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高雄捷运环状轻轨106年1月~106年4月运量

楼主: ergeshanian (喵哩)   2017-05-18 01:37:23
简单回应一下
虽然赞成原po的结论
但是用人口密度来推论进出站人数
单位不一样,感觉就是怪怪的
再者,各年龄层对捷运的使用习惯必定不一样
与其去抓全部人口,不如由附近学区的国中生人数估计当地高中生人数
以国中生人口资料来推论搞不好结果会比较有趣
再来,其实推文有提到
高雄没有显著的长程通勤,这点很伤
楠梓加工出口区主要就是右昌翠屏到左营高铁那一带
前镇小港工业区主要就是篱仔内岗山五甲前镇草衙佛公到小港二苓
这点和高雄的都市空间结构发展历史有关
最后回到橘线凤山段
说难听点,沿线居民根本没通勤高雄的必要啊
因为这里是凤山老市区,居民大多都是前店后家小生意,不然就是凤山内部通勤
没有太多的高雄凤山通勤需求
应该是搞好澄清国泰南京青年中正经武五甲等南北向干道的公共汽车接驳
把南北两边文山赤山凤甲中庄七老爷的住宅区人口送到橘线才对
但问题又回到原点,我直接本馆觉民九如建国三多二圣一心五甲进城就好
干嘛要绕一圈去搭你捷运
更别提里面居民应该存在不少比例往仁武前镇小港工业区的通勤方向
所以现在黄线的本馆澄清五甲段目标就是抓到这些进城和通勤的运量
不过如同原po所言,我还是不看好黄线啦
东北环没从本馆拉到新庄,还要绕到大顺?
东南环除非一心瑞隆也拉一条捷运
不然爽爽直接切一心二圣就进城了,何苦绕到前镇?
恐怕还是很难改善附近居民的使用习惯
除非就是严格大执法,以制度逼迫使用者改变了
※ 引述《Throwout (哈哈哈)》之铭言:
: 推 qooisgood: 橘线经过凤山的地方 人口密度又不高 05/17 13:40
: 凤山是高雄人口第一大区,有35万人,
: 纵使橘线经过的地方可能不完全是最热闹的地方,
: 但至少也算是人口很密集的地区了...怎么会说人口密度不高呢?
: 但光说无用,
: 举个数据好了,
: 其实橘线经过凤山的地区,例如忠义,中和,光明,凤岗,县衙,镇西,瑞兴,瑞竹,东门里等等
: 人口密度几乎平均都在2~3万人/平方公里上下,
: 这样还不够高?
: 举红线生态园区站的为例,
: 该站为单纯通勤站,没有什么大型商业设施,附近人口密度大约2万人/平方公里,
: 其实还比凤山各站的周围的人口密度还低...
: 但日均运量大约8000人
: 对比橘线凤山各站日均运量只有3000多人,大概是2~3倍左右的运量
: 况且以凤山站为例周边商业机能还比生态园区高很多...
: 运量可以惨成这样,附近人口红利绝对已经不是主因了
: 个人认为通勤习惯以及高雄东西向通勤需求较低应该才是主因
: ※ 引述《kobebest024 (马路三宝)》之铭言:
: : 你太乐观了
: : 高雄活动人口比台北少很多
: : 更重要的是
: : 高雄会坐捷运的就固定的人了
: : 多盖几条
: : 原本会坐的人会坐
: : 原本不会坐的还是不会坐
: : 我知道很多机车族都嫌捷运贵又没比较快
: : 叫他们转乘更是不可能
: : 少
: : 是
: : 全
: : 考
: : 的2
: : 39
: : 题
: : 量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1:46:00
可以先看公共汽车运量吧如果连公共汽车都养不起来就很难说有运量基础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17-05-18 01:48:00
等等会有人来嘘公共汽车没竞争力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1:49:00
就算是台北市也是先要有公运才来谈强化供给啊
作者: kasamewon (洨狗望)   2017-05-18 02:13:00
黄线这段在公共汽车上表现都不算差吧觉民干线 三多干线 建工干线都算还不错的了
作者: gfd012b (阿詹)   2017-05-18 08:09:00
五甲干线如果不要再把大东站当延驶的话其实也会更好的
作者: alfrog0414 (欧弗拉葛)   2017-05-18 08:10:00
高雄道路条件很适合BRT...当初台中BRT去高雄做就好了
作者: saikyoci (saikyoci)   2017-05-18 08:16:00
公共汽车很多人搭也不代表会去搭捷运...看看台北桥站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22:00
原高雄市就是南北流动,合并后东西流动似乎没明显变化
作者: ususa (美国)   2017-05-18 08:22:00
台北桥站周边的公共汽车运量本来就还好,而且台北桥站的运量在高捷还可以排在第5名,其实也还好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8:25:00
其实我觉得高雄与其说南北流动其实比较接近从左营起屹的扩散流动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18 08:29:00
楠梓到五甲那条183蛮适合mrt的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30:00
感觉上就像是两个独立长区块各自生活圈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34:00
推荐这篇文章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35:00
东西向的交通路程不是长路程型的需求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35:00
不过如果规划产业、住宅政策等配套,情况应该会有好转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8:36:00
这个会延伸去战到工作机会流失搭配劳力外移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37:00
其实这些本来就应该一体来看,结构性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解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37:00
东西向的道路也够多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8:38:00
南北向就没人想重提以前的中华路BRT吗(?)而且现在有一点要讨论 现在的高捷的运量涨跌热络与其说跟通勤路线有关 连假以及天气好坏影响还比较显著-v-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43:00
连假跟天气影响大,某方面来说就是通勤的需求量很…………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44:00
朝解决的角度,可考虑自行车等专用道在通勤路段小范围试点限缩过于方便的平面道路仍是必要方向,公共汽车与自行车必须分立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8:46:00
也就是说与其在这边吵动线吵老半天 高捷最需要的大概是每个月都有春假(误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47:00
我也一直觉得奇怪,专版不是朝解决问题的论述来走吗?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47:00
台北市车这么挤了都推不动限制私人车辆的政策了,不要去期待其它政治人物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48:00
结果一直不断争吵,不提出具体建议,也看不懂在吵什么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8:49:00
以高雄来说如果根本不太塞车那干嘛浪费行政资源限缩私车qq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50:00
俱体建议有屁用啊,政治人物敢做吗?不太塞车盖捷运给谁做……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51:00
限缩至少是培养的起步啊,交通策略多元化是需要实验验证不要起步全推,小范围试点,多数国家在面对平面道路皆然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8:52:00
@keydata:这就会绕回前面说的不是基于道路需求可能是出游需求较多(误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53:00
觉得奇怪,什么叫做不太塞车就不需要捷运?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53:00
内湖算小区吧~只是讲讲就搞掉一个局长开车方便停车方便干麻做捷运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8:56:00
无线循环,城市走向交通共享是必要的,还倒不如想解决方案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8 08:59:00
政策性限制私人运俱在台湾就是做不到啊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9:00:00
起码政策性限缩、扩张特定载具的用路是做得到的吧...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9:03:00
这个要问限缩的因果关系 通常要能限缩是因为道路严重超出负荷 但目前负荷最重的台北市能做到最多的就是公共汽车专用道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9:09:00
在国外.. 自行车专用道可不是道路严重超出负荷为多数现象吧..概念大多是作为人行道与一般道路的缓冲,微血管深入巷弄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9:11:00
你是说纽约那种把自行车当机车骑的快递模式吗(误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9:11:00
甚至有些还结合休闲慢跑功能,增加市民游憩运动面积前者请参照欧洲日本,后者请参照南美or Google "Bicycle lane"一般也会改善人行道、绿地绿荫、洒水降温等共同互补纽约很久没住了,没记错也只有在特定区域才看得到自行车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5-18 09:17:00
https://youtu.be/Pn6ie1zCkZU 超先进国家(误
作者: ckTHU (XD)   2017-05-18 09:18:00
bus ferry Train 进城 步行 metro 仍是多数纽约的东西交错单向其实路幅都很窄,对自行车也不尽友善尤其 midtown 至 Downtown 一带,且公共汽车相对感觉没这么频繁尤其曼岛,公共汽车在外围反而比较常见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18 14:03:00
推广大众运输除了解决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空污
作者: cava1ry (狼)   2017-05-18 14:04:00
不盖捷运也是具体建议,不听别人的意见,只觉得自己是对的,才真的无法解决问题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18 14:04:00
高雄三分之一的空污来源是私人运具光这点高雄就非做不可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18 17:20:00
没必要限制私人运具 违规严抓就能让高雄私人运具方便性大幅消失了就算是台北还是很多产业需要汽机车 随意限制只是让那些无法取代运具的产业无端受苦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