,晚休
不但睡不着,而且如果硬睡,反而晚自习是昏昏沉沉的。所以我晚休通常是用来进行整
日课程重点回顾,并且思索课程哪ㄧ些部份可以在心中建构出更好的架构。午休时间
往往还有些微窗外自然光,我会趁此时背单字、或算两三题早上还没算完的题目。ㄧ般
来说,我每日午休调配的结果会多20-25分钟读书,整周就至少多出2小时的读书时间,
而且下午上课的精神也不受影响。那些坚持一定要每天都必须整段睡眠才觉得下午精神
会好的人,你们就尽量睡吧,反正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上天很公平。
  插个题外话,也许这ㄧ段无关乎作息,但是关乎时间。虽然台北儒林自己也有视听
设备,但是重考班并没有所谓DVD可以看,也就是你ㄧ定要出席、要现场上课,没有事后
可以补课这一回事。这是我进来台北儒林最感到诧异、不解,甚至私下几乎要歇斯底里
的点了。我们都知道老师上课可能步调慢,偶尔可能讲个笑话,如果是看影片可以快转
或跳过处理,但是在上课现场要怎么要求老师快转或跳过笑话?补习班不是最在乎学生
有无好好利用时间吗?为什么这种时候就不在乎了?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已经离开儒林
的物理老师邱博文了。他有贩售自己教学的DVD,网络上甚至找得到他的免费解题影片,
如果你有听不懂或还不熟悉,就可以重复播放直到听懂。这DVD加上网络解题影片,我想
再怎么贵应该也不过万余元,为何ㄧ年学费超过20万的台北儒林医科班却坚持ㄧ定要最
传统的方式上课,而且还无法帮学生省时间?
考试制度(含试卷设计)
  考程时间安排上有个相当独特的点是,除了段考与全天考程的模拟考是比照学测或
指考时间,其他的模拟考或复习考则是利用原本的周考时间考试。当然就某个角度来说
,若是比照学测或指考排2天考程考试可能相当浪费时间,而单纯使用周考时间会比较能
够照正常课程时间完成教学进度。但是段考是小范围而考程安排比照正式考试,大范围
模拟考或复习考却不比照办理而用周考时间考试,这背后依据的是什么原理逻辑,小弟
才疏学浅真的不懂,有相同疑惑麻烦去请问班主任本人。
  再来是试卷页数的问题。什么,这也要在乎吗?是的。特别是你拿到数学考卷就会
X在心里了。学测或指考数学你会拿到数学题目本,其中的版面设计较稀疏,方便你进行
计算。儒林的数学考卷并不贴心,是浓缩成ㄧ大张A3共4个page处理,也就是你的计算
空间被严重压缩。有人会说,可能是补习班想要省纸,那问题就来了:大考中心的国文、
英文题本向来不过两大张8个page,而且是真正考量成本(毕竟大考中心收费不过千余元)
,那为何儒林国文、英文总会发现出题出到11、12个page?要省数学纸就不省国文、
英文纸?
  第三,不论是段考、模拟考、复习考,无非都是希望经过考试练习以便熟悉真正大考
可能出现的情境,因此试卷的题数、配分、难易度都要尽量贴近大考,才能够收到模拟
或练习的实效。让人深深无奈的是,化学考卷经常不符合这样的趋势。大家可以看过去
几年的化学指考考卷,单选ㄧ题3分、多选ㄧ题4分,选择题合计23-26题不等,非选择题
2-3题。儒林化学考卷就可以单选ㄧ题2分、多选ㄧ题3分,选择题合计超过30题,非选还
有7题计算等着你。这样的训练是在训练指考,还是在训练化学竞赛?其他科都能够尽量
做到贴近指考的配分,为何化学就经常不行?小弟在儒林的段考、复习考中,化学不曾
超过70分,但最后指考化学86.0,而且还是相当要命地粗心5分之后的结果。那么小弟该
深自检讨在儒林化学都考不好吗?可是大学看的是指考成绩而不是儒林成绩吧?另外,
去年9月30日就已经公布的指定科目考试生物考科参考试卷中,出现了ㄧ个往年都不曾
出现的题组:实验题,共5题10分。但回顾台北儒林过去五次生物段考以及七次生物复习
考却没有比照出题,不幸要二考或三考的考生自己回去看考卷,看有没有特别出ㄧ个
实验大题的题组?儒林官网所宣称的“掌握出题趋势及方向”原来不包含生物科吗?
  基于以上总总,我会给予已经在儒林的学弟妹一个建议:绝对要挑考卷写,而且不必
太在意排名、分数!(但如果你已经签约保证班那就还是好好面对段考、模拟考。)
儒林考卷量之多以及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加上难易度又没有适当设计,会使得“用心写完
、检讨完每一张考卷每一题”变成是几乎没有意义的坚持:如果真的这么做,可能就
没有多的时间好好固化已学知识,而且很多难题也不见得符合趋势;但如果不这么做,
有些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可能就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深怕错漏重要的练习。但矛盾的点
又出现了:好几届都有出现儒林排名没进前一百过的高中医科;排名不错的,大考反而
掉下来!这也是为何小弟要在这评论试卷设计的缘故。好的补习班应该是已经挑选过
考卷、题型,让学生有高效率的练习而且能够预判自己大考的表现,而不是让学生还要
自己去筛选、评量考卷,同时又无法确定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不过既然现实就是如此,
那还是面对现实,好好训练自己判断考卷以及自身实力的能力吧!
意见反应(含师资评鉴)
  在台北儒林补完ㄧ整年课程的人会在上学期的期末(约11月中旬)与下学期期末(约
5月上中旬)拿到ㄧ份师资评鉴表,上头列著简单的表格,学生按照指示依照教学科目与
教师姓名填上满意度与建议。除了师资评鉴表是补习班的正式意见回馈管道之外,其余
大概就是学生或家长找老师、主任的私下管道了。先不论当初补习班发师资评鉴表的用意
为何,单就补ㄧ年的时间来看,许多老师的风格并没有因为师资评鉴表有不同意见而改变
。这虽然是ㄧ个学生与补习班意见反应的重要管道,但是效果为何并不明显,就更不用提
非师资评鉴的相关意见了。的确在现实上,ㄧ个补习班不可能完美,何况ㄧ个班动辄上百
人,即使ㄧ个立意良善的管理规定都可能让许多人有不同意见。因此,ㄧ个多人团体最
重要的不是要做到不发生问题(实际上不可能),而是发生问题时,要能够有反应意见的
管道与解决问题的机制。在这ㄧ个点上,儒林的制度面相当不理想。我并不是说老师、
主任不会处理问题,而是好的制度应该能够做到定期调查各种层面意见,并且让人感觉到
不同层面的问题有随着时间解决。我想ㄧ个补习班各种大小问题应该不用5年就都会遇到
了,儒林号称办学超过30年,有些老问题却没有解决的迹象。举ㄧ个最简单的例子,也是
板上学长姐曾经提过的(引述编号4255文章):“厕所的环境完全是……有数间根本没有
通风设备七楼厕所的味道传到九楼很正常”。事实上,7楼厕所天花板是有风扇的,也就是
说厕所内空气是有流通的。但麻烦的是如果窗户外风大又刚好往内部吹,那么厕所内各种
“新鲜现做”的味道就会飘散到大楼内。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其实相当简单:在窗户上缘
加装ㄧ个抽风机往室外吹即可解决。但也不晓得重考板可能都只有工读生在看还是怎样,
这个问题直到今年课程结束都没有改善。ㄧ个风扇不过数百元,就算要千余元好了,ㄧ个
考生ㄧ年就可收超过20万学费,别跟我说是没有钱装风扇。
  另外,我还曾在师资评鉴表上反应另ㄧ个问题点,就是麻烦各科讲义至少封面要印上
章节标题与授课教师(这个问题已在[国英数篇]、[物化生篇]提过)。也许讲义封面是
台北儒林所自豪的优良传统,但我实在不解封面保持纯净是什么独特的审美观?所以台北
儒林其实用心良苦要给学生练字机会?还是期许学生能够在这ㄧ年学会“徒手识物”的
超能力?ㄧ摸到讲义就可以直接知晓这ㄧ本是哪ㄧ章节哪位老师?想当然尔,这个意见
并没有被重视,讲义封面仍然保持它的纯净无暇。
  ㄧ个补习班办学超过30年,其中艰辛也许外人难以体会。但ㄧ整年缴超过20万元,
有些基本问题可以持续存在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如果平常就有把意见反应
处理好,那么学生的误解或不满在体系内即可解决。就是因为很多问题一直反应得不到
解决,才会在体制外(如本板)转变成愤怒之火大肆抨击。如果有良好的意见反应处理
机制,我也不用写上这ㄧ篇目提醒想补儒林的人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总之ㄧ句话:补习
班的永续生存不是我的责任,如果经营者自己不能战战兢兢的经营,那么在少子化的浪
潮下未来会怎么发展,就自己看着办吧!
作者: yankees0721 (凯凯)   2017-09-14 04:34:00
作者: andy878797 (瓦力学研究生)   2017-09-14 19:21:00
作者: david0426 (Damn郑哥)   2017-09-14 23:05:00
看完感觉我的宏达完胜欸哈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